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行政区划(2012年)

简称(别称)湘。省会长沙。总面积约21万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2012年末,全省总人口7179.9万人;全省常住人口6638.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97.06万人,乡村人口3541.8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6.65%。全省少数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格局,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
政区划分 2012年末,全省辖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合计14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35个市辖区、16个县级市、64个县、7个自治县(合计122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305个街道、1131个镇、855个乡、97个民族乡(合计2388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4770个居委会、42417个村委会(村居合计47187个)。省政府驻长沙市天心区青园街道湘府路8号。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长沙市(岳麓区) 辖6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芙蓉区(东屯渡街道)  天心区(青园街道)   岳麓区(望岳街道)   开福区(芙蓉北路街道)
雨花区(圭塘街道)   望城区(高塘岭街道)
浏阳市(关口街道)
长沙县(星沙街道)   宁乡县(玉潭镇)
株洲市(天元区) 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荷塘区(桂花街道)   芦淞区(枫溪街道)   石峰区(响石岭街道)  天元区(嵩山路街道)
醴陵市(西山街道)
株洲县(渌口镇)    攸 县(联星街道)   茶陵县(城关镇)    炎陵县(霞阳镇)
湘潭市(岳塘区) 辖2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雨湖区(雨湖路街道)  岳塘区(五里堆街道)
湘乡市(望春门街道)  韶山市(清溪镇)
湘潭县(易俗河镇)
衡阳市(蒸湘区) 辖5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珠晖区(广东路街道)  雁峰区(雁峰街道)   石鼓区(松木乡)    蒸湘区(长湖乡)
南岳区(祝融街道)
耒阳市(蔡子池街道)  常宁市(宜阳街道)
衡阳县(西渡镇)    衡南县(云集镇)    衡山县(开云镇)    衡东县(城关镇)
祁东县(洪桥镇)
邵阳市(大祥区) 辖3个市辖区、7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双清区(石桥乡)    大祥区(城南街道)   北塔区(状元洲街道)
武冈市(水西门街道)
邵东县(大禾塘街道)  新邵县(酿溪镇)    邵阳县(塘渡口镇)   隆回县(桃洪镇)
洞口县(洞口镇)    绥宁县(长铺镇)    新宁县(金石镇)
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
岳阳市(岳阳楼区) 辖3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岳阳楼区(五里牌街道) 云溪区(云溪镇)    君山区(西城街道)
汨罗市(城郊乡)    临湘市(长安街道)
岳阳县(荣家湾镇)   华容县(城关镇)    湘阴县(文星镇)    平江县(汉昌镇)
常德市(武陵区) 辖2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武陵区(南坪岗乡)   鼎城区(武陵镇)
津市市(襄阳街街道)
安乡县(深柳镇)    汉寿县(龙阳镇)    澧 县(澧阳镇)    临澧县(安福镇)
桃源县(漳江镇)    石门县(楚江镇)
张家界市(永定区) 辖2个市辖区、2个县
永定区(西溪坪街道)  武陵源区(军地坪街道)
慈利县(零阳镇)    桑植县(澧源镇)
益阳市(赫山区) 辖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资阳区(大码头街道)  赫山区(赫山街道)
沅江市(琼湖街道)
南 县(南洲镇)    桃江县(桃花江镇)   安化县(东坪镇)
