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代码]530700 [邮政编码]674100 [区号]0888 [拼音]Lìjiāng Shì [英文]Lijiang City
位置面积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金沙江中游。东接四川省凉山州和攀枝花市,南连大理州剑川、鹤庆、宾川三县及楚雄州大姚、永仁两县,西、北分别与怒江州兰坪县及迪庆州维西县、香格里拉市毗邻。全市总面积20555平方千米(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其中,古城区1262.48平方千米,玉龙县6199.59平方千米,永胜县4925.42平方千米,华坪县2141.73平方千米,宁蒗县6025.44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5.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3.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95万人,全市城镇化率50.44%。地区分布:古城区28.13万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22.48万人、永胜县33.71万人、华坪县16.15万人、宁蒗彝族自治县24.53万人。丽江市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汉族、普米、藏族、回族、苗族、壮族、傣、哈尼族、拉祜族等民族。
政区划分 丽江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2个自治县,即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10个街道、24个镇、32个乡(其中15个民族乡)。市政府驻古城区祥和街道玉雪大道262号。
名胜古迹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古城(世界遗产、5A级旅游景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老君山片区(老君山景区)](世界遗产),丽江玉龙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A级旅游景区)、#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老君山片区],玉龙黎明—老君山、丽江玉龙雪山冰川2个国家地质公园,黑龙潭古建筑群、金龙桥、大觉宫壁画、丽江普济寺、#茶马古道[古城区邱塘关茶马古道、古城区束河茶马古道、三圣宫、马蹄印石板路、七十二道拐茶马古道、上元茶课所]、大宝积宫与琉璃殿、宝山石头城、#金沙江岩画、营盘村墓群、观音阁石刻造像、期纳古建筑群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丽江市博物院,清水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地名由来 因金沙江流经境内,金沙江古名丽水,故而得名。
历史沿革 汉属越嶲郡地,蜀汉、晋属云南郡。唐南诏置铁桥节度,后改剑川节度。宋大理属善巨郡,谋统府及么些部地。元宪宗四年(1254年)立茶罕章管民官,至元八年(1271)改为丽江宣慰司,十三年(1276)改置丽江路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丽江府,后改为丽江军民府,属云南布政使司。清仍为丽江军民府,雍正元年(1273)改土归流,隶属云南布政使司。民国2年(1913年)废府改县,分设丽江、永北(包括宁蒗)华坪等县。民国30年(1941年)设云南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丽江县属第十三行政督察区,永胜、华坪、宁蒗属第十行政督察区。
1949年7月1日,丽江县解放,属滇西北人民专员公署管辖。1949年12月28日,成立丽江人民行政专员公署,1950年4月改为丽江专员公署,专署驻丽江县。辖丽江(驻大研镇)、永胜、鹤庆、剑川、兰坪、维西、中甸、华坪等8县及宁蒗(驻大村街)、碧江、福贡、贡山、德钦5设治局。1952年原宁蒗设治局改设宁蒗县;碧江设治局改设碧江县傈僳族自治区;福贡设治局改设福贡县傈僳族自治区;贡山设治局改设贡山县傈僳族自治区;德钦设治局改设德钦县藏族自治区;丽江专区辖9县、4自治区。1953年底,泸水县由保山专区划归丽江地区。
1954年碧江县傈僳族自治区改设碧江县;福贡县傈僳族自治区改设福贡县;贡山县傈僳族自治区改设贡山县。1954年8月,泸水、碧江、福贡、贡山4县划出,成立怒江傈僳族自治区;丽江专区辖9县、1自治区。1956年德钦藏族自治区改为德钦县;将兰坪县划归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鹤庆、剑川2县划归大理白族自治州。1956年9月19日,宁蒗县改设宁蒗彝族自治县(驻大村街);丽江专区辖6县、1自治县。1957年将中甸、维西、德钦3县划归迪庆藏族自治州;丽江专区除代管的怒江、迪庆两个自治州的8个县外,辖丽江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4县(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从成立到1973年8月,由丽江专区代管;1973年8月,怒江、迪庆两州直属省管)。
1961年4月10日丽江县改设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驻大研镇)。丽江专区辖2县、2自治县。1970年,丽江专区改称丽江地区,地区驻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辖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驻大研镇)、宁蒗彝族自治县(驻大兴镇)2自治县及华坪(驻中心镇)、永胜2县。1990年,全区辖4个县69个乡镇(11镇、58个乡),其中丽江县24个乡镇(3个镇、21个乡);永胜18个乡镇(5个镇、13个乡);华坪11个乡镇(2个镇、9个乡);宁蒗16个乡镇(1个镇、15个乡)。1996年,丽江地区辖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4县,共有69个乡(镇),445个行政村(办事处)。1997年,丽江地区共有69个乡(镇),446个行政村(办事处)。
