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古城区

[行政区划代码]530702 [邮编]674100 [区号]0888 [拼音]Gǔchéng Qū [英文]Gucheng District

位置面积 古城区是丽江市辖区,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金融和信息中心。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市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0°4′77″~100°29′16″,北纬26°33′89″~27°12′84″。东与宁蒗彝族自治县及永胜县隔金沙江相望,南与鹤庆县接壤,西、北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相连。全区总面积1262.48平方千米(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

人口民族 全区户籍人口16.27万人(2021年末),其中城镇人口10.9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2.82万人,占总人口78.8%,其中:纳西族9.45万人,白族2.25万人。

政区划分 丽江市古城区辖7个街道、2个镇、2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大研街道、西安街道、祥和街道、束河街道、金山街道、开南街道、文化街道、金安镇、七河镇、金江白族乡、大东乡。区政府驻西安街道福慧路442号

名胜古迹 #丽江古城[大研古城(含黑龙潭)、束河民居建筑群](世界遗产),丽江古城5A级旅游景区,黑龙潭古建筑群[文明坊、锁翠桥、一文亭、解脱林门楼、光碧楼、龙神祠、戏台、得月楼、福国寺五凤楼]、#金龙桥、大觉宫壁画、丽江普济寺、#茶马古道[古城区邱塘关茶马古道、古城区束河茶马古道、三圣宫、马蹄印石板路]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丽江市博物院

地名由来 据《云南通志》:“江名丽水,源出吐蕃界,共龙川犁牛石下,本名犁水,讹犁为丽。”

历史沿革 战国时期属秦国边地,楚庄蹻建滇国时属滇国之地。西汉元鼎六年(前111)至东汉时期属益州越嶲郡遂久县。蜀汉建兴三年划归云南郡。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属宁州云南郡西姑复县。唐代,吐蕃和南诏先后在铁桥城(今塔城乡)设神川都督府。后属南诏铁桥节度。

宋大理国前期属剑川节度,后属成纪镇善巨郡,时县境有三赕(丽江坝)、九赕(巨甸、石鼓等)等几个行政区。南宋理宗宝祐元年(1253),忽必烈征大理国,在半空和寨(今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新华村)设茶罕章管民官。元至元八年(1271)属茶罕章宣慰司。

至元十三年(1276)属丽江路军民总管府通安州,“丽江”之名从此始用。至元二十二年(1285)属丽江路宣慰司通安州。明代属丽江府通安州,城区称“大研厢”。清顺治十七年(1660)仍设丽江府。雍正元年(1723)“改土归流”,解除木氏土司统治权。乾隆三十五年(1770)设丽江县,属丽江府。

民国2年(1913)废丽江府,丽江县属腾越道。民国18年(1929)废腾越道,直属云南省。民国30年(1941),隶属于云南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公署设丽江县城;民国36年(1947)隶属于云南省第十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先设于维西,民国37年迁丽江,与设于鹤庆的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合并。

1949年7月,丽江县城区设大研政务分会。1949年9月9日,属滇西人民行政公署。1949年12月属丽江人民行政公署。1950年8月地委行署由剑川县城迁至大研镇。1961年4月10日,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1971年4月属丽江专区。1971年5月属丽江地区。

1996年,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辖3个镇、21个乡:大研镇、石鼓镇、巨甸镇、鲁甸乡、龙山乡、拉市乡、黄山乡、奉科乡、宝山乡、大具乡、鸣音乡、金庄乡、黎明傈僳族乡、大东乡、龙蟠乡、白沙乡、仁和傈僳族乡、金山白族乡、塔城乡、石头白族乡、九河白族乡、七河乡、金江白族乡、太安乡。县政府驻大研镇。