郴州市(北湖区) 辖2个市辖区、8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北湖区(骆仙街道)   苏仙区(苏仙岭街道)
资兴市(唐洞街道)
桂阳县(龙潭街道)   宜章县(玉溪镇)    永兴县(便江镇)    嘉禾县(珠泉镇)
临武县(舜峰镇)    汝城县(卢阳镇)    桂东县(沤江镇)    安仁县(永乐江镇)
永州市(冷水滩区) 辖2个市辖区、8个县、1个自治县
零陵区(徐家井街道)  冷水滩区(梧桐街道)
祁阳县(长虹街道)   东安县(白牙市镇)   双牌县(泷泊镇)    道 县(濂溪街道)
江永县(潇浦镇)    宁远县(舜陵镇)    蓝山县(塔峰镇)    新田县(龙泉镇)
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
怀化市(鹤城区) 辖1个市辖区、5个县、5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鹤城区(坨院街道)
洪江市(黔城镇)
中方县(中方镇)    沅陵县(沅陵镇)    辰溪县(辰阳镇)    溆浦县(卢峰镇)
会同县(林城镇)      麻阳苗族自治县(高村镇)      新晃侗族自治县(新晃镇)
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阳镇)    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
娄底市(娄星区) 辖1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娄星区(长青街道)
冷水江市(冷水江街道) 涟源市(蓝田街道)
双峰县(永丰镇)    新化县(上梅镇)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 辖1个县级市、7个县
吉首市(乾州街道)
泸溪县(白沙镇)    凤凰县(沱江镇)    花垣县(花垣镇)    保靖县(迁陵镇)
古丈县(古阳镇)    永顺县(灵溪镇)    龙山县(民安街道)

 

行政区划调整情况
◎撤销长沙县榔梨镇设立榔梨街道。以原榔梨镇的行政区域为榔梨街道的管辖区域,榔梨街道辖3个社区居委会、5个建制村,总面积47平方公里,总人口6万人,办事处机关驻横街(原榔梨镇人民政府驻地)。(湘民行发〔2012〕2号)
◎对宜章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如下:一、将城南乡和城关镇成建制合并,设立玉溪镇。以原城南乡和城关镇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玉溪镇的行政区域,玉溪镇辖4个居委会、24个建制村,总面积178.6平方公里,总人口8.43万人,镇人民政府驻罗家山(原城南乡人民政府驻地)。二、将长策乡和瑶岗仙镇成建制合并,设立瑶岗仙镇。以原长策乡和瑶岗仙镇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瑶岗仙镇的行政区域,瑶岗仙镇辖3个居委会、14个建制村,总面积98.46平方公里,总人口2.22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新屋(原长策乡人民政府驻地)。三、将沙坪乡和太平里乡成建制合并,设立五岭乡。以原沙坪乡和太平里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五岭乡的行政区域,五岭乡辖21个建制村,总面积146.6平方公里,总人口3.57万人,乡人民政府驻桃子湾(原太平里乡人民政府驻地)。四、将天塘乡和东风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天塘乡。以原天塘乡和东风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天塘乡的行政区域,天塘乡辖30个建制村,总面积152.7平方公里,总人口4.65万人,乡人民政府驻肖家冲(原天塘乡人民政府驻地)。五、撤销新华乡。将原新华乡的江厚、东山、老塘、吾作塘4个建制村划归里田乡管辖;将原新华乡的汇溪、南塘门、巩桥3个建制村划归赤石乡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里田乡辖1个居委会、15个建制村,总面积65.2平方公里,总人口1.94万人,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赤石乡辖17个建制村,总面积86.5平方公里,总人口2.32万人,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上述各项行政区划调整后,宜章县辖11个镇、11个乡(含1个民族乡)。(湘民行发〔2012〕5号)
