位置面积 宁波市,简称“甬”,别称甬城、明州,是浙江省辖地级市、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地处浙江省东北部、大陆海岸线中段、北濒杭州湾,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西接绍兴市,南邻台州市。全境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以平原丘陵为主,两大山脉(四明山脉、天台山支脉)从西南至东北横卧于宁波陆域西南。全市呈“半陆半海、山海环抱”“五山一水四分田”的自然格局。全市陆域面积981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7844平方公里。[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人口民族
宁波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输入型散居地区,无民族县、乡、村。人数较多的分别为苗族 、土家族 、布依族、彝族、回族、壮族、侗族、仡佬族等,以慈溪市、余姚市、鄞州区、北仑区、海曙区等区(县、市)分布较广。截止2020年底,全市有53个少数民族成份(没有乌兹别克族和珞巴族),少数民族人口53.9万多人,其中户籍人口3.6万多人、流动人口50.3万多人。截至2023年6月,全市有55个少数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62.3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5万多人、流动人口57.89万人。
政区划分
名胜古迹
(本页内容制作/更新中,敬请期待)
地名由来 取“海定则波宁”之义。
历史沿革 古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鄮、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宋绍熙五年(1194年)11月24日,以明年改元年号为府名,升明州为庆元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庆元府为庆元路。明洪武元年(1367年),改庆元路为明州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避国号讳,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清朝袭之。民国3年(1914年),置会稽道,民国16年(1927年),建立宁波市,直属省政府。民国21年(1932年)10月后,宁波地区先后成立浙江省置第七、第五、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5月25日,宁波解放。6月5日,浙江省第二区专员公署成立,同时设宁波市,为省直属市。10月,第二专员公署改称宁波专员公署。1983年7月,宁波地区行政公署与宁波市合并,设立新宁波市。1987年9月,宁波成为计划单列市。
历年人口(部分)
全市户籍人口:2015年末586.6万人,2016年末591.0万人,2017年末596.9万人,2018年末603.0万人,2019年末608.5万人,2020年末613.7万人,2021年末618.3万人,2022年末621.1万人。
全市常住人口:2015年末858.2万人,2016年末872.8万人,2017年末890.3万人,2018年末911.5万人,2019年末929.4万人,2020年末942.0万人,2021年末954.4万人,2022年末961.8万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宁波市常住人口7605689人,其中:海曙区373742人,江东区366648人,江北区361242人,北仑区612267人,镇海区418500人,鄞州区1359198人,象山县503279人,宁海县646074人,余姚市1010659人,慈溪市1462383人,奉化市49169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