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五华区

[行政区划代码]530102 [邮编]650021 [区号]0871[拼音]Wǔhuá Qū[英文]Wuhua District

位置面积 五华区是昆明市的中心城区,位于昆明市区西北部,东至盘龙区,西至西山区,北至富民县,南至西山区。五华区辖区范围内总面积38059.58公顷,包含飞地面积6580.53公顷,其中:护国街道150.30公顷、大观街道208.52公顷、华山街道299.72公顷、龙翔街道180.13公顷、莲华街道929.42公顷、丰宁街道396.42公顷、红云街道1653.05公顷、黑林铺街道3101.17公顷、普吉街道3132.40公顷、西翥街道28008.45公顷(含飞地面积6580.53公顷)。(根据该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1平方千米=100公顷)

人口民族 2023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17.9万人,城镇化率98.41%。有汉族、白族、彝族、回族、苗族等40多个民族。

政区划分 昆明市五华区辖10个街道:护国街道、大观街道、华山街道、龙翔街道、莲华街道、丰宁街道、红云街道、黑林铺街道、普吉街道、西翥街道。区政府驻华山街道华山西路1号。

名胜古迹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筇竹寺[筇竹寺、筇竹寺墓塔]、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原教室旧址、“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闻一多衣冠冢、李公朴衣冠冢、火炬柱、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纪念标]、抗战胜利纪念堂、福林堂、云南大学会泽院、昆明卢氏公馆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昆明动物博物馆,翠湖、圆通山、月牙塘、长虫山、西翥生态旅游区、天生桥溶洞、祭天山山地运动公园等。

地名由来 五华区因境内五华山得名。

历史沿革 13世纪中叶,元设云南行中书省,本区为省治中庆城(原鄯阐城)一部。14世纪后期,明军平滇,城区建造了设有“东南六门”的砖城,城西半部及南、西、北城关厢就在区内。民国年间,辖区内的五华山一直是云南军政首脑机构所在地。1928年8月1日,昆明市政公所改为昆明市政府,商埠第一、二两区不久改为第五、六区。区境为第三、第四区全部,第一、第二、第五区局部。1941年,市区扩建的第七第八两区的属地玉皇阁、莲花池等局部地段在本段。

1949年12月9日,昆明解放,辖区内的五华山为省政府及部分厅局驻地。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按原8个区建制接管,建立市、区两级人民政权。1951年,8个区并为5个区,其中第二、第三两个区和第四区大部、第一、第五两区局部在本区。1953年11月,区公所改制为人民政府,区境为第二、第四区,改制为县级政权。1956年9月,原第二、第四两区合并,以境内五华山而命名为五华区,五华区人民委员会正式成立,下设11个街道办事处,74个居民委员会和红莲、清泉、永联、近华、虹山5个乡人民政府。

1958年1月,市政府将五华区原辖的红莲、清泉、永联、近华、虹山5个近郊乡分别划归官渡、西山和清泉区。同年,街道办事处改称为人民公社,全区将11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3个人民公社。1962年,撤销人民公社建制,恢复城市街道办事处,全区设8个街道办事处。1979-1987年,经省、市政府批准,五华区先后设立了西坝、永昌、莲华、虹山4个街道办事处。

1996年,五华区辖12个街道:华山街道、北门街道、西站街道、大观街道、武成街道、新村街道、崇仁街道、土桥街道、西坝街道、虹山街道、永昌街道、莲华街道。区政府驻崇仁街道。

2004年区划调整前,五华区位于昆明市区西半部,东与盘龙区相连,南、西南和东北与官渡区接壤,西、西北与西山区毗邻。东西宽3.55千米,南北长6.525千米。辖崇仁、武成、大观、华山、北门、土桥、西站、西坝、虹山、永昌、莲华、新村12个街道,65个社区。全区总面积15.96平方千米,人口42万人。

2004年6月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4〕42号)同意调整昆明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昆明市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后,五华区辖北门、虹山、西站、华山、武成、西坝、大观、崇仁、莲华、新村、长春、小南、南强、黑林铺14个街道办事处和厂口乡、沙朗白族乡。区划调整后,五华区总面积397.86平方千米,人口81万人。

2004年10月,经昆明市政府批复,五华区将原来的14个街道整合为护国、大观、华山、龙翔、丰宁、莲华、红云、黑林铺和普吉9个街道;乡仍为2个,即:厂口乡和沙朗乡。2009年,撤销沙朗白族乡、厂口乡,设立沙朗街道、厂口街道。调整后,全区辖11个街道:华山街道、护国街道、大观街道、龙翔街道、丰宁街道、莲华街道、红云街道、黑林铺街道、普吉街道、沙朗街道、厂口街道。

2011年,撤销沙朗街道、厂口街道,设立西翥街道,同时成立昆明西翥生态旅游试验区管委会。调整后,全区辖10个街道。

历年人口(部分) 

2023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17.9万人,城镇化率98.41%。

202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17.07万人,较上年增加2.0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4.5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97.82%,较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

202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15.06万人,较上年增加0.6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2.3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97.68%,较上年提高0.91个百分点。全区户籍人口684479人,其中:护国街道36083人,大观街道74163人,华山街道62002人,龙翔街道41111人,莲华街道98510人,丰宁街道60777人,红云街道100183人,黑林铺街道64075人,普吉街道42970人,西翥街道39277人,高新区65328人。全区分民族户籍人口数(不含高新区共619151人):汉族526019人,彝族21734人,白族27922人,哈尼族2752人,壮族3265人,傣族2735人,苗族3754人,傈僳族823人,回族17426人,拉祜族626人,佤族318人,纳西族3205人,景颇族185人,瑶族344人,藏族585人,布朗族246人,阿昌族89人,怒族55人,普米族168人,德昂族15人,独龙族21人,蒙古族1024人,基诺族43人,水族114人,满族2126人,布依族830人,其他族2727人。

2020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14.31万人,较上年增加0.3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0.6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96.77%,较上年提高0.44个百分点。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五华区常住人口1143085人,其中:华山街道60654人,护国街道26974人,大观街道48914人,龙翔街道49022人,丰宁街道110310人,莲华街道169058人,红云街道189481人,黑林铺街道180948人,普吉街道135034人,西翥街道40001人,高新区132689人。

2019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8.17万人,较上年增加0.3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6.6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98.42%,较上年提高0.44个百分点(根据该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19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修订为112.57万人,城镇化率修订为96.69%)。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五华区常住人口855521人,其中:华山街道81628人,护国街道32185人,大观街道55418人,龙翔街道48828人,丰宁街道92349人,莲华街道136461人,红云街道127434人,黑林铺街道86526人,普吉街道74604人,沙朗街道20132人,厂口街道14197人,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5759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五华区常住人口413420人,其中:崇仁街道10210人,华山街道16690人,北门街道24720人,大观街道36655人,西站街道64293人,武成街道9823人,新村街道21196人,土桥街道33282人,西坝街道41641人,虹山街道18985人,永昌街道67200人,莲华街道68725人。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并请保留本站网址:www.xzqh.org

   区划地名网(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