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网www.xzqh.org 本页最近更新于2011-02-15 19:35:22
  县因在沁河之源而得名。西汉置谷远县,属上党郡。新莽改谷近,东汉复旧,晋废。北魏建义元年(528)于今县境置沁源、团城2县,俱属义宁郡,且为郡治。北齐废团城县,隋开皇三年(583)废义宁郡,十六年于今县境西北置绵上县,属西河郡,于沁源县境置沁州,县属之。义宁元年(617)复置义宁郡。
  唐武德元年(618)改义宁郡为沁州,沁源、绵上2县俱属之,二年于今县境西置招远县,亦属沁州,三年废招远县。天宝元年(742)改沁州为阳城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沁州,2县俱属之。
  宋属威胜军。庆历六年(1046)绵上县徙治今县城北35千米绵上村。金元光二年(1223)于今县境置谷州。蒙古初年废谷州,至元十年(1273)绵上县废入沁源县,仍属沁州。1949年属长治专区,后属晋东南专区和地区。1985年属长治市。
  1997年,全县面积2554平方千米,人口16万人,辖4个镇、18个乡:城关镇、郭道镇、王和镇、柏子镇、法中乡、柏木乡、中峪乡、五龙川乡、李元乡、韩洪乡、鱼儿泉乡、定阳乡、交口乡、白狐窑乡、官滩乡、景凤乡、赤石桥乡、庄儿上乡、聪子峪乡、王陶乡、花坡乡、王凤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沁源县总人口154305人,其中:城关镇35273人,郭道镇16753人,柏子镇8937人,王和镇10457人,中峪乡5549人,五龙川乡1314人,法中乡7715人,柏木乡1318人,交日乡6920人,白狐窖乡2570人,聪子峪乡5966人,定阳乡2444人,韩洪乡9519人,鱼儿泉乡1270人,官滩乡3745人,景风乡3144人,赤石桥乡5515人,庄儿上乡2358人,王陶乡9836人,王凤乡2201人,李元乡10580人,花坡乡921人。
  2001年区划调整后,全县辖5个镇、9个乡:沁河镇、郭道镇、灵空山镇、王和镇、李元镇、中峪乡、法中乡、交口乡、聪子峪乡、韩洪乡、官滩乡、景风乡、赤石桥乡、王陶乡。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请保留本页地址:http://xzqh.org/html/show/sx/23172.html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本站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