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县(1996年)

【《中国政区大典》资料(需进一步核对错误),面积、人口数据统计年份不详、仅供参考】

施甸县[Shidian Xian] 保山地区辖县。位于省境西部,保山地区南部。面积2009平方千米,人口31.1万人,彝、傣等少数民族人口2.1万人。辖2镇13乡。县政府驻甸阳镇,距省会昆明654千米。1962年12月由保山县划出南部地区析置施甸县。

地处怒山尾冀深切割山地峡谷,县城东部的大水河头山海拔2895.4米,是县境最高点,南部三江口海拔580米,为县境最低点。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有怒江,勐波罗河、姚关河、施甸河。为中亚热带为主体的低纬度山地季风气候。矿藏以铅锌矿为主,有少量汞、钼、锑。地热资源有石瓢、斯拉底、葫芦口等温泉。轻工业以制糖为主。云南省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农产以水稻、小麦、包谷、甘蔗、烤烟、茶叶、油菜籽,豆类为主,茶叶以万兴碧毫、万兴雀舌、台山云毫、姚关龙银尖和酒房银风驰名。原昆(明)畹(町)公路横贯县境北部,过境线长84千米,全县137个行政村(办事处)仅有1个村未通公路。名胜古迹有省级文物重点《恤忠祠纪》碑,建于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385年)。县级文物保护重点有狮子山新石器遗址、惠通桥、土主庙、西竺庵、戒月庵、遂通桥。

甸阳镇[DianyanZheng) 施甸县辖镇,县政府驻地,1950年1月为第五区,5月改称施甸区,1953年改镇,1961年建公社,1963年施甸县成立,施甸公社属城郊区,1968年设城关镇,1988年3月将大楼子区与城关镇合并设立甸阳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220平方千米,人口3.4万人。辖街道、文武、乌邑、蒋家寨、同邑、大寨、大竹篷、团树、张家村、沙坝脚、菖蒲塘、袁家、五福、甸头14个行政村。境内有水(长)姚(关)公路、施(甸)木(老元)公路。

由旺镇[YouwangZheng) 施甸县辖镇。1950年为保山县第四区,1956年三区和四区合并设立由旺区,1959年建公社,1963年划属施甸县辖,1984年4月,躲安、银川、由旺公社合并设立由旺区,1988年3月改镇。位于县城北,距县城20千米。面积113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辖由旺、永福、杨家、坡脚、大庄、华兴、中村、四大庄、常村、银川、木榔、源珠、躲安、王家寨、岚峰、大秧田16个行政村。水(长)姚(关)公路过境,由(旺)红(旗桥)公路起迄点。名胜古迹有西竺庵、土主庙、文笔塔和狮子山新石器遗址。

等子乡[Dengzi Xiang] 施甸县辖乡。1976年设等子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3月改乡。位于县城西北,距县城18.5千米。面积97平方千米,人口1万人。辖等子、长安、龙洞、下坝、乌木、思腊、绿水、大坪子8个行政村。原昆(明)畹(町)公路过境。

太平乡[Taiping Xiang] 施甸县辖乡。1950年设兴复乡,1952年改太平乡,1958年设隶属保山县施甸公社,1959年析设太平公社,1963年隶属施甸县,1984年4月设区,1988年3月改乡。位于县城西北,距县城20千米。面积154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辖太平、椅子山、兴华、李山、地理、田头、东蚌、莽林、柳树水、蒋家10个行政村。原昆(明)畹(町)公路横贯乡境。

水长乡[Shuichang Xiang] 施甸县辖乡。1964年设水长公社,1965年小官市公社并入,1984年4月改区,1988年3月改乡。位于县城北,距县城25千米。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1.7万人。辖水长、永保、兵斗、平场子、大箐脚、大山脚、小官市、九条沟8个行政村。原昆(明)畹(町)公路横贯乡境。

保场乡[Baochang Xiang] 施甸县辖乡。1961年建保场公社,隶属由旺区,1984年4月改区,1988年3月改乡。位于县城北,距县城11千米。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辖保场、张家村、苏家、土官、查邑、菠萝、五楼7个行政村。水(长)姚(关)公路过境,保(场)老(麦)公路起迄点。