◎对桂阳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如下:一、撤销城关镇、黄沙坪镇、城郊乡、正和乡,设立正和镇以及龙潭、鹿峰、黄沙坪3个街道。以原城郊乡的官溪、西水、极乐、全义、燕山、火田、解放7个建制村和桐子坪居委会,以及原正和乡的正和、付家、豆坪、欧家、黄石铺、阳山、新屋、芦村8个建制村和正和圩居委会,为新设正和镇的行政区域。正和镇辖15个建制村、2个居委会,总面积93.9平方公里,总人口2.39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桐子坪(原城郊乡人民政府驻地)。以原城关镇的高码头、北关、八字塘、五云观4个居委会,原城郊乡的城北、昭金、洞水3个建制村,原仁义镇的梧桐建制村,原樟市镇的山背建制村,以及原茶场、良种场、桂阳林场,为新设龙潭街道的管辖范围。龙潭街道辖5个建制村、4个居委会,总面积75.10平方公里,总人口5.23万人,办事处驻八字塘(原城关镇人民政府驻地)。以原城关镇的十字街、南塔、蔡伦井、东塔、百花、北麓、南苑7个居委会,原城郊乡牛巷口、新城、子龙、富阳4个建制村,为新设鹿峰街道的管辖范围。鹿峰街道辖4个建制村、7个居委会,总面积60.17平方公里,总人口5.38万人,办事处驻肖家坳。以原黄沙坪镇的羊角、上银山、周台、山下4个建制村和桃花园、三好桥、三棵树3个居委会,原共和农场的三关、共和2个建制村和井水坪居委会,原城郊乡的柏树建制村,以及原太和镇的沙坪建制村,为新设黄沙坪街道的管辖范围。黄沙坪街道辖8个建制村、4个居委会,总面积36.95平方公里,总人口2.13万人,办事处驻黄沙坪(原黄沙坪镇人民政府驻地)。二、将流峰镇、板桥乡、樟木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流峰镇。以原流峰镇、板桥乡和樟木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流峰镇的行政区域,流峰镇辖39个建制村、3个居委会,总面积171.81平方公里,总人口6.89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流渡桥(原流峰镇人民政府驻地)。三、将飞仙镇、余田乡、十字乡、古楼乡成建制合并,设立舂陵江镇。以原飞仙镇、余田乡、十字乡和古楼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舂陵江镇的行政区域,舂陵江镇辖62个建制村、4个居委会,总面积258.09平方公里,总人口9.34万人,镇人民政府驻飞仙桥(原飞仙镇人民政府驻地)。四、将太和镇、清和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太和镇。以原太和镇、清和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太和镇的行政区域,太和镇辖19个建制村、2个居委会,总面积118.39平方公里,总人口3.77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泡古浪(原太和镇人民政府驻地)。五、将方元镇和燕塘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方元镇。以原方元镇和燕塘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方元镇的行政区域,方元镇辖33个建制村、2个居委会,总面积221.08平方公里,总人口4.88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方元圩(原方元镇人民政府驻地)。六、将樟市镇、团结圩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樟市镇。以原樟市镇、团结圩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樟市镇的行政区域,樟市镇辖24个建制村、2个居委会,总面积191.83平方公里,总人口4.35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樟树下(原樟市镇人民政府驻地)。七、将洋市镇、东成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洋市镇。以原洋市镇、东成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洋市镇的行政区域,洋市镇辖23个建制村、2个居委会,总面积171.61平方公里,总人口4.69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洋布坪(原洋市镇人民政府驻地)。八、将仁义镇、银河乡成建制合并,设立仁义镇。以原仁义镇、银河乡的行政区域,以及莲花坪农场和桂阳渔场,为新设仁义镇的行政区域,仁义镇辖21个建制村、2个居委会,总面积190.33平方公里,总人口3.50万人,镇人民政府驻仁义圩(原仁义镇人民政府驻地)。九、将四里乡、六合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四里镇。