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吉县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网www.xzqh.org 本页最近更新于2011-03-16 19:30:27

临汾地区辖县。位于省境西南部,吕梁山南端,西隔黄河与陕西省为邻。辖2镇9乡,面积1777平方千米,人口10万人,县政府驻城关镇。(本页根据《中国政区大典》,1997年左右资料)

城关镇 县政府驻地。1958年置城关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181.5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309国道过境,构成秦晋两省往来交流的中转站。境内还有乡(宁)吉(县)公路、吉(县)大(宁)公路。辖东关、西关、桥南、学背后、祖师庙、小府、林雨、谢悉、辛村、山阳、准子河、上东村、两满池、柏凡头、兰村、苏家坪、兰古庄、大田窝、马家河19个行政村。

屯里镇 1958年置屯里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5千米。面积118.3平方千米,人口0.5万人,309国道过境。辖屯里、桑峨、太度、庄子、五龙宫、前圪鲁6个行政村。

东城乡 原为乡建制,1961年置东城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5千米。面积123.5平方千米,人口0.7万人,辖东城、社堤、太和、柏东、山头、真村、冯家岭、陈家岭、沟南9个行政村。

窑渠乡 原为乡建制,1961年设窑渠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5千米。面积181.4平方千米,人口0.4万人,309国道与吉(县)大(宁)公路在境内交汇。辖窑渠、县底、峪口、窑头、桃园、回宫、放马岭7个村委。

中垛乡 原为乡建制,1958年归东石泉公社,1961年设中垛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0千米。面积120.7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209国道过境,辖中垛、南坪、三堠、下柏房、白额、上安坪、南光、柳沟、北牛堤、永固、北乐11个行政村。

曹井乡 原为乡建制,1958年属城关公社,1961年设曹井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5千米。面积200平方千米,人口0.4万人,辖曹井、兰家圪台、乔家湾、下洛、郭家垛、朱家堡、天申原、三教、窑科9个行政村。

明珠乡 原为乡建制,1958年归屯里公社,1961年设明珠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5千米。面积212.1平方千米,人口0.3万人,309国道横穿全乡。辖明珠、王家河、新庄、城底、安乐、武庄6个行政村。

柏山寺乡 原为乡建制,1958年属东石泉公社,1961年设柏山寺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3千米。面积186.4平方千米,人口1.2万人,有公路通往县城,辖白米、西头、东石泉、大庄、白子原、下腰子、马泉头、南凹、南耀、耀角、黑秀、圪塔、沟东、官庄、站家岭15个行政村。

王家原乡 原为乡建制,1958年归文城公社,1961年设王家原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50千米,西邻黄河与陕西省相望。面积129平方千米,人口0.5万人,有公路通县城。辖王家原、青村、曹村、午生、王家腰5个行政村。

兰家河乡 原为乡建制,1958年属城关公社,1961年属曹井公社,1971年设川庄公社,1984年更名为兰家河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6千米。面积106.4平方千米,人口0.4万人,309国道纵贯境内,辖兰家河、鲁家河、柏坡底、桃村、东赵村、红卫、桑村7个行政村。

文城乡 原为乡建制,1958年设文城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30千米,西临黄河与陕西省宜川县隔河相望,面积2218.2平方千米,人口1万人,有公路连接309国道,辖文城、古贤、南村、柏树、南房村、后樊家山、中市、留村、存心、南原、大圪塔11个行政村。著名的壶口瀑布在境内。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请保留本页地址:http://xzqh.org/html/show/sx/23947.html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本站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