2002年5月17日,省政府批准同意黄山乡撤乡设镇。

2002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122号):撤销丽江地区和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设立地级丽江市。丽江市设立古城区。古城区辖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大研镇、龙山乡、七河乡、大东乡、金山白族乡、金江白族乡。区人民政府驻大研镇福慧路。2003年4月1日,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正式撤销,分设为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2003年10月9日,省政府下发云政复〔2003〕62号文,同意撤销丽江市古城区大研镇,设立束河、西安、大研、祥和4个街道。2004年7月20日,省政府下发《关于丽江市古城区龙山乡更名为金安乡的批复》(云政复〔2004〕75号),同意丽江市古城区龙山乡更名为金安乡。

2006年,古城区辖4个街道、5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大研街道、祥和街道、西安街道、束河街道、金安乡、七河乡、大东乡、金山白族乡、金江白族乡。共有18个居委会、35个行政村。区政府驻西安街道福慧路。

2012年,撤销金安乡、七河乡,设立金安镇、七河镇。2013年,撤销金山白族乡,设立金山街道、开南街道、文化街道。

全区现辖7个街道、2个镇、2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大研街道、祥和街道、西安街道、束河街道、金山街道、开南街道、文化街道、金安镇、七河镇、大东乡、金江白族乡。

历年人口(部分) 

2021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162669人,其中:城镇人口109899人,乡村人口52770人。少数民族人口128183人,占总人口78.8%,其中:纳西族94535人,占总人口58.1%;白族22540人,占总人口13.9%。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古城区常住人口288787人。其中:城镇人口238828人,占总人口的82.70%;乡村人口49959人,占总人口的17.30%。各乡镇街道人口:西安街道75738人,大研街道18472人,祥和街道65570人,束河街道59529人,金山街道27674人,开南街道8638人,文化街道3593人,金安镇4761人,七河镇17615人,大东乡4952人,金江白族乡2245人。

2019年末,古城区户籍总人口152315人,其中:农业人口84985人,非农业人口67330人。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20190人,占总人口的78.8%,其中:纳西族人口90409人,占总人口的59.4%;白族20827人,占总人口的13.7%。

2018年末,古城区户籍总人口159126人,其中:城镇人口106289人,乡村人口52837人。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25852人,占总人口的79.1%,其中:纳西族人口93678人,占总人口的58.9%,白族22084人,占总人口的13.9%。全区常住人口22.05万人。

2017年末,古城区户籍总人口157397人,其中:城镇人口107215人,乡村人口50182人。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24721人,占总人口的79.2%,其中:纳西族人口92974人,占总人口的59.1%,白族21888人,占总人口的13.9%。全区常住人口21.95万人。

2016年末,古城区户籍总人口155237人,其中:城镇人口103187人,乡村人口52050人。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23131人,占总人口的79.3%,其中:纳西族人口92035人,占总人口的59.3%,白族21607人,占总人口的13.9%。全区常住人口21.83万人。

2015年末,古城区户籍总人口153579人,其中:城镇人口104957人,乡村人口48622人。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21963人,占总人口的79.4%,其中:纳西族人口91380人,占总人口的59.5%,白族21396人,占总人口的13.9%。全区常住人口21.75万人。

2014年末,古城区户籍总人口152733人,其中:农业人口59969人,非农业人口92764人。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21180人,占总人口的79.3%,其中:纳西族人口90933人,占总人口的59.5%,白族21271人,占总人口的13.9%。全区常住人口21.58万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古城区常住人口211151人,其中:西安街道55708人,大研街道31005人,祥和街道30084人,束河街道34947人,金安乡6332人,七河乡18316人,大东乡6261人,金山白族乡24961人,金江白族乡3537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常住人口366705人,其中:大研镇93606人,石鼓镇17839人,巨甸镇21126人,白沙乡12430人,黄山乡15299人,金山白族乡23963人,龙山乡5859人,拉市乡14966人,太安乡8822人,七河乡18714人,金江白族乡4236人,石头白族乡9454人,仁和傈僳族乡3491人,金庄乡7355人,黎明傈僳族乡8153人,鲁甸乡17151人,塔城乡9149人,鸣音乡7777人,大东乡9235人,大具乡7477人,宝山乡7872人,奉科乡7617人,九河白族乡24684人,龙蟠乡10430人。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并请保留本站网址:www.xzqh.org

   区划地名网(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