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西县

[行政区划代码]532527 [邮编]652400 [区号]0873 [拼音]Lúxī Xiàn [英文]Luxi County

位置面积 泸西县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辖县。位于云南省东部,红河州北部,东经103°30′-104°03′、北纬24°15′-24°46′之间。东南隔南盘江与丘北县相望,东北与师宗县接壤,西北与陆良县、石林彝族自治县相连,南与弥勒市毗邻。全县总面积1645.57平方千米(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其中,中枢镇260.08平方千米,午街铺镇213.31平方千米,金马镇114.89平方千米,旧城镇155.77平方千米,白水镇259.32平方千米,向阳乡215.24平方千米,三塘乡225.02平方千米,永宁乡201.94平方千米。

地处滇东高原面边缘及河谷斜坡地带,坝区面积28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7.0%;山区面积779.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8.3%;丘陵面积580.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4.7%。东北高,西南低,自东向南呈阶梯状倾斜。境内最高点为三塘乡东山山脉的老佐坟,海拔2459.3米,最低点为南盘江县境出口,海拔806米,相对高差1653.3米。坝区海拔一般为1550米~1850米,山区海拔一般为1900米~2300米。县城中枢镇位于县境中部,距云南省会昆明市170千米,距红河州府蒙自市194千米。

人口民族 2023年末,泸西县常住人口37.01万人,城镇化率为38.39%。全县户籍人口452650人,其中:城镇人口127191人,少数民族人口74258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6.4%。

政区划分 全县辖5个镇、3个乡:中枢镇、金马镇、旧城镇、午街铺镇、白水镇、向阳乡、三塘乡、永宁乡。县政府驻中枢镇。

名胜古迹 阿庐风景名胜区(国家级,2004)、泸西阿庐国家地质公园,泸西万寿寺三佛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子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地名由来 泸西县名含义有两种说法:一说因城西有泸源洞而得名;一说因城西有泸川而得名。

历史沿革 1913年为广西县。1929年改为泸西县。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设置漏江县,隶属牂牁郡;东汉为漏江县,属益州牂牁郡。三国蜀汉属益州建宁郡漏江县。西晋属宁州建宁郡漏江县。东晋至南朝梁属宁州。北朝周属南宁州。隋属南宁州总管府。唐初属剑南道戎州;武德元年(618)改置陇堤县,属郎州。南诏国为弥鹿部,属拓东节度。大理国为弥鹿部,属石城郡(实为师宗、弥勒二部自立的自杞国)。元宪宗七年(1257)属落蒙万户;至元十二年(1275)置广西路,后置宣抚司,又废。辖师宗、弥勒2个千户总把。至元二十七年(1290),师宗、弥勒千户总把改置师宗州、弥勒州。大德四年(1300)维摩州改属广西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置广西府,辖弥勒、师宗、维摩(今丘北)三州及18寨,隶属云南布政司。清初袭明制,称广西府,属云南省,辖师宗、弥勒、维摩3州。康熙八年(1669)裁维摩州,其地析入广西、广南、开化三府。以其属广西府地改置三乡县,属广西府。康熙九年(1670)裁三乡县,并入师宗州。雍正二年(1724)于五螬地置五峭厅,属广西府。雍正八年(1730)7月,广西府属迤东道(治曲靖府)。雍正九年(1731)设师宗州州同于旧三乡县之丘北。乾隆三十五年(1770)2月,降广西府为直隶州,改所领师宗、弥勒二州为县,师宗州州同改县丞,析五螬厅改属曲靖府,广西直隶州仍属迤东道。乾隆四十一年(1776)11月,裁曲靖府属之五峭厅,于其地置广西直隶州判还属于广西直隶州。道光二十年(1840)6月,于丘北县丞地置丘北县,属广西直隶州。至清末,广西直隶州辖师宗、弥勒、丘北3县。

民国二年(1913)4月,改广西直隶州为广西县,隶蒙自道;民国十八年(1929),废道直属云南省;同年11月,改广西县为泸西县。民国卅七年(1948),属云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驻弥勒县)。1950年属宜良专区;1954年6月12日,政务院批准:撤销宜良专区,所辖的泸西县划归曲靖专区。1958年10月23日,师宗、罗平、泸西合并,成立师宗县,县府驻师宗县城,属曲靖专区。1959年2月15日,泸西县从师宗县析出,仍属曲靖专区。1960年9月1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3次会议通过:撤销泸西县,将原泸西县的行政区域并归弥勒县;改属红河州。1962年3月2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5次会议决定:恢复泸西县,以合并于弥勒县的原泸西县行政区域为泸西县的行政区域;隶属红河州。

1996年,泸西县辖1个镇、9个乡:中枢镇、三河乡、金马乡、旧城乡、逸圃乡、向阳乡、永宁乡、三塘乡、午街铺乡、白水乡。县政府驻中枢镇。

2001年3月19日和3月27日,省政府分别批复同意白水乡、三河乡、旧城乡、逸圃乡、金马乡、午街铺乡撤乡设镇。至此,全县辖7个镇、3个乡:中枢镇、白水镇、三河镇、旧城镇、金马镇、午街铺镇、逸圃镇、向阳乡、三塘乡、永宁乡。县政府驻中枢镇。

2005年10月13日,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销中枢镇和逸圃镇,设立新的中枢镇,镇政府驻原中枢镇政府驻地;撤销旧城镇和三河镇,设立新的旧城镇,镇政府驻原旧城镇政府驻地。

2006年,泸西县辖5个镇、3个乡:中枢镇、金马镇、旧城镇、午街铺镇、白水镇、向阳乡、三塘乡、永宁乡。共有5个居委会、86个行政村。县政府驻中枢镇。

历年人口(部分) 

2023年末,泸西县常住人口37.01万人,城镇化率为38.39%。全县户籍人口452650人,其中:城镇人口127191人,少数民族人口74258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6.4%。

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7.41万人,城镇化率37.69%。全县户籍人口452239人,其中:城镇人口127281人;少数民族人口73659 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6.3%。

2020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37854户、45096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7035人,占户籍人口的28.17%;农业人口为323933人,占户籍人口的71.83%。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县常住人口38.91万人。

2018末,全县常住人口38.11万人。2019末,全县常住人口38.82万人。

2016末,全县常住人口38.57万人。2017末,全县常住人口38.33万人。

2014末,全县常住人口39.18万人。2015末,全县常住人口38.92万人。

2012末,全县常住人口39.70万人。2013末,全县常住人口39.42万人。

2010末,全县常住人口40.12万人。2011末,全县常住人口39.95万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泸西县常住总人口400734人,其中:中枢镇130672人,金马镇52227人,旧城镇58341人,午街铺镇45669人,白水镇47401人,向阳乡26711人,三塘乡17950人,永宁乡21763人。

2003年末,全县总人口37.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65万人,占总人口的90.3%。彝、回、壮、苗、傣等少数民族人口4.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2%。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泸西县常住总人口365585人,其中:中枢镇82193人,向阳乡26269人,三塘乡18775人,永宁乡21667人,逸圃乡25039人,午街铺乡43205人,金马乡47967人,旧城乡28122人,三河乡25236人,白水乡47112人。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并请保留本站网址:www.xzqh.org

沪ICP备13003942号-1

©2001-2024    区划地名网(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