以原四里乡、六合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四里镇的行政区域,四里镇辖33个建制村、2个居委会,总面积126.11平方公里,总人口5.31万人,镇人民政府驻四里圩(原四里乡人民政府驻地)。十、将雷坪乡、青兰乡成建制合并,设立雷坪镇。以原雷坪乡、青兰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雷坪镇的行政区域,雷坪镇辖18个建制村、2个居委会,总面积117.98平方公里,总人口3.30万人,镇人民政府驻雷坪圩(原雷坪乡人民政府驻地)。十一、将白水乡、华泉乡成建制合并,设立白水乡。以原白水乡、华泉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白水乡的行政区域,白水乡辖17个建制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111.74平方公里,总人口1.66万人,乡人民政府驻上唐家(原白水乡人民政府驻地)。(湘民行发〔2012〕6号)
◎对资兴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如下:一、将鲤鱼江镇、东江镇成建制合并,设立东江街道。以原鲤鱼江镇、东江镇的行政区域为新设东江街道的管辖范围,东江街道辖11个建制村、7个居委会,总面积148.18平方公里,总人口4.66万人,办事处驻凉树湾(原东江镇人民政府驻地)。二、将香花乡、高码乡成建制合并,设立程水镇。以原香花乡、高码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程水镇的行政区域,程水镇辖17个建制村、3个居委会,总面积123.28平方公里,总人口3.01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文昌阁。三、将坪石乡、何家山乡、兴宁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兴宁镇,并将碑记乡的茶田、岗岭2个建制村成建制划归兴宁镇管辖。以原坪石乡、何家山乡、兴宁镇的行政区域,以及碑记乡的茶田、岗岭2个建制村,为新设兴宁镇的行政区域,兴宁镇辖33个建制村、3个居委会,总面积219.58平方公里,总人口3.45万人,镇人民政府驻管子壕(原兴宁镇人民政府驻地)。四、撤销碑记乡。将碑记乡的石拱、太坪、碑记、高桥、源塘、松木、龙竹7个建制村划归三都镇管辖;将碑记乡的茶坪瑶族村成建制划归唐洞街道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三都镇辖14个建制村、5个居委会,总面积68.26平方公里,总人口4.27万人,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唐洞街道辖3个建制村、7个居委会,总面积24.63平方公里,总人口5.07万人,办事处驻地不变。五、将彭市乡、州门司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州门司镇;撤销烟坪乡。将原烟坪乡的烟坪、顶辽、大坪、燕窝、双江、坳头、杨公塘7个建制村成建制划归新设州门司镇管辖;将原烟坪乡的兰洞村成建制划归青腰镇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州门司镇辖26个建制村、2个居委会,总面积189.98平方公里,总人口2.04万人,镇人民政府驻州门司(原州门司镇人民政府驻地);青腰镇辖15个建制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143.79平方公里,总人口1.28万人,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湘民行发〔2012〕7号)
◎对嘉禾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如下:一、将城关镇、钟水乡、石羔乡、莲荷乡成建制合并,设立珠泉镇。以原城关镇、钟水乡、石羔乡、莲荷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珠泉镇的行政区域,珠泉镇辖38个建制村、9个居委会,总面积131.56平方公里,总人口10.18万人,镇人民政府驻人民北路(原城关镇人民政府驻地)。二、将泮头乡、袁家镇成建制合并,设立袁家镇。以原泮头乡、袁家镇的行政区域为新设袁家镇的行政区域,袁家镇辖24个建制村、4个居委会,总面积52.41平方公里,总人口3.18万人,镇人民政府驻上袁家(原袁家镇人民政府驻地)。三、将盘江乡的云里建制村成建制划归广发乡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广发乡辖23个建制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68.36平方公里,总人口3.72万人,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盘江乡辖12个建制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35.86平方公里,总人口1.27万人,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湘民行发〔2012〕9号)(2012年2月)
