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430981 邮编:413100 区号:0737 拼音:Yuánjiāng Shì 英译:Yuanjiang City
位置面积 沅江市是湖南省辖县级市,由益阳市代管。位于湖南省北部,益阳市东北部,地处洞庭湖平原西南部,东北与岳阳县交界,东南与湘阴县为邻,西南与益阳市资阳区接壤,西与汉寿县相望,北与南县毗连。全市总面积2129.46平方千米(面积数据根据《湖南省行政区划简册2022》)。
人口民族 202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0.01万人,全市常住人口55.7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39%。以汉族为主。
政区划分 沅江市辖2个街道、11个镇,即琼湖街道、胭脂湖街道、南大膳镇、黄茅洲镇、四季红镇、阳罗洲镇、草尾镇、泗湖山镇、共华镇、南嘴镇、新湾镇、茶盘洲镇、千山红镇(其中,千山红镇由益阳市大通湖管理区管理)。市政府驻琼湖街道沅江大道8号。
地名由来 沅江,以沅水归宿之地而得名,素有药山、安乐、乔江之称。
历史沿革 汉为益阳县地。南朝梁置药山县、重华县,属药山郡。隋开皇九年(589)废郡,药山、重花二县合为安乐县;十八年(598)始名沅江县;初属岳州,大业时先后属罗州、巴陵郡。唐属岳州巴陵郡,乾宁年间中期改名桥江县。
北宋乾德元年(963)复名沅江县,先属岳州,后属鼎州。元属常德路龙阳州。明、清属常德府。1914-1916年属武陵道,1916-1922年属湘江道,1938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40年属第五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益阳专区,1952年属常德专区,1962年属益阳专区,1968年属益阳地区。1988年撤县建市(县级)。
1996年,沅江市辖5个街道、10个镇、10个乡:马公铺街道、山巷口街道、团山街道、庆云山街道、凌云塔街道、三眼塘镇、四季红镇、共华镇、阳罗洲镇、泗湖山镇、南大膳镇、草尾镇、南嘴镇、黄茅洲镇、新湾镇、七子浃乡、万子湖乡、大同乡、双丰乡、北大乡、白沙乡、竹莲乡、志成乡、新华乡、熙和乡。市府驻琼湖路。(注:益阳市代管的千山红、茶盘洲2农场和南湾湖军垦农场的南半部在市境内)
2004年,沅江市辖5个街道、11镇(不包括千山红镇)、10乡、1个农场、4个芦苇场:庆云山街道、山巷口街道、凌云塔街道、团山街道、马公铺街道、三眼塘镇、新湾镇、南嘴镇、草尾镇、阳罗洲镇、四季红镇、黄茅洲镇、南大膳镇、共华镇、泗湖山镇、茶盘洲镇、万子湖乡、竹莲乡、大同乡、熙和乡、七子浃乡、志成乡、北大乡、双丰乡、新华乡、白沙乡、净下洲农场、漉湖芦苇场、东南湖芦苇场、万子湖芦苇场、鲁马湖芦苇场。
2005年,沅江市原辖的27个乡、镇、场、街道办事处调整为14个:双丰乡、北大乡、南大膳镇合并设立南大膳镇(镇政府驻南大膳);志成乡、黄茅洲镇合并设立黄茅洲镇(镇政府驻塞波嘴);熙和乡、大同乡与草尾镇合并设立草尾镇(镇政府驻再附垸);七子浃乡与阳罗洲镇合并设立阳罗洲镇(镇政府驻阳罗洲);将净下洲农场并入泗湖山镇;白沙乡、新华乡、共华镇合并设立共华镇(镇政府驻黄土包);竹莲乡、三眼塘镇合并设立三眼塘镇(镇政府驻洋海村);山巷口、马公铺和团山3个街道合并设立琼湖街道(办事处机关驻腰塘基);庆云山和凌云塔2个街道合并设立庆云山街道(办事处机关驻衙门口);茶盘洲镇、新湾镇、南嘴镇、四季红镇、万子湖乡行政区域维持现状不变;撤并万子湖芦苇场、鲁马湖芦苇场、东南湖芦苇场,设立南洞庭芦苇场,场部驻原东南湖芦苇场驻地;漉湖芦苇场维持现状不变。
2005年末,全市辖2个街道、11个镇(不包括千山红镇)、1个乡、2个芦苇场:琼湖街道、庆云山街道;草尾镇、南大膳镇、黄茅洲镇、阳罗洲镇、共华镇、泗湖山镇、茶盘洲镇、三眼塘镇、南嘴镇、新湾镇、四季红镇、万子湖乡、南洞庭芦苇场、漉湖芦苇场。
2015年11月26日,省民政厅(湘民行发〔2015〕92号)批复同意:撤销万子湖乡、三眼塘镇和庆云山、琼湖2个街道设立琼湖、胭脂湖2个街道。调整后,全市辖2个街道、11个镇:琼湖街道、胭脂湖街道、南大膳镇、黄茅洲镇、四季红镇、阳罗洲镇、草尾镇、泗湖山镇、共华镇、南嘴镇、新湾镇、茶盘洲镇、千山红镇。总面积2012.5平方千米,总人口76.12万人。
历年人口
202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2.26万人。2021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0.71万人;年末常住人口56.1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9.77%。202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0.01万人,全市常住人口55.7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39%。(沅江市2020~、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沅江市常住人口567159人。
