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傈僳族自治县(1996年)

【《中国政区大典》资料(需进一步核对错误),面积、人口数据统计年份不详、仅供参考】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WeixiLisuzuZizhi Xian]迪庆藏族自治州辖县。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境西北部,自治州西南部。面积4661平方千米,人口14.1万人,有傈僳、汉、纳西、白、藏等民族。全县辖1个镇、9个乡,即保和镇、永春乡、巴迪乡、维登乡、白济汛乡、塔城乡、攀天阁乡、中路乡、康普乡、叶枝乡。县政政府驻保和镇,距州政府驻地336千米。清雍正五(1727)年改土归流,建维西厅。1913年改设维西县,1957年归迪庆藏族自治州,1985年成立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的云岭、碧罗雪山亚高山带,在金沙江和澜沧江两江流末端的深谷割切地段中部,形成两山隔江相望、两水隔岭骈流,由北往南、纵贯全境之势。水资源丰富,境内有河流263条、高山雪融湖28个。主要矿藏有铁、锰、锑、铅、锌、铜、钨、锡、金、石膏、石棉、粘土、瓷土、煤、油母页岩等。森林覆盖率37.9%,有秃杉、榧木、红豆杉、康定云杉、澜沧黄杉等珍贵树种。有世界著名观赏植物珙桐(鸽子花),是有名的兰花产地,拥有许多名贵珍品。交通以公路为主,有石德、拖兰、维兰等公路。以森工企业为重点,农产以包谷、小麦、豆类、荞、薯类为主。产当归、云木香、羊肚菌、松茸、黑木耳等山货药材。哥登新石器文化遗址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境内还有达摩祖师洞、寿国寺、红坡水帘洞、白鹤山等名胜古迹。

保和镇[Baohe Zhen]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辖镇,县政府驻地。1975年设立保和公社,1984年改各和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州府336千米。面积14平方千米,人口0.9万人。辖街道、农村2个行政村。石德公路过境。

永春乡[Yongchun Xiang]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辖乡。1946年为城永乡,1949年为永春区,1950年称一区,1958年划分为幸福、新合、永春三个公社,1962年三个公社合并称一区,1969年建城关公社,1972年更名永春公社,1984年复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千米。面积662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辖永春、腊八底、高泉、罗马、拉日、拉河柱、兰永、三家村、拖枝、庆庙、四保、美光、菊香13个行政村。石德、拖兰公路过境。景点有的红坡水帘洞(石灰岩溶洞),洞口窄小,洞内宽阔,有溪涧、飞瀑、石笋、钟乳石。地下海泽深不见底,宽不见边。

巴迪乡[Badi Xiang]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辖乡。1958年属上游公社,1959年属叶枝公社,1960年设巴迪公社,1969年改称满江红公社,1972年改称巴迪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12千米。面积601平方千米,人口0.7万人。辖巴迪、结义、阿尺打嘎、洛义、真朴、捧八6个行政村。石德公路过境。有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珙桐(鸽子花)。

维登乡[Weideng Xiang]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辖乡。1950年称维登区,1958年改公社,1962年改区,1965年由兰坪县划属维西县,称第六区,1969年称东风公社,1972年改维登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73千米。是县境最低点,海拔1570米。面积409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辖维登、富川、新农、新北、箐头、妥洛、山加、小甸、北甸9个行政村。维兰公路通达。产多种名贵兰花。

白济汛乡[Baijixun Xiang]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辖乡。1949年为三区,1958年建红旗公社,1959年更名白济汛公社,1962年复称三区,1969年改五七公社,1972年更名白济汛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35千米。面积593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辖白济汛、永安、施底、干坝子、统维、共厂、碧罗、共乐、共恩、共吉、共园11个行政村。石德公路过境。

塔城乡[Tacheng Xiang]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辖乡。1949年为五区,1958年更名腊普公社,1962年改第五区,1969年更名卫东公社,1972年改塔城公社,1984年改塔城区,1988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04千米。面积807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辖川达、海尼、柯那、塔城、启别、巴珠、其宗7个行政村。是县内冬季通往内地的唯一进出口。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哥登新石器文化遗址”。乡东北有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在一壁千仞的山顶巨大岩棚下、石洞旁依山凿石修建的佛寺—达摩祖师洞。

攀天阁乡[Pantiange Xiang]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辖乡。1946年始建攀阁乡,1950年称二区,1958年建卫星公社,1959年改攀天阁公社,1962年复称二区,1969年更名东方红公社,1972年改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位于县境中南部,距县城31千米。面积282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辖皆菊、安一、工农、新华、美洛、新乐、嘎嘎塘、岔支洛8个行政村。石德公路过境。农产以玉米、小麦、稻谷为主,工副业有采药材、伐木。乡政府驻皆菊村,海拔2600余米,种植水稻成功。境内原始森林中有秃杉、红豆杉、榧木等珍稀树种和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滇金丝猴。矿藏资源有铅、锑、铁、石棉、煤、汞。

中路乡[Zhonglu Xiang]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辖乡。1958年建新合公社,1959年更名中路公社,1962年并入一区,1969年属城关公社,1972年属维登公社,1975年由维登公社划出建中路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61千米。面积337平方千米,人口1万人。辖佳采、咱利、施根登、腊八山、拉嘎洛、蕨菜山、新厂7个行政村。维兰公路过境。

康普乡[Kangpu Xiang]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辖乡。1949年属叶枝区,1959年属叶枝公社,1960年从叶枝公社分出,称康普公社,1962年并入叶枝区,1972年复称康普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70千米。面积493平方千米,人口1.1万人。辖康普、岔枝、弄独、普乐、齐乐、阿倮、阿尼比、札子、念里米9个行政村。石德公路过境。有世界著名观赏植物珙桐(鸽子花)和多种兰花名贵珍品。有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的寿国寺,为滇西北十三藏传佛教噶玛派大寺庙之一。

叶枝乡[Yezhi Xiang]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辖乡。1949年称叶枝区,1950年称第四区,1959年属叶枝公社,1962年复称第四区,1969年建满江红公社,1972年更名叶枝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86千米。面积463平方千米,人口1.0万人。辖叶枝、巴丁、梓里、倮那、新洛、松洛、拉波洛、同东8个行政村。石德公路过境。有世界著名观赏植物珙桐(鸽子花)。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并请保留本站网址:www.xzqh.org

   区划地名网(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