◎对汝城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如下:一、将城关镇、城郊乡、附城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卢阳镇。以原城关镇、城郊乡、附城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卢阳镇的行政区域,卢阳镇辖29个建制村、6个居委会,总面积115.59平方公里,总人口6.54万人,镇人民政府驻九龙大道。二、将马桥乡、外沙乡成建制合并,设立马桥乡。以原马桥乡、外沙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马桥乡的行政区域,马桥乡辖24个建制村、2个居委会,总面积198.18平方公里,总人口3.22万人,乡人民政府驻马桥墟(原马桥乡人民政府驻地)。三、将集龙乡、益将乡成建制合并,设立集益乡。以原集龙乡、益将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集益乡的行政区域,集益乡辖14个建制村、2个居委会,总面积170.03平方公里,总人口1.33万人,乡人民政府驻益将墟(原益将乡人民政府驻地)。四、将三星镇更名为泉水镇。(湘民行发〔2012〕10号)
◎将安仁县清溪镇、禾市乡、排山乡、军山乡、城关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永乐江镇。以原清溪镇、禾市乡、排山乡、军山乡、城关镇的行政区域为新设永乐江镇的行政区域,永乐江镇辖45个建制村、4个居委会,总面积358.74平方公里,总人口13.44万人,镇人民政府驻五一北路(原城关镇人民政府驻地)。(湘民行发〔2012〕11号)
◎对永兴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如下:一、将城关镇、城郊乡、碧塘乡成建制合并,设立便江镇。以原城关镇、城郊乡、碧塘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便江镇的行政区域,便江镇辖26个建制村、9个居委会,总面积186.9平方公里,总人口9.67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永兴大道(原城关镇人民政府驻地)。二、将鲤鱼塘镇、千冲乡成建制合并,设立鲤鱼塘镇。以原鲤鱼塘镇、千冲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鲤鱼塘镇的行政区域,鲤鱼塘镇辖27个建制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209.5平方公里,总人口3.22万人,镇人民政府驻鲤鱼塘(原鲤鱼塘镇人民政府驻地)。三、将柏林镇、洞口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柏林镇。以原柏林镇、洞口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柏林镇的行政区域,柏林镇辖32个建制村、2个居委会,总面积195.9平方公里,总人口5.06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柏林圩(原柏林镇人民政府驻地)。(湘民行发〔2012〕12号)(2012年3月决定,4月底前完成挂牌)
◎对临武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如下:一、将南强乡、岚桥镇、广宜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南强镇。以原南强乡、岚桥镇、广宜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南强镇的行政区域,南强镇辖46个建制村,总面积174.20平方公里,总人口3.95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新祖寺(原南强乡人民政府驻地)。二、将香花岭镇、三合乡成建制合并,设立香花镇。以原香花岭镇、三合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香花镇的行政区域,香花镇辖16个建制村、2个居委会,总面积77.52平方公里,总人口2.29万人,镇人民政府驻三合墟(原三合乡人民政府驻地)。三、将水东乡、接龙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水东镇。以原水东乡、接龙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水东镇的行政区域,水东镇辖14个建制村,总面积69.10平方公里,总人口1.84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深渡(原水东乡人民政府驻地)。四、将城关镇更名为舜峰镇。(湘民行发〔2012〕13号)
