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区大典》资料(需进一步核对错误),面积、人口数据统计年份不详、仅供参考】
泸西县[Luxi Xian]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辖县。位于省境东南部,东南临南盘江,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隔江相望。面积1674平方千米,人口34.8万人。有汉、彝、回、傣等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87.5%。辖1镇9乡。县政府驻中枢镇,距省会昆明121千米。西汉设漏江县。元置广西路。清改为广西直隶州。1913年置广西县,1917年改称泸西县。1958年并入师宗县,1961年复置泸西县,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地处滇东岩溶高原盆地区南部。县境中部有中枢、金马、桃园坝子。南盘江流经县境东南缘,金马河、白马河、雨洒河、勺布白河流过境。矿藏资源有煤、铁、铜、铅、锌、大理石等。工业有煤焦、化肥、建材、农机修造、印刷、食品加工、制鞋、烟叶复烤等行业。农业主要种植稻谷、玉米、小麦、荞、蚕豆、烤烟、辣椒、油料作物等。副食品生产主要为生猪、羊、禽、蛋等。弥(勒)泸(西)、陆(良)泸(西)、豆(黑村)泸(西)、师(宗)泸(西)、泸(西)平(远街)公路过境。名胜古迹有庐古洞、秀山、玄天阁、歹鲁瀑布群等,其中阿庐古洞为省级风景旅游区。纪念地云鹏图书馆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枢镇[Zhongshu Zhen] 泸西县辖镇,县政府驻地。县粮食、烤烟主产区。位于县境中部,距省会昆明121千米。面积114平方千米,人口7.2万人,其中汉族占97.6%。辖新华、胜利、民主、桃笑、瓦窑、石洞、龙甸、新寨、立岗、西华、阿勤、糯布12个行政村。镇境为三面环山的平坝。东大河、西大河流灌坝区。豆(黑村)泸(西)、师(宗)泸(西)、弥(勒)泸(西)、泸(西)平(远街)公路过境。有省级风景旅游区阿庐古洞。
三河乡[Sanhe Xiang] 泸西县辖乡。县粮食、烤烟主产区。1950年属第五区,1958年属金马公社,1984年属金马区,1987年析设三河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7千米。面积721.1平方千米,人口2.4万人,其中汉族占96%。辖三河、弯腰树、松鹤、木龙、矿厂、板桥6个行政村。乡政府驻独家村。乡境为丘陵平坝地,板桥河流经境内。陆(良)泸(西)公路穿境。
金马乡[Jinma Xiang] 泸西县辖乡。县粮食、烤烟主产区。1950年为第五区,1955年改爵册区,1968年为金马公社,1970年更名红旗公社,1984年改金马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面积118平方千米,人口4.5万人,其中汉族占97%。辖爵册、新安、新坝、雨龙、山口、太平、石缸冲7个行政村。乡政府驻爵册村,距县城10.5千米。乡境多为平坝,金马河流经境内。豆(墨村)泸(西)、陆(良)泸(西)公路经境内。
旧城乡[Jiucheng Xiang] 泸西县辖乡。1950年属第四区,1958年属金马公社,1970年属红旗公社,1984年属金马区,1987年析设旧城乡。位于县境西北部。面积81.6平方千米,人口2.3万人,其中汉族占95%。辖旧城、青禾、秧田坝、督布府、黑金5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旧城村,距县城14千米。乡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多为平坝和丘陵地。豆(黑村)泸(西)公路穿境。
逸圃乡[Yipu Xiang] 泸西县辖乡。1950年属第一区,1955年属永宁区,1958为五峰公社,1970年改永宁公社,1984年属永宁区,1987年设逸圃乡。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136.3平方千米,人口7.4万人,其中汉族占92.4%。辖逸圃、固白、大兴、挨来、阿平、红莲6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大逸圃村,距县城11.5千米。乡境东西两侧高,中部低,小江河纵贯其中。泸(西)平(远街)公路过境。
向阳乡[Xiangyang Xiang] 泸西县辖乡。1950年为第二区,1958年建向阳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面积222.7平方千米,人口2.5万人,汉族占总人口的75%,其他为彝、壮、苗等民族。辖旧寨、足马、沙马、法土、歹鲁、耡峨、阿盈里、勺布白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安迫迫村,距县城14千米。乡境西北高,山势险峻,东南低,沟谷纵横,岩洞广布。南盘江流经乡境南缘。游览地有歹鲁瀑布群。有公路通县城。
永宁乡[Yongning Xiang] 泸西县辖乡。1950年为第三区,1955年改永宁区,1958年改人,1984年改区,1987年设乡。位于县境南部。面积231.2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汉族占总人口的81%,其他为壮、彝、苗等民族。辖永宁、笼册、金者、阿朝、阿峨、法衣6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永宁村,距县城18.5千米。境内地形复杂,有山区、平坝、丘陵和谷地,山峰陡峭、河谷干热、高差悬殊较大。南盘江、小江河、法衣河流经乡境。泸(西)平(远街)公路过境。
三塘乡[Santang Xiang] 泸西县辖乡。1950年为第二区,1958年设三塘公社,1970年改称向东公社,1984年改三塘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面积223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汉族占总人口的89%,其他为彝、苗等民族。辖三塘、隆德、俱久、方摆、连城、阿定、箐门、李子箐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柴村,距县城14千米。地处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南盘江流经乡境东南缘。有公路通县城。
午街铺乡[Wujiepu Xiang] 泸西县辖乡。县粮食、烤烟主产区之一。1950年为第四区,1955年改午街铺区,1958年置林水公社,1970年改红卫公社,1984年改午街铺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面积239平方千米,人口4.4万人,汉族占人口总数的78%,其他为彝、傣等民族。辖午街铺、大水塘、雨洒、普泽、山林、绿峨、喷泉、水塘、林树、凤午、果吉11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午街铺,距县城16千米。乡境有山区、丘陵和小平坝。金马河、雨洒河流经境内。弥(勒)泸(西)公路过境。
白水乡[Baishui Xiang] 泸西县辖乡。1950年为第五区,1958年置白水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面积236平方千米,人口4.5万人,汉族占总人口的70%,其他为回、彝等民族。辖黑龙、桃园、巨木、红杏、益谷、善导、山黑、既庶、平田、无浪、果衣、直邑12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亮龙潭,距县城17.5千米。境内多为山区、丘陵地和山间盆地。九黑河、桃园河流经境内。泸(西)师(宗)、白(水)金(马)公路过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