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县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网www.xzqh.org 本页最近更新于2011-03-01 21:08:05
  盂县是山西最古老的县份之一,乃春秋晋大夫盂丙之邑,故城在今阳曲县东北大盂镇,因县境山峦回合,中低象盂得名。盂县古名仇犹。春秋时期,盂属晋国。据《左传》云:昭公二十八年“晋杀祁盈,魏献子为政,封祁氏之田为七县(邬、祁、平陵、梗阳、涂水、马首、盂),孟丙(应为盂丙)为盂大夫,”(治在今太原市东北45千米大盂镇),盂县之名,实自此始。又据《地括志》载:“并州盂县外城,俗名原仇。亦名仇犹,戎翟之国也。”按此,这个时期盂县西部地区连同大盂一带为盂丙邑,东部地区为仇犹,治设今城东里放之古城坪。
  战国时期,周定王十四年(公年前455年),智伯灭仇犹。赵襄子五年(公元前453年),仇犹属赵。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灭赵国,置太原郡盂县,治在盂丙邑(阳曲大盂)。汉朝盂县属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汉以前,盂县仇犹分治,这时始将盂和仇犹全交为盂县。三国时期,盂县属并州新兴郡。西晋,盂仍属并州新兴郡。北魏建议无年(公无528年)将盂县东部并入石艾(今平定县),属乐平郡(今昔阳县);盂县西北部(兴道村以北)置抚城县,属定襄郡。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石艾县地置原仇县(治在今盂县城),以城北有原仇山故名,属辽州。大业二年(606年)原仇复名盂县,属太原郡。唐武德三年(620年)置受州,与县同治;盂县西部置乌河县,治在今凌井镇。贞观元年(627年)将乌河县并为盂县。贞观八年(634)废受州,县改属并州。开元年间属太原府。在北魏、隋唐以前,盂县西部之乌河中、上游一带为汉以前的盂县,与阳曲大盂一带为列国之盂邑,今县城以东以南一带,为隋朝之原仇县(即春秋战国时代的仇犹国)。兴道以北一带为北魏之定襄郡属地,至唐初始统为盂县。
  宋神宗时,盂属太原府。金兴定四年(1220年)升为盂州,受绛州元帅府节制并置刺史,盂县属太原武勇军。元代因袭金制,盂仍为州,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冀宁路。明洪武七年(1374年)【一说洪武二年】,降盂州为盂县,属山西省太原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平定为直隶州,盂县与寿阳、昔阳均属平定州。民国初年废州,盂县属冀宁道。后道撤销,盂县直属省。
  1937年底,盂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晋察冀边区四分区领导,到1939年又归二分区领导。1938年1月,日军占领盂县城。全县广大地区均为抗日游击区和根据地。1942年,由于抗日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将盂县划分为盂平(山)、盂阳(曲)、寿(阳)东【一说盂寿】三个县,并将城东的二、三两个区(1939年划分的)划归平定县属晋察冀边区北岳区一专区二分区领导。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盂县城解放(8月25日),盂阳、盂平两县的原盂县地区复归盂县。1946年将原划给寿东县的地区仍划归盂县,属冀晋区二专区领导。1948年又将原划给平定县的两个区亦归回盂县。至此,盂县辖境复原。
  1948年8月,盂县属晋中一专区。1949年8月1日至20日归阳泉地区领导。后复归晋中地区。1952年5月,将县东南之山底、牵牛镇以东、东村、苏家泉、大小西庄、大小河北、东西南舁、上下章召等20个村庄划归阳泉市;同年年底,又把县西部划归东西郭秋、大小方山、东西汉湖、东西黄龙头等26个村庄划归阳曲县。1958年10月,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同时,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盂县建制,划归阳泉市。11月,成立阳泉市盂县联社。1959年4月,上级决定恢复盂县建制,与阳泉市分开,复归晋中专区领导。1959年8月,将牛村公社所辖北舁、杜家庄、王家庄、代家庄、孔南庄、咀子上、东林尖、五架山等8村划归阳泉市。
  1983年9月,盂县归为阳泉市领导,实行市辖县。1984年政社分开,25个人民公社改为4个镇、21个乡:城关镇、牛村镇、上社镇、西烟镇、下曹乡、南娄乡、路家村乡、清城乡、孙家庄乡、仙人乡、东庄头乡、东木口乡、下庄乡、土塔乡、苌池乡、王村乡、肖家汇乡、下社乡、榆林坪乡、北峪口乡、梁家寨乡、庄里乡、西潘乡、南社乡、东梁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盂县总人口294176人,其中:城关镇64130人,路家村镇10962人,牛村镇20614人,上社镇11205人,西烟镇15021人,孙家庄乡17354人,清城乡12143人,南娄乡13931人,下曹乡15439人,仙人乡11527人,东木口乡4906人,东庄头乡4497人,北下庄乡6929人,土塔乡8408人,苌池乡17273人,王村乡6478人,下社乡5368人,肖家汇乡6286人,梁家寨乡7233人,北峪口乡3848人,榆林坪乡2806人,庄里乡3916人,西潘乡9037人,南社乡4714人,东粱乡10151人。
  2001年盂县撤乡并镇:原西烟镇、南社乡、东梁乡合并;缺其他乡镇合并情况资料。区划调整后,全县辖8个镇、6个乡:秀水镇、孙家庄镇、路家村镇、南娄镇、牛村镇、苌池镇、上社镇、西烟镇、仙人乡、北下庄乡、下社乡、梁家寨乡、西潘乡、东粱乡。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请保留本页地址:http://xzqh.org/html/show/sx/23485.html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本站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