将湘乡市9个行政村成建制划归韶山市管辖:一、将湘乡市龙洞镇的石塘、花桥、谷阳、韶东、韶西、新湖、城前7个建制村成建制划归韶山市韶山乡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韶山市韶山乡辖韶山、韶源、韶北、铁皮、韶光、石忠、竹鸡、石山、花园、朝阳、石塘、花桥、谷阳、韶东、韶西、新湖、城前等17个建制村,总面积65.62平方公里,总人口2.42万人,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湘乡市龙洞镇辖建时、界牌、和睦、龙洞、箭塘、石头、康加、楠香、中朝、雅苗、长太、七星、乐昌、泉湖、瑶湖、大田、小田、集义、印子、湘江、上义、泉冲等22个建制村,总面积75.8平方公里,总人口2.64万人,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二、将湘乡市金石镇团田、舒塘2个建制村成建制划归韶山市杨林乡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韶山市杨林乡辖石屏、杨林、善扶、瓦坪、磨石、白鸰、凤形、良和、联邑、纯和、新溪、林业、云源、团田、舒塘等15个建制村,总面积58.8平方公里,总人口2.06万人,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湘乡市金石镇辖理佳、铁罗塘2个居委会,万群、大湖、白果、双湖、靳源、坪如、金东、金石、金西、金安、月形、石坝、文星、益民、太平、童家、泉湖塘、龙潭、大力、东江、长宁、关王等22个建制村,总面积80.6平方公里,总人口3.34万人,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上述各项行政区划调整后,韶山市、湘乡市面积、人口、建制村数量相应增加和核减36.3平方公里、1.29万人、9个建制村,两市人民政府驻地均不变。(湘民行发〔2012〕14号)(5月10日正式调整)
◎对桂东县乡镇行政区划做如下调整:一、将城关镇、黄洞乡、三洞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沤江镇。以原城关镇、黄洞乡、三洞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沤江镇的行政区域,沤江镇辖23个建制村、4个居委会,总面积179.6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人,镇人民政府驻观前(原城关镇人民政府驻地)。二、撤销大水乡。将原大水乡的古岭、建林、云里3个建制村成建制划归沙田镇管辖,东风、新柳2个建制村成建制划归四都镇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沙田镇辖15个建制村、2个居委会,总面积109.22平方公里,总人口2.9万人,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四都镇辖14个建制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159.53平方公里,总人口1.9万人,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湘民行发〔2012〕15号)
◎对郴州市北湖区行政区划做如下调整:一、将南溪乡、鲁塘镇成建制合并,设立鲁塘镇。以原南溪乡、鲁塘镇的行政区域为新设鲁塘镇的行政区域,鲁塘镇辖24个建制村、3个居委会,总面积113.5平方公里,总人口3.06万人,镇人民政府驻同祥墟(原鲁塘镇人民政府驻地)。二、将同和乡、华塘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华塘镇。以原同和乡、华塘镇的行政区域为新设华塘镇的行政区域,华塘镇辖21个建制村、2个居委会,总面积171.97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人,镇人民政府驻华塘墟(原华塘镇人民政府驻地)。三、将江口乡、石盖塘镇成建制合并,设立石盖塘镇。以原江口乡、石盖塘镇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石盖塘镇的行政区域,石盖塘镇辖18个建制村、2个居委会,总面积95.09平方公里,总人口2.06万人,镇人民政府驻石盖塘(原石盖塘镇人民政府驻地)。四、撤销保和、市郊2个乡和郴江、万华岩2个镇,设立保和镇和郴江、骆仙、增福3个街道,调整燕泉、北湖、下湄桥、人民路4个街道的管辖范围。