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

【行政区划代码】330226【邮政编码】315600【区号】0574【拼音】Nínghǎi Xiàn【英文】Ninghai Xian

位置面积 宁海县位于浙江省东部,宁波市境南部沿海。全县陆域总面积1843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71.0万人,户籍人口62.8万人。

政区划分 宁海县辖4个街道、12个镇、2个乡:跃龙街道、桃源街道、梅林街道、桥头胡街道、长街镇、力洋镇、一市镇、岔路镇、前童镇、桑洲镇、黄坛镇、大佳何镇、强蛟镇、西店镇、深甽镇、茶院镇、胡陈乡、越溪乡。县政府驻跃龙街道县前街18号。

名胜古迹 是《徐霞客游记》开篇地。有全国三大著名温泉之一的南溪温泉和白溪天河,前童古镇、柔石故居等景区。

(本页内容制作/更新中,敬请期待)

地名由来 

历史沿革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始建宁海县,县治设白峤。隋开皇九年(589)撤宁海县并入临海县。大业元年(605)撤州置郡,邑地属永嘉郡。唐武德四年(621)于临海县设海州,复置宁海县,县治设海游(今属三门县),属海州。武德七年(624)撤宁海县并入章安县。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复置宁海县,治设广度里(即今城关镇),筑县城,周围600步。神龙二年(706),以县东地域辽阔,析归新建之象山县。

民国三年(1914),宁海属会稽道。1949年7月5日宁海解放。1957年9月23日,宁海县划属台州专区。1958年10月7日,省委决定(国务院11月21日批准)撤销宁海县建制,并入象山县,属台州专区,县治设力洋,次年4月迁原宁海县城关镇。1961年12月15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宁海县,以原宁海县并入象山县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1980年12月,县革命委员会复名县人民政府。1983年7月,撤销宁波地区,改为市管县,宁海县属宁波市。

明洪武三年(1370)设长亭、越溪、铁场、曼岙、窦岙巡检司。洪武二十年(1387)建健跳所城(今属三门县),置千户所。清雍正六年(1728),县区划由52都改设为93庄。宣统二年(1910),全县划分为15乡镇。民国廿三年(1934),实行保甲制。全县192乡镇合并为81乡镇,共编828保,8228甲。

民国廿八年(1939),县行政区划调整为缑城、海游、长亭3镇和51乡。民国廿九年(1940)7月,省政府决定成立三门县,将宁海县海游等17个乡(镇)划归三门县管辖。民国卅八年(1949)1月8日,省政府决定将新昌“飞地”(今属双峰乡)划归宁海,但未具体交接。至解放初,人民政府重行决定,办妥交接事宜。是年,废保甲制,全县设5区,29乡镇。

1958年10月中旬,原宁海县辖区设立13个公社。1961年2月,全县大队由1035个调整为1055个,生产队由4827个调整为5263个。1983年5月开展乡村规划工作,改公社为乡,改生产大队为行政村,建立村委会和经济合作社。至次年底,完成48个乡镇1270个村的初步规划编制。

1984年10月27日、12月28日,省民政厅分别批准长街、力洋、西店、黄墩(更名为桥头胡)和梅林、桑洲6个乡为建制镇。1985年,省民政厅批准深甽、峡山2乡为建制镇。至此,全县共7个区,l个县属镇,8个建制镇,40个乡。1987年1月4日前童乡改为前童镇。1988年9月2日黄坛乡改为黄坛镇。1989年12月15日撤销城郊乡建制,原辖区划归城关镇。

1990年11月7日官岭乡改为一市镇。1994年,宁海县辖14个镇、5个乡:城关镇、梅林镇、西店镇、桥头胡镇、深甽镇、强蛟镇、一市镇、明港镇、力洋镇、前童镇、桑洲镇、长街镇、岔路镇、黄坛镇、双峰乡、大佳何乡、越溪乡、茶院乡、胡陈乡。1996年12月20日,浙江省民政厅(浙民行字〔1996〕34号)批复同意宁海县大佳河乡撤乡建镇。至此,宁海县辖15个镇、4个乡。

2001年2月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函〔2001〕20号)批准同意宁海县撤销城关镇梅林镇桥头胡镇设立新城关镇:撤销城关镇、梅林镇、桥头胡镇建制,合并设立新的城关镇,辖198个村、22个居委会,驻人民路79号。2月18日正式实施。新城关镇面积为319.3平方千米,城区规划面积86平方千米,下辖居委会22个、行政村198个,总人口16.39万人,分镇、区两级管理,设有城中、城南、梅林、桥头胡等6个管理区。

2001年末,宁海县辖13个镇、4个乡:城关镇、长街镇、明港镇、力洋镇、一市镇、前童镇、桑洲镇、岔路镇、黄坛镇、大佳何镇、强蛟镇、西店镇、深甽镇、胡陈乡、茶院乡、越溪乡、双峰乡。共有33个居委会、832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城关镇。2002年末,全县共有28个居委会、832个行政村。