2002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122号):(1)撤销丽江地区和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设立地级丽江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古城区福慧路。(2)丽江市设立古城区。古城区辖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大研镇、龙山乡、七河乡、大东乡、金山白族乡、金江白族乡。区人民政府驻大研镇福慧路。(3)设立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辖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黄山镇、石鼓镇、巨甸镇、白沙乡、拉市乡、太安乡、龙蟠乡、金庄乡、鲁甸乡、塔城乡、大具乡、宝山乡、奉科乡、鸣音乡、石头白族乡、仁和傈僳族、黎明傈僳族乡、九河白族乡。县人民政府驻黄山镇。(4)丽江市辖原丽江地区的永胜县、华坪县、宁蒗黎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2005年,丽江市调整乡镇区划:撤销永胜县金官镇和梁官镇,合并设立三川镇,镇政府驻原金官镇政府驻地;撤销永胜县板桥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顺州乡,顺州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永胜县太极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涛源乡,涛源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华坪县龙洞傈僳族乡,其行政区域并入中心镇,中心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华坪县温泉彝族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荣将镇,荣将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华坪县文乐傈僳族乡和大兴镇,合并设立兴泉镇,新设立的兴泉镇政府驻原大兴镇政府驻地。撤销玉龙县仁和傈僳族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石鼓镇,石鼓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玉龙县金庄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黎明傈僳族乡,乡政府驻原金庄乡政府驻地。撤销宁蒗县红旗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大兴镇,大兴镇政府驻地不变。
2006年末,丽江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2个自治县: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4个街道、12个镇、29个乡、18个民族乡;36个居委会、417个行政村。
历年人口(部分)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3.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0.98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2.82万人,全市城镇化率49.26%。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丽江市常住人口1253878人,其中城镇人口597447人,占总人口的47.6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56431人,占总人口的52.35%。各县(区)人口:古城区288787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224039人,永胜县336832人,华坪县159695人,宁蒗彝族自治县244525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丽江市常住人口1244769人,其中,古城区211151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214697人,永胜县392024人,华坪县168028人,宁蒗彝族自治县258869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丽江地区常住人口1126646人,其中,丽江纳西族自治县366705人,永胜县375769人,华坪县154968人,宁蒗彝族自治县229204人。
1999年,丽江地区总人口1092528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7%,其中人口较多的有:纳西族23.13万人,彝族19.92万人,傈僳族10.29万人,白族4.55万人,普米族1.52万人。
1998年,丽江地区总人口108.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6.02万人,占全区人口的88.4%。全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7.2%,其中:纳西族23.06万人,彝族19.82万人,傈僳族10.55万人,白族4.47万人,普米族1.51万人。
1997年,丽江地区总人口107.8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为61.50万人,占总人口的57.3%。主要少数民族有:纳西族22.85万人,彝族19.54万人,傈僳族10.47万人,白族4.47万人,普米族1.49万人。
1996年,丽江地区总人口106.92万人。纳西、彝、傈僳、白、普米等22种少数民族人口60.95万人,占总人口的57%。其中:纳西族22.67万人,彝族19.32万人,傈僳族10.42万人,白族4.43万人,普米族1.4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