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区大典》资料(需进一步核对错误),面积、人口数据统计年份不详、仅供参考】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Jinggu Daizu Yizu Zizhixian] 思茅地区辖县。位于滇西南,澜沧江以东,思茅地区中部偏西。面积7550平方千米,人口28万人。辖2镇10乡。县政府驻威远镇,距省会昆明270千米。东汉永平十二年(69)属永昌郡。唐南诏十四年置威远府,乾符六年(879)开始,依次设威元赕,威远州、威远府、威远蛮栅府、威远土知州、威远御夷州及威远厅、属镇沅府,次年改隶普洱府。民国2年(1913)改威远县,次年改称景谷县。1959年1月镇沅、景谷并设景谷县,1961年2月分县后仍设景谷县。1985年6月改设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同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
地处无量山脉纵谷山区南端,多为切割形山原。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河相间,水源丰富。澜沧江流入县境迂回西部,主要河流有威远江、小黑江。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森林以思茅松为主的是全省重点林区之一,木材储量为全省第二。境内有盐、煤、铁、铜、石油等矿藏资源,其中岩盐储量最多。工业以盐、煤、电、制糖为主。农业以水稻、玉米、小麦、花生种植为主,盛产茶叶、甘蔗、芒果。特产有文宫毫峰、秧塔大白茶。1995年列入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境内有威远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弥宁、景圈两条公路干线纵横穿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永平迁糯佛寺和大寨官缅寺,该寺中“塔包树”、“树包塔”堪称塔林一绝。碧安碧光中学是思普区地下党和革命武斗争的发祥地。
威远镇[Weiyuan Zhen]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辖镇,县政府驻地。唐南昭十四年置威远城。民国时期设威远街政府。1949年改设大街街政府,1956年划并钟山区民利乡,1965年成立大街镇,1984年由钟山区划出所属12个自然村建立威远镇,1986年升为乡级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辖威远、芒冒2个行政村。国道323线和省道弥宁公路经此。古迹有“塔包树、树包塔”,堪称塔林一绝,还有一座革命烈士陵园。
永平镇[Yongping Zhen]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辖镇。古称“勐戛”。清雍正五年(1727)设土把总,嘉庆五年(1800)设勐戛经历。民国时设县佐。1950年建立永平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33.6千米。面积1159平方千米,人口4.8万。辖迁营、团结、勐戛、芒费、费羈、芒腊、芒东、迁毛、迁糯、昔峨、茂密、南掌、双龙、中山、新村、新塘、勐龙、倮练、兴华19个行政村。地势南高北低,四周环山,形成60平方千米的坝子。323国道过境。迁糯大佛寺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钟山乡[Zhongshan Xiang]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辖乡。古名“勐卧”,民国初年以县城之西“吊钟山”取名钟山。1950年设钟山区,后设镇、公社、区,1988年改称乡。位于县境中部。面积1054平方千米,人口4.6万。辖民利、江东、南景、课里、公榔、香盐、永安、新平、那卡、钱家村、联齐、训岗、文会、暖里、河东、新民、龙塘、联合、云海、文朗20个行政村。地势北高南低。威远江由北而南穿境中流。323国道和弥宁公路纵横乡境。
边江乡[Bianjiang Xiang]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辖乡。民国时属“邦东箐门口”辖的盐室、和平两乡。1954年由永平划出建立边江区,1958年改公社,1962年改区,1969年复改公社,1984年复置区,1988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58千米。面积293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辖金木、藏里、柳安、箐门口、芒帕、平江、富龙、明河、岔河9个行政村。
半坡乡[Banpo Xiang]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辖乡。1958年由勐班区、边江区、永平区划出9个小乡合并建立半坡公社,1962年改区,1969年改公社,1984年设区,1988年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60千米。面积356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辖半坡、班卡、班独、安海、曼伞、班赛、芒傣、芒温、蒋家村9个行政村。
勐班乡[Mengban Xiang]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辖乡。清代置土把总。民国设安乐乡。1950年属碧安区,1954年析设勐班区,1958年改为勐班公社,1962年改区,1969年改公社,1984年设区,1988年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56千米。面积474平方千米,人口2.3万人。辖勐班、安乐、太平、八落、金力、迁岗、芒海、岩脚8个行政村。
碧安乡[Bian Xiang]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辖乡。清朝时期设总署政“右军守备署”,民国时期设碧安乡。1950年改区,1958年建公社,1962年改区,1968年改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置乡。位于县境部,距县城55千米。面积962平方千米,人口2.3万人。辖勐主、上寨、窑房、芒景、过达、迁德、光明、大寨、昔本、漫河、黄草岭、云中、文明、河头、边江、平掌16个行政村。
益智乡[Yizhi Xiang]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辖乡。民国时期设益香镇。1950年设益智区,1958年改建为益智公社,1962年改区,1969年复为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设乡。位于县境南部。面积783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辖益香、大田、共和、者行、塘房、和平、中和、石寨、芒迁9个行政村。
正兴乡[Zhengxing Xiang]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辖乡。民国时期设振杏乡,1950年建正兴区,1958年改建为公社,1962年复为区,1969年改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设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33千米。面积889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323国道横穿乡境。辖波云、新寨、水平、勐烈、铁厂、正兴、景南、通达、勐乃、翁安、黄草坝11个行政村。
凤山乡[Fengshan Xiang]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辖乡。清道光年间“威远厅署”曾行设于境内抱母井,民国时期设凤山乡。1950年改设区,1958年建公社,1962年改区,1969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区,1988年设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2千米。面积520平方千米,人口2.3万人。辖平寨、芒羈、柏林、文海、文折、海庆、平田、顺南、南板、文竹、文绍等12个行政村。
景谷乡[Jinggu Xiang]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辖乡。民国时期属景东县第十四区。1950年属民乐区,1958年由景东县划归景谷县设景谷公社,1962年改区,1969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区,1988年改设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8千米。面积268平方千米,人口1.7万人。辖景谷、营盘、文东、文杏、响水、团山、文山、文联、文召9个行政村。境内有响水大型水库。
民乐乡[Minle Xiang]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辖乡。原属景东县第十五区(即民乐区),1950年仍设民乐区,1958年划入景谷县后改为公社,1962年改区,1969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区,1988年改设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32千米。面积722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辖民乐、白象、大河边、桃子树、戛胡、大村、翁孔、芒专8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