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字母拼音】Shàoyáng Shì【英文】Shaoyang City【区号】0739
【行政区划代码】430500【邮政编码】422000【车牌代码】湘E
位置面积 邵阳市是湖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南,介于北纬25°58’至27°40',东经109°49'至112°57'之间。地处资江上游,北障雪峰之险,南屏越城岭之秀,资水流贯全境,与邵水汇聚市内,中间盆地珠连,丘陵起伏。辖区东与衡阳市为邻,南与永州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接壤,西与怀化市交界,北与娄底市毗连。全市总面积20824.37平方千米。
(《湖南省行政区划简册2022》面积数据):邵阳市总面积20824.30平方千米,其中,双清区135.22平方千米,大祥区215.06平方千米,北塔区84.25平方千米,新邵县1762.34平方千米,邵阳县2000.99平方千米,隆回县2867.67平方千米,洞口县2179.47平方千米,绥宁县2917.01平方千米,新宁县2756.12平方千米,城步苗族自治县2588.30平方千米,武冈市1539.36平方千米,邵东市1778.53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2023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253.08万户,户籍总人口809.6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7.08万人,乡村人口592.57万人。全市常住人口635.88万人,较上年减少5.9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5.46万人,乡村人口290.42万人;城镇化率为54.33%,比上年提高0.68个百分点。以汉族为主,有苗、瑶、回等少数民族。
政区划分 邵阳市辖3个市辖区、6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即双清区、大祥区、北塔区、邵东县、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绥宁县、新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武冈市。全市共有36个街道、113个镇、53个乡(其中15个民族乡)。市政府驻大祥区城北路6号。
名胜古迹 (本页内容制作/更新中,敬请期待)
地名由来
历史沿革
春秋末年楚国大夫白善始在此筑城,史称白公城。秦属长沙郡。西汉初置昭陵县。西晋避司马昭讳,改昭陵郡为邵陵郡,同时改昭阳县为邵阳县,邵阳名始此。隋设潭州。唐设邵州。后晋曾一度改邵州为敏州。南宋理宗皇帝因曾遥领邵州使,故于宝庆元年(1225)升邵州为宝庆府。元为宝庆路。明、清为宝庆府。民国为邵阳县。
1949年设邵阳专区,专署驻邵阳县,辖邵阳、新宁(驻金石镇)、城步、武冈、隆回(驻桃花坪)、新化等6县。1950年,由邵阳县析置邵阳市,邵阳专署驻邵阳市,邵阳县迁塘渡口镇。1952年,原益阳专区所属湘乡、双峰、涟源3县划入邵阳专区,由邵阳县析置新邵(驻酿溪镇)、邵东(驻两市塘)2县,由武冈县析置洞口县(驻洞口),邵阳专区辖1市、12县。1953年邵阳市改为省辖市。
1956年城步县改设城步苗族自治县(驻儒林镇),邵阳专区辖11县、1自治县。1958年,邵阳市划归邵阳专署领导,原属黔阳专区的绥宁县(驻长铺镇)划入邵阳专区,辖1市、12县、1自治县。1961年,由新化县析置冷江市,由涟源县析置娄底市,均由邵阳专署领导。1962年撤销冷江、娄底2市,将冷江市并入新化县;娄底市并入涟源县。1965年将湘乡县划归湘潭专区。1969年由冷水江镇改设冷水江市,属邵阳专署领导。
1970年邵阳专区改称邵阳地区,地区驻邵阳市,辖邵阳、冷水江2市及邵阳(驻塘渡口镇)、新邵(驻酿溪镇)、涟源(驻蓝田镇)、双峰(驻永丰镇)、邵东(驻两市镇)、新宁(驻金石镇)、武冈、绥宁(驻长铺镇)、洞口、隆回(驻桃洪镇)、新化等11县和城步苗族自治县(驻儒林镇)。1977年邵阳市改由省直辖,将冷水江市和新化、新邵、邵东、双峰、涟源5县划归涟源地区,邵阳地区辖6县、1自治县。
1980年2月20日,国务院批准邵阳地区代管的邵阳市改由省直辖。1983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邵阳地区,所属的邵阳、隆回、洞口、武冈、新宁、绥宁6县和麻步苗族自治县划归邵阳市;同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邵阳地区,辖邵阳市的邵阳、隆回、洞口、武冈、新宁、绥宁6县和麻步苗族自治县,驻邵阳市。
1986年1月2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8号):撤销邵阳地区,将邵阳、隆回、洞口、武冈、绥宁、新宁6县和麻步苗族自治县7县划归邵阳市管辖。1987年2月1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7〕27号):撤销邵阳市桥头区。1994年2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武冈县,设立武冈市。
1996年,邵阳市辖西区、东区、郊区3个区及邵阳、隆回、洞口、绥宁、新宁、邵东、新邵7个县和城步苗族自治县,代管武冈市。市府驻西区城北路。
1997年8月29日,国务院(国函〔1997〕83号)批复:一、同意将新邵县的陈家桥乡划入邵阳市市区。二、同意撤销邵阳市的东区、西区、郊区,调整设立邵阳市双清区、大祥区、北塔区。 双清区:辖原东区的龙须塘、汽车站、小江湖、火车站、桥头、东风路6个街道和原郊区的火车站、高崇山、城东、石桥、云水、鸡笼6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建设路。 大祥区:辖原西区的城北路、红旗路、中心路、城西、城南、百园春6个街道和原郊区的城南、雨溪、面铺、檀江、蔡锷、板桥6个乡。区人民政府驻西湖路。 北塔区:辖原东区的江北街道,原郊区的茶元头、江北、田江3个乡和从新邵县划入的陈家桥乡。区人民政府驻江北大道资州。
2005年末,邵阳市辖3个市辖区、7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有18个街道、94个镇、81个乡、21个民族乡。
2012年末,邵阳市辖3个市辖区、7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有24个街道、98个镇、77个乡、21个民族乡。
2019年7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民函〔2019〕71号)批复同意撤销邵东县,设立县级邵东市,以原邵东县的行政区域为邵东市的行政区域,邵东市人民政府驻大禾塘街道兴和大道288号。邵东市由湖南省直辖,邵阳市代管。9月16日,邵东市政府正式挂牌成立。
2021年,省民政厅以湘民行发〔2021〕5号文件批复同意邵阳市北塔区撤销陈家桥乡,设立陈家桥镇。
历年人口(部分)
202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816.89万人。全市常住人口641.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4.29万人,乡村人口297.49万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邵阳市常住人口7071735人,其中,双清区307980人,大祥区340605人,北塔区104609人,邵东县896619人,新邵县743073人,邵阳县915600人,隆回县1095392人,洞口县770473人,绥宁县351139人,新宁县560742人,城步苗族自治县250633人,武冈市734870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邵阳市常住人口6963619人,其中,双清区262658人,大祥区277672人,北塔区67538人,邵东县1130536人,新邵县686810人,邵阳县887378人,隆回县1056727人,洞口县752581人,绥宁县339235人,新宁县557120人,城步苗族自治县241517人,武冈市69484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