(一)保和镇辖原保和乡的保和居委会和顶上、乘马坪、新华、长坪、大律、小埠、保和、花园、宋家洞、太白洞等10个建制村以及原万华岩镇的礼家洞、新田岭、大树下、坦山、下塘、安和、下凤、张家坪、雷大桥等9个建制村,共19个建制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116.19平方公里,总人口2.27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林木水。(二)郴江街道辖原市郊乡的海泉、槐树下2个建制村和原郴江镇的梨树山建制村,共3个建制村,总面积17.23平方公里,总人口2.62万人,办事处驻朱家湾路。(三)将燕泉街道的燕泉路、西街、骆仙3个居委会成建制划出燕泉街道,并将原郴江镇商贸城居委会和三里田、七里洞2个建制村成建制划归燕泉街道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燕泉街道辖三里田、七里洞等2个建制村以及和平路、龙泉、燕北、五里堆、燕南、五岭阁、香花路、新塘冲、柏树下、涌泉、商贸城等11个居委会,总面积16.2平方公里,总人口12.14万人,办事处驻地不变。(四)骆仙街道辖原郴江镇的高壁建制村和原燕泉街道的骆仙居委会,以及原市郊乡的骆仙铺、欧冲、杉山岭3个建制村,共4个建制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23.88平方公里,总人口1.94万人,办事处驻骆仙铺。(五)将原燕泉街道的燕泉路、西街2个居委会成建制划归人民路街道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人民路街道辖飞机坪、人民西路、文化路、人民东路、北湖路、国庆北路、东风、万花冲、燕泉路、西街等10个居委会,总面积6.7平方公里,总人口5.84万人,办事处机关驻地不变。(六)增福街道辖原市郊乡的城前岭、长冲、塘尾3个建制村和原万华岩镇的增湖建制村,共4个建制村,总面积19.7平方公里,总人口2.37万人,办事处驻松山路。(七)将原郴江镇的同心桥、渔场2个建制村成建制划归北湖街道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北湖街道辖同心桥、渔场等2个建制村以及解放路、健康路、建设里、孔家塘、升平路、桂门岭、流星岭、同新、城西等9个居委会,总面积8.58平方公里,总人口6.01万人,办事处驻地不变。(八)将原市郊乡的铜坑湖建制村和郴江镇的下湄桥建制村成建制划归下湄桥街道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下湄桥街道辖下湄桥、铜坑湖等2个建制村以及同辉、下湄桥、金桥、司马洞、石头峡、新泉等6个居委会,总面积19.32平方公里,总人口2.69万人,办事处驻地不变。(湘民行发〔2012〕16号)
◎对郴州市苏仙区行政区划做如下调整:一、将太平乡、五里牌镇成建制合并,设立五里牌镇。以原太平乡、五里牌镇的行政区域为新设五里牌镇的行政区域,五里牌镇辖17个建制村、2个居委会,总面积103.07平方公里,总人口3.30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曾家(原五里牌镇人民政府驻地)。二、将廖王坪乡、岗脚乡、栖凤渡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栖凤渡镇。以原廖王坪乡、岗脚乡、栖凤渡镇的行政区域为新设栖凤渡镇的行政区域,栖凤渡镇辖25个建制村、6个居委会,总面积103.96平方公里,总人口4.66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栖凤渡(原栖凤渡镇人民政府驻地)。三、将邓家塘乡、廖家湾乡、良田镇成建制合并,设立良田镇。以原邓家塘乡、廖家湾乡、良田镇的行政区域为新设良田镇的行政区域,良田镇辖31个建制村、4个居委会,总面积191.92平方公里,总人口4.35万人,镇人民政府驻良田(原良田镇人民政府驻地)。四、将荷叶坪乡、马头岭乡成建制合并,设立马头岭乡。以原荷叶坪乡、马头岭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马头岭乡的行政区域,马头岭乡辖16个建制村、2个居委会,总面积134.61平方公里,总人口2.05万人,镇人民政府驻马头岭(原马头岭乡人民政府驻地)。五、撤销白鹿洞镇,设立白鹿洞街道、王仙岭街道、卜里坪街道、观山洞街道。调整许家洞镇的部分行政区划以及苏仙岭街道、南塔街道的管辖范围。(一)将南塔街道的青年路居委会划出,与原白鹿洞镇的白鹿洞、龙门池、南塔岭3个建制村合并设立白鹿洞街道。白鹿洞街道辖3个建制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10.1平方公里,总人口0.89万人,办事处驻青年路(原白鹿洞镇人民政府驻地)。(二)将苏仙岭街道的王仙岭居委会划出,与原白鹿洞镇的上白水、锁石桥2个建制村以及郴州高职院范围合并设立王仙岭街道。