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新城区

【繁體】新城區【拼音】Xīnchéng Qū【英文】Xincheng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610102【邮政编码】710004【区号】029【车牌】陕A

位置面积 新城区位于西安城区东北部,跨越明城墙,形成城内城外两部分。东以长乐路东方厂铁路专用线为界,与灞桥区相邻;南以东大街和永乐路为界,与碑林区接壤;东南以咸宁路、建工路、康宁路等为界,与雁塔区相连;西以北大街为界,与莲湖区毗邻;北以啤酒路和龙首北路为界,与未央区相接。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6'32″-109°01'34″,北纬34°14'09″-34°18'03″,东西长7.63千米,南北宽7.23千米,全区总面积30.13平方千米。

新城区是西安市三个中心城区之一,陕西省政府和部分省市机关所在地。辖区以城墙为界,可以分为城中、城北和城东三大区域,城中区域为包括东大街、解放路、北大街在内的商贸、金融业聚集区;城北区域主要包括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地区;城东以专业批发市场和军工企业为主。

人口民族 

政区划分 西安市新城区辖9个街道:西一路街道、长乐中路街道、中山门街道、韩森寨街道、解放门街道、自强路街道、太华路街道、长乐西路街道、胡家庙街道。区政府驻西一路街道。

名胜古迹 唐大明宫遗址、含元殿遗址、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西安事变”遗址等

(本页内容制作/更新中,敬请期待)

地名由来 新城区得名于西安城墙内的“新城”。新城原名“王城(俗称皇城)”,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次子朱樉的“秦王府”所在地。清朝初期由于是八旗军的驻防地而被称为“满城”。1927年1月,于右任、冯玉祥将军主持陕西军政时改名为“红城”。不久,民国陕西省政府从北院门移至红城,易名为新城。新城区即因此得名。

历史沿革 1928年,西安首次设市,市辖区以原属长安县的西安城区及东、西、南、北四关为范围。区境城内部分属西安市治,城外部分仍领于长安县。1930年11月撤销西安市建制,新城区地境又领于长安县。但实际上长安县逐步不再管理西安城关,其少数事项由省政府有关厅局直接办理,多数事项由省设专门机构管理。1944年,再次设立西安市建制。1945年,设立区级建制,共12个区,按序数命名。今新城区境为原第四、五、八区及第十区的一部分。

1954年设立新城区,由原第四、第五区和第十区的第六乡(今中兴路一带)组成,区人民政府驻尚德路116号,辖北大街以东城内及东郊中兴路地区。1960年撤销,东部划归灞桥区,北部划归未央区。1962年复置新城区,1966年更名东风区,1972年复称新城区。

解放初,在废除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后,未设街道建制,由区人民政府以公安派出所为单位派驻2~3名行政干部处理基层行政工作。1954年9月,第四区和第五区人民政府分别试办建立东五路、西八路街道办事处。1955年,新城区以公安派出所管辖范围为单位,建立北大街、西一路、桃园新村、通济坊、西八路、游艺市场、东一路、中山门、尚爱路、东五路、东七路和中兴路12个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为区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构。

1957年6月,北大街街道办事处划归莲湖区;未央区的黄金庙街、自强路、太华路、二马路和解放门车站5个街道办事处划归新城区。同时,撤销了通济坊街道办事处,其辖区划给西一路、桃园新村和西八路街道办事处,并将桃园新村街道办事处更名为西五路街道办事处。1958年12月,全区的街道办事处调整合并为西一路、中山门、解放门、西五路、长乐西路、自强路和太华路7个街道办事处。1959年1月恢复了东五路街道办事处。

1960年5月,撤销新城区建制的同时,将西一路、西五路、东五路、中山门街道办事处和解放门街道办事处的城内部分划归未央区的新城人民公社;太华路、自强路街道办事处和解放门街道办事处的城外部分划归未央区的大明宫公社;长乐西路街道办事处划归灞桥区长乐公社。1962年7月,恢复新城区建制时,设中山门、东五路、太华路、自强路、胡家庙、长乐西路、解放门、西一路和西五路共9个街道办事处,亦称人民公社,一套机构,两个牌子。

1965年10月,灞桥区的纺织城、韩森寨街道办事处(公社)和未央区的徐家湾街道办事处(公社)划入新城区。1968年8月,各街道相继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统称人民公社,不再保留街道办事处的名称。1978年12月,各街道撤销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的名称,一律改为街道办事处。1980年4月,徐家湾街道办事处和纺织城街道办事处,分别划归未央区和灞桥区。1982年12月,将韩森寨街道办事处北部划出,成立长乐中路街道办事处。

1990年末,新城区辖境东至浐河西塬边铁道专用线,西至北大街东侧—北关正街东侧—龙首东路东侧一线,南至东大街北侧—永乐路—建工路一线,北至龙首原边,面积31平方千米,人口440840人,区政府驻尚德路115号,辖西一路、中山门、东五路、西五路、解放门、自强路、太华路、长乐西路、长乐中路、胡家庙、韩森寨11个街道,338个居委会(含家委会)、13个行政村。

2002年8月,西五路街道并入西一路街道,东五路街道并入中山门街道。调整后,全区辖9个街道:西一路街道、长乐中路街道、中山门街道、韩森寨街道、解放门街道、自强路街道、太华路街道、长乐西路街道、胡家庙街道。区政府驻西一路街道。

2013年末,新城区辖9个街道,共有105个社区,区政府驻尚德路。

历年人口(部分) 

2015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0.33万人,全区户籍人口50.46万人。2016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0.91万人,全区户籍人口50.42万人。2017年末,全区户籍人口49.69万人。201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52.83万人。2019年末,全区户籍人口53.73万人。

2013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9.64万人,全区户籍人口50.70万人,城镇化率100%。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9.86万人,全区户籍人口50.80万人,城镇化率100%。

2012年末,新城区面积30.3平方千米,户籍人口504709人,常住人口59.44万人。

2010年,新城区常住人口589739人(六普),其中,西一路街道51889人,长乐中路街道96189人,中山门街道49300人,韩森寨街道104762人,解放门街道31684人,自强路街道42347人,太华路街道71510人,长乐西路街道54367人,胡家庙街道87691人。

2000年,新城区常住人口526718人(五普),其中,西一路街道20071人、西五路街道31324人、中山门街道21821人、东五路街道18529人、解放门街道14154人、自强路街道44898人、太华路街道68434人、长乐西路街道49403人、胡家庙街道76934人、长乐中路街道76239人、韩森寨街道75600人、尚德路虚拟街道14524人、新城区虚拟街道14787人。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并请保留本站网址:www.xzqh.org

   区划地名网(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