2003年10月1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函〔2003〕162号)批准,同意宁海县城关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宁海县城关镇建制,其行政区域改由宁海县政府直辖。10月16日,宁波市人民政府(甬政发〔2003〕104号)批准:(1)组建跃龙街道,管理南部12社区、67村,驻人民路75号。(2)组建桃源街道,管理中部50村,驻竹口村。(3)组建梅林街道,管理西北1社区、48村,驻梅深路20号。(4)组建桥头胡街道,管理东北1社区、33村,驻中新北路16号。10月24日,跃龙(105平方千米)、桃源(58平方千米)、梅林(97平方千米)、桥头胡(59平方千米)4街道正式设立。四个街道组成宁海中心城区,面积319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

2003年末,宁海县辖4个街道、12个镇、4个乡:跃龙街道、桃源街道、梅林街道、桥头胡街道;长街镇、力洋镇、明港镇、一市镇、桑洲镇、岔路镇、前童镇、黄坛镇、强蛟镇、大佳何镇、西店镇、深甽镇、茶院乡、胡陈乡、越溪乡、双峰乡。共有25个居委会、832个行政村。县政府驻跃龙街道。

2004年8月30日,浙江省政府(浙政函〔2004〕128号)批复同意宁海县撤明港镇,并入长街镇、力洋镇;撤双峰乡,并入黄坛镇。调整后,全县辖4个街道、11个镇、3个乡:跃龙街道、桃源街道、梅林街道、桥头胡街道;长街镇、力洋镇、一市镇、桑洲镇、岔路镇、前童镇、黄坛镇、强蛟镇、大佳何镇、西店镇、深甽镇、茶院乡、胡陈乡、越溪乡。

2004年末,宁海县共有26个社区,831个行政村。2005年末,宁海县共有26个社区、807个行政村。2006年,宁海县将807个行政村调整为398个。2006年末,全县共有28个社区、398个行政村。

2024年11月8日,宁波市政府印发《关于省委、省政府批准撤销宁海县茶院乡设立茶院镇的公告》:省委、省政府于近日批准,撤销宁海县茶院乡,设立茶院镇,以原茶院乡的行政区域为茶院镇的行政区域。茶院镇政府驻茶院村西林路6号(原茶院乡政府驻地)。

历年人口(部分) 

2020年末,全县户籍户数242772户,户籍人口633255人,其中:男性人口326102人,女性人口307153人,分别占总人口51.5%和48.5%。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常住人口695958人,其中,城镇人口437960人,占62.93%;乡村人口257998人,占37.07%。地区分布:跃龙街道182464人,桃源街道121343人,梅林街道43697人,桥头胡街道23570人,长街镇49664人,力洋镇25960人,一市镇10418人,岔路镇17455人,前童镇18740人,桑洲镇9698人,黄坛镇20540人,大佳何镇16351人,强蛟镇14343人,西店镇81718人,深甽镇22981人,胡陈乡11328人,茶院乡14555人,越溪乡11133人。

2012年末,全县户籍人口61.57万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宁海县常住人口646074人,其中:跃龙街道173764人,桃源街道80876人,梅林街道34110人,桥头胡街道20977人,长街镇47977人,力洋镇23473人,一市镇15279人,岔路镇19061人,前童镇20030人,桑洲镇11140人,黄坛镇22542人,大佳何镇16689人,强蛟镇18214人,西店镇70754人,深甽镇30581人,胡陈乡11231人,茶院乡14773人,越溪乡14603人。

2009年末,全县户籍人口60.50万人。

2003年末,宁海县面积1880平方千米,总人口58.2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25万人。2004年末,宁海县面积1880平方千米,人口58.31万人。2005年末,宁海县户籍人口58.55万人。

2001年末,宁海县面积1880平方千米,总人口58.43万人,其中非农人口6.61万人。2002年末,宁海县面积1880平方千米,总人口58.3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97万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宁海县总人口518186人,其中:城关镇153398人、长街镇35165人、力洋镇18955人、明港镇22208人、一市镇15279人、岔路镇19885人、前童镇18342人、桑洲镇16141人、黄坛镇17735人、梅林镇27430人、桥头胡镇20806人、大佳何镇15391人、强蛟镇14134人、西店镇47544人、深甽镇29130人、胡陈乡13062人、茶院乡16597人、越溪乡13466人、双峰乡3518人。

1990年7月1日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共154872户,541804人,其中汉族541737人。

1953年7月1日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共76055户,277652人。1961年7月1日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为87557户,356645人。1982年7月1日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共130971户,528975人。

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全县主客共35518户,91580口。明洪武十四年(1381),全县计37933户,164516口。民国卅六年(1947),全县为48147户,221226人。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并请保留本站网址:www.xzqh.org

   区划地名网(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