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字母拼音】Huāyuán Xiàn【英文】Huanyuan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433124【邮政编码】416400【区号】0743
位置面积 花垣县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县。位于湖南省西部,与重庆市、贵州省为邻。全县总面积1093.15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2024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04113人,其中男性156770人,女性147343人。全县常住人口23.62万人,城镇化率46.65%,较上年提升1.09个百分点。
政区划分 花垣县辖9个镇、3个乡,即花垣镇、边城镇、龙潭镇、民乐镇、吉卫镇、麻栗场镇、雅酉镇、双龙镇、石栏镇、长乐乡、猫儿乡、补抽乡。县政府驻花垣镇四方井路。
地名由来 县在酉水支流花垣河流域,故名。
历史沿革 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隋属辰州。唐为溪州。宋属辰州沪溪郡。元为沪溪郡和保靖县宣慰司辖地。明设崇山卫。清设永绥直隶厅,1913年废厅设永绥县,1953年更名花垣县。
1996年,花垣县辖7个镇、14个乡:花垣镇、茶洞镇、团结镇、民乐镇、龙潭镇、吉卫镇、麻栗场镇、长乐乡、窝勺乡、雅酉乡、雅桥乡、排碧乡、猫儿乡、排料乡、补抽乡、排吾乡、两河乡、道二乡、董马库乡、大河坪乡、大龙洞乡。县政府驻花垣镇。
2004年,花垣县辖8个镇、13个乡:花垣镇、茶洞镇、龙潭镇、民乐镇、团结镇、吉卫镇、麻栗场镇、雅酉镇、长乐乡、大河坪乡、两河乡、大龙洞乡、排碧乡、董马库乡、猫儿乡、窝勺乡、补抽乡、道二乡、排吾乡、排料乡、雅桥乡。
2005年,花垣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将4个乡、2个镇合并设立1个乡、2个镇,1个镇更名,共减少3个乡。具体调整如下:茶峒镇更名为边城镇;大龙洞乡、补抽乡合并设立补抽乡,乡政府驻大哨;大河坪乡、边城镇合并设立边城镇,镇政府驻小桥;窝勺乡、花垣镇合并设立花垣镇,镇政府驻登高楼。调整后,花垣县辖8个镇、10个乡:龙潭镇、民乐镇、团结镇、吉卫镇、麻栗场镇、雅酉镇、边城镇、花垣镇、长乐乡、两河乡、排碧乡、董马库乡、猫儿乡、道二乡、排吾乡、排料乡、雅桥乡、补抽乡。
2015年11月30日,省民政厅(湘民行发〔2015〕116号)批复同意花垣县乡镇区划调整方案:团结镇、道二乡、花垣镇成建制合并设立花垣镇;两河乡、民乐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民乐镇。排料乡、排碧乡和董马库乡成建制合并,合并后撤乡设镇设双龙镇;排吾乡、雅桥乡成建制合并,合并后撤乡设镇设石栏镇。调整后,花垣县辖9个镇、3个乡:龙潭镇、民乐镇、吉卫镇、麻栗场镇、雅酉镇、边城镇、花垣镇、双龙镇、石栏镇、长乐乡、猫儿乡、补抽乡。总面积1108.69平方千米,总人口30.9万人。
2017年6月30日,为做好将大兴寨水库淹没区的花垣县补抽乡聚福村(原高岩村、兴中村)、大龙村成建制划归吉首市管辖事项协调工作,湘西州民政局组织召开吉首市、花垣县部分乡镇区划调整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吉首市、花垣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实施方案》。2021年11月9日,湘西州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湘西自治州委关于吉首市花垣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决议(草案)》。全会决定,同意《吉首市花垣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将花垣县补抽乡聚福村、大龙村成建制划归吉首市(矮寨镇)管辖,由州人民政府按法定程序报批,做好后续工作。此次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面积为16.34平方千米,总户数619户,人口2685人,11个自然寨。调整后,花垣县国土面积由原来的1109.49平方千米减少至1093.15平方千米,下辖的建制村由207个减少为205个。
历年人口(部分)
2023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04178人,其中男性156783人,女性147395人。全县常住人口242105人,城镇化率45.56%,较上年提升1.92个百分点。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花垣县常住人口288581人,其中,龙潭镇14599人,民乐镇15739人,团结镇19278人,吉卫镇15731人,麻栗场镇13640人,雅西镇7406人,边城镇21860人,花垣镇81199人,长乐乡12916人,两河乡9909人,排碧乡8712人,董马库乡9970人,猫儿乡13933人,道二乡9899人,排吾乡8469人,排料乡5373人,雅桥乡7662人,补抽乡12286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花垣县常住人口253750人,其中,花垣镇51110人,茶洞镇14040人,龙潭镇12845人,民乐镇12162人,团结镇18304人,吉卫镇14715人,麻力场镇14208人,长乐乡12329人,大河坪乡6587人,雅酉乡6887人,雅桥乡7517人,排碧乡8717人,董马库乡9632人,猫儿乡12730人,窝勺乡9345人,补抽乡8932人,道二乡8553人,排吾乡7785人,排料乡5627人,两河乡8900人,大龙洞乡28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