2011年末,全市总人口74.7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76万人、乡村人口42.03万人。2012年末,全市总人口75.4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88万人、乡村人口42.61万人。2013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5.65万人;常住人口68.1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1.5万人,农村人口36.63万人。2014年末,全市总人口76.12万人;常住总人口68.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41万人,农村人口36.19万人。2015年末,全市总人口76.8万人;常住总人口68.9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3.93万人,农村人口34.98万人。201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4.9万人;年末常住人口69.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78万人,农村人口34.43万人。201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4.16万人;年末常住人口69.3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6.06万人,农村人口33.28万人。2018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3.56万人;年末常住人口69.7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6.99万人,农村人口32.78万人。2019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2.82万人;年末常住人口69.8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7.81万人,农村人口32.07万人。(沅江市2011~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沅江市常住人口666270人,其中,琼湖街道84374人,庆云山街道70457人,四季红镇13690人,泗湖山镇44018人,南嘴镇21323人,新湾镇19599人,茶盘洲镇22837人,南大膳镇75742人,黄茅洲镇65157人,草尾镇80854人,阳罗洲镇39804人,共华镇58642人,三眼塘镇45366人,万子湖乡7675人,南洞庭芦苇场7746人,漉湖芦苇场6205人,经济开发区2781人。
2001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4.46万人,其中市管人口71.78万人。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72.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08万人,乡村人口58.64万人。2003年末,全市总人口72.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04万人,乡村人口46.87万人。2004年末,全市总人口73.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27万人,乡村人口46.84万人。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73.4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8万人,乡村人口46.61万人。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73.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8.26万人,乡村人口45.53万人。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74.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8.79万人,乡村人口45.32万人。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74.61万人,比上年增加0.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61万人,乡村人口42万人。2009年末,全市总人口74.9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3.78万人,乡村人口41.19万人。(沅江市2001~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沅江市常住人口700236人,其中,山巷口街道33188人,庆云山街道31070人,凌云塔街道9341人,团山街道16407人,马公铺街道16256人,南大膳镇30076人,黄茅洲镇37493人,四季红镇17284人,阳罗洲镇16388人,草尾镇30149人,泗湖山镇59875人,共华镇35873人,南嘴镇20954人,新湾镇22642人,三眼塘镇24332人,北大乡19827人,双丰乡42511人,志成乡34593人,七子浃乡31600人,大同乡18631人,熙和乡35868人,新华乡20301人,白沙乡18322人,竹莲乡23391人,万子湖乡8816人,茶盘洲农场23214人,千山红农场21834人。全市共有24个民族,以汉族为主,人口677140人(本站注:不含千山红农场,下同),占总人口的99.81%;23个少数民族人口1262人,占总人口的0.19%,均为散居。在全市少数民族人口中,土家族310人,侗族220人,蒙古族157人,苗族154人,回族148人,彝族49人,壮族42人,藏族27人,维吾尔族27人,满族27人,布依族25人,白族24人,朝鲜族17人,瑶族13人,土族8人,佤族2人,鄂温克族1人,黎族1人,傈僳族1人,仡佬族1人,塔吉克族1人,其他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