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地区辖县。位于省境西南部,吕梁山南端,西隔黄河与陕西省为邻。辖4镇12乡。面积2029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县政府驻城关镇。(本页根据《中国政区大典》,1997年左右资料)
城关镇 县政府驻地。1958年设城关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119.1平方千米,人口2.4万人,主要公路有209国道、台运线。辖城关、南阁、幸福湾、营里、田家垣、碾角、富家垣、东廒、西廒、大石头、寺院、下县12个行政村和城镇居委会。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隋唐创建的“千佛洞”,明代建筑“结义庙”等名胜。
西坡镇 1958年设西坡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40千米。面积83.9平方千米,人口1.1万人,209国道过境。辖西坡、藏岭、韩咀、罗毕、井湾、于家河、胡家岭、赵垛等9个行政村。
台头镇 1961年改台头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3千米。面积105.2平方千米,人口0.7万人,309国道过境。辖台头、高家河、东庄、桃花山、西圪塔、李子坪、神角、桥上、峰岭、孔家10个行政村。
光华镇 古称金城岭,又名牛王庙,1946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区委书记董光华烈士,更名为光华。1961年改光华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45千米。面积144.5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309国道、襄光公路交叉通过。辖光华、铺头、湾里、苗峪、北家、七郎庙、柴汾、陡坡、坪坡、土霍、上窑、后峪、岭上、沈家、高庄、板头、西坡、土窑18个行政村。
张马乡 原为乡建制,1961年置张马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9千米。面积106.2平方千米,人口1.1万人,209国道过境。辖张马、上宽井、下宽井、寺上、龙门、法王庙、内阳、石涧、龙鼻、门家沟、牛塔、麦田12个行政村。
谭坪乡 原为乡建制,1961年置谭坪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黄河之滨,距县城30千米。面积115.3平方千米,人口0.9万人,乡谭公路接209国道。辖大坪、神底、谭坪、湾里、临河、掷沙、马涧、驮涧8个行政村。
枣岭乡 原为乡建制,1961年设枣岭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端的黄河岸边,距县城35千米。面积129.8平方千米,人口1.4万,辖岭上、桥头、桥南湾、孟庄、吉庄、樊垣、师家滩、刺岭、刘岭、可涧、桃子院、史家沟、西掌坡14个行政村。西部沿黄河岸有清代长城、堡城、峰火台等古遗址和石鼻子村清代民宅建筑群。
西交口乡 原为乡建制,1961年设西交口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30千米。面积246.9平方千米,人口1.1万,辖仁义湾、西坡头、原头、大咀、见子沟、土门塔、熬顶、南塔、屯子窑、桑坪、黄华、北营、南营、支家庄13个行政村。
管头乡 原为乡建制,1958年设管头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0千米。面积136.6平方千米,人口0.8万人,台运公路过境。辖石窑、袁家、燕家河、管头、长镇、东团、胡村、井上、樊家坪、宋家沟、跃进庄11个行政村。有柏山寺古建筑,县古八景之一的“荀山堆翠”现保存古柏500余株,山顶有晋大夫荀息墓。
下善乡 原为乡建制,1959年设下善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0千米。面积87.4平方千米,人口0.7万人,襄乡线公路过境。辖上善、下善、榆泉、前台、万上、西凹、圪咀头、苍儿上、甘泉、回龙10个行政村。
双风淹乡 原为乡建制,1961年设双风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5千米。面积77.4平方千米,人口0.5万,辖青峰崖、铁里、孝义、南崖、岭玉、西村、王府、双风淹8个行政村。
崖下乡 原为乡建制,1958年设崖下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48千米。面积108.2平方千米,人口1.6万,辖鹤坡、石卯、下章冠、金山、玉家沟、高家坡、辛庄、朝、淹子、崖下、崖底、张元、红凹、章冠、蝉峪河15个行政村。
吉家垣乡 原为乡建制,1962年析城关公社建吉家垣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5千米。面积85.3平方千米,人口0.8万人,台运公路过境。辖吉家垣、堡子、柏坡、店儿坪、仁义、枣庄、南掌、韩家塔、加凹、坪头、店念、孔原12个行政村。
安汾乡 原为乡建制,1958年设吉家垣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40千米。面积159平方千米,人口0.7万人,安(汾)稷(山)公路贯穿全乡。辖大河、坂上、东沟、西村、木凹、窑沟、岭西、梁坪、了盘、武家河10个行政村。云邱山附近有五龙宫、八宝宫、玉莲洞、摩崖佛经、秦王庙、箭泉、龙王造缘、多宝灵禅寺佛洞等古迹,还有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尉庄乡 1958年置尉庄公社,1959年划7稷山县管辖,1961年重归本县,1984年建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0千米。面积140.3平方千米,人口0.6万人,台运公路贯通全境。辖尉庄、天池、东沟村、曲子、山水、蒿圪塔、桐上、张家塔、会节头9个行政村。古迹有“玉天洞”。
关王庙乡 原为乡建制,1958年设关王庙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45千米。面积184.1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襄乡公路过境。辖太儿凹、贾庄、北村、腰站、燕间、白燕、后野头、下川、赵庄、寺下、畜家凹、小碑、后庄13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