王仙岭街道辖2个建制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16.26平方公里,总人口0.62万人,办事处驻郴州大道。(三)将许家洞镇的茅塘(华湘)居委会划出,原白鹿洞镇的卜里坪、官庄坪、长冲铺、四普庄3个建制村和梁家湾居委会合并设立卜里坪街道。卜里坪街道辖3个建制村、2个居委会,总面积19.6平方公里,总人口1.22万人,办事处驻卜里坪。(四)将苏仙岭街道的湘南学院社区划出,与原白鹿洞镇的下白水、观山洞2个建制村合并设立观山洞街道。观山洞街道2个建制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21.5平方公里,总人口1.52万人,办事处驻郴州大道。(五)行政区划调整后,苏仙岭街道辖四普庄、陈家湾、胜利里、解放里、鳌头湾、飞虹路、高山背、苏园路、立交桥、龙船头、苏仙北路、苏仙岭、白鹿洞、南岭山庄、六角亭、杨家坪等16个居委会,总面积5.7平方公里,总人口7.24万人,办事处驻地不变;南塔街道辖北街、龙骨井、南街、裕后街、扎上街、东街、曹家坪、八一路等8个居委会,总面积2.4平方公里,总人口3.41万人,办事处驻地不变;许家洞镇辖许家洞居委会以及焦冲、袁家、何家、天堂、联盟、清泉、黄草、许家洞等8个建制村,总面积59.65平方公里,总人口0.98万人,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湘民行发〔2012〕17号)
◎撤销长沙市天心区大托镇设立大托街道。以原大托镇的行政区域为大托街道的管辖区域,大托街道辖5个社区居委会、10个建制村,总面积42.25平方公里,总人口5.4万人,办事处驻芙蓉南路(原大托镇人民政府驻地)。(湘民行发〔2012〕18号)
◎从雨湖区响水乡划出和平、金井、银盖、大新、石码、桃李、郭家、九华、民乐、乐塘、渔业、昭潭12个建制村和杉山、合山、红旗、吉利4个社区居委会,合并设立和平街道。区划调整后,和平街道辖12个建制村、4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60.67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办事处驻东风西路;响水乡辖25个建制村,总面积77.63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湘民行发〔2012〕19号)
◎对长沙市岳麓区乡镇行政区划做如下调整:一、撤销坪塘镇设立坪塘街道。以原坪塘镇的行政区域为坪塘街道的管辖区域,坪塘街道辖5个社区居委会、15个建制村,总面积112平方公里,总人口6.17万人,办事处驻白庙子(原坪塘镇人民政府驻地)。二、撤销含浦镇设立含浦街道。以原含浦镇的行政区域为含浦街道的管辖区域,含浦街道辖2个社区居委会、10个建制村,总面积91.8平方公里,总人口6.31万人,办事处驻含浦(原含浦镇人民政府驻地)。(湘民行发〔2012〕20号)
◎对长沙市望城区乡镇行政区划做如下调整:一、撤销高塘岭镇设立高塘岭街道。以原高塘岭镇的行政区域为高塘岭街道的管辖区域,高塘岭街道辖9个社区居委会、4个建制村,总面积42.61平方公里,总人口9.89万人,办事处驻郭亮北路107号(原高塘岭镇人民政府驻地)。二、撤销星城镇设立星城街道。以原星城镇的行政区域为星城街道的管辖区域,星城街道辖2个社区居委会、9个建制村,总面积73.54平方公里,总人口7.72万人,办事处驻西塘(原星城镇人民政府驻地)。(湘民行发〔2012〕21号)
◎撤销长沙市岳麓区天顶乡设立天顶街道。以原天顶乡的行政区域为天顶街道的管辖区域,天顶街道辖1个社区居委会、7个建制村,总面积20.86平方公里,总人口5.68万人,办事处驻枫林三路(原天顶乡人民政府驻地)。(湘民行发〔2012〕22号)
◎对长沙市望城区乡镇行政区划做如下调整:一、撤销丁字镇设立丁字街道。以原丁字镇的行政区域为丁字街道的管辖区域,丁字街道辖2个社区居委会、8个建制村,总面积89.39平方公里,总人口5.88万人,办事处驻丁字湾(原丁字镇人民政府驻地)。二、撤销黄金镇设立黄金街道。以原黄金镇的行政区域为黄金街道的管辖区域,黄金街道辖3个社区居委会、6个建制村,总面积71.95平方公里,总人口5.92万人,办事处驻桐林坳(原黄金镇人民政府驻地)。(湘民行发〔2012〕23号)
◎长沙市天心区撤销坡子街街道、学院街街道和书院路街道,合并组建新的坡子街街道;撤销大托街道,设立黑石铺街道、大托铺街道、先锋街道;金盆岭街道析置为金盆岭街道、赤岭路街道,新开铺街道析置为新开铺街道、文源街道。
◎长沙市望城区将高塘岭、星城、丁字、黄金4个街道拆分为10个街道:高塘岭街道拆分为高塘岭、喻家坡2个街道,丁字街道拆分为丁字湾、书堂山2个街道,星城街道拆分为白沙洲、大泽湖、月亮岛3个街道,黄金街道拆分为金山桥、黄金园、廖家坪3个街道。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并请保留本站网址:www.xzqh.org

   区划地名网(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