老麦乡[Laomai Xiang] 施甸县辖乡。1958年属施甸公社。1961年析设老麦公社,属由旺区辖。1962年设老麦、寺后、红谷、清河等6个二级公社。1964年设老麦公社,1984年4月改区,1988年3月设老麦乡。位于县城东北,距县城20千米。面积108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辖太和、老麦、茨桶、红谷、清河、杨柳、黄家寨7个行政村。公路直达保山羊邑煤厂。

仁和乡[Renhe Xiang] 施甸县辖乡。1958年属施甸公社。1961年析建仁和公社,属施甸区。1965年9月析置交邑公社。1984年4月交邑、仁和公社合并设立仁和区。1988年3月改乡。位于县城北,距县城5千米。面积98平方千米,人口2.8万人。辖仁和、中和、瓦房、金鸭塘、勒平、复兴、热水塘、银滚坡、交邑、茨菇、菠萝登、丛杆、杨家山13个行政村。“台山云毫”产于乡境。水(长)姚(关)公路纵贯乡境中部。

何元乡[Heyuan Xiang] 施甸县辖乡。施甸县辣椒主产地。1961年建西强公社,1980年10月更名何元公社,1984年4月改区,1988年3月改乡。位于县城西,距县城7.5千米。面积104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辖何元、大寨门、大坡脚、莽王、石头寨、王家庄、李为地、大朴寨、组军门9个行政村。大寨门、大歇场一带有大量古生物无脊椎动物化石,为全球保留最完整的泥盆二迭纪地质。有斯拉底温泉,属硫磺泉。

酒房乡[Jiufang Xiang] 施甸县辖乡。1958年酒房区归昌宁县辖,设东风公社,1961年复归保山县辖,1963年划属施甸县辖,1966年设酒房公社,1984年4月改区,1988年3月改乡。位于县城西南,距县城29千米。面积280平方千米,人口2.4万人。辖酒房、梅子箐、小寨、里强、沙子、旧寨、摆田、垭口、后寨、坪子地10个行政村。特产黑山银风茶。公路通县城。

万兴乡[Wanxing Xiang] 施甸县辖乡。1958年设万兴、大水2个管理区,属施甸公社,1959年废区属姚关公社,1974年析置万兴公社,1984年4月改,1988年3月改乡。位于县城西南15.4千米。面积160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辖万兴、中山、东安、大水、长烂坝、牛汪塘、写寨7个行政村。公路通县城。

姚关乡[Yaoguan Xiang] 施甸县辖乡。1959年设姚关公社,1984年4月改区,1988年3月改乡。位于县城南,距县城14.5千米。面积143平方千米,人口3.5万人。辖姚关、蒜园、山邑、大乌邑、杨美寨、富阳、摆马、河尾、陡坡、雷打树、瓦窑、大岭岗12个行政村。森林面积居全县之首。施(甸)永(德)公路过境。清平洞乃明将邓子龙屯兵姚关时住地,洞内石壁多处留有邓子龙将军的笔迹石刻。《恤忠祠记》碑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城乡[Jiucheng Xiang] 施甸县辖乡。县甘蔗主产区,1952年设旧城乡,保山县第七区辖,1953年3月划归昌宁县辖,属东风公社,1961年复归保山县辖,设旧城公社,1984年4月改区,1988年3月改乡。位于县城南,距县城34千米。面积216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辖旧城、芭蕉林、新街、大田坝、芒别、李来、里嘎、大山8个行政村。

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Mulaoyuan Buylangzu Yizu Xiang] 施甸县辖乡。1952年设木老元、阿拉寨、哈寨3个乡,均属保山县施甸区,1958年设木老元管理区,属施甸公社,1962年设木老元公社,1963年属施甸县辖,隶属城郊区,1984年4月改区,1988年3月设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位于县城东,距县城14千米。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0.6万人。辖木老元、哈寨、大地、龙潭4个行政村。境西北部的大水河头山,为县境最高点,海拔2895.4米。立体型气候明显。有草山400公顷,是施甸唯一的黄山羊牧点。

摆榔彝族布朗族乡[Bailang Yizu Bulangzu Xiang] 施甸县辖乡。1974年设摆榔公社,1984年4月改区,1988年3月改摆榔彝族布朗族乡。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13千米。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0.7万人。辖摆榔、大中、鸡茨、尖山4个行政村。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厚,有天然泉眼多处,尤以老黑、龙泉。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并请保留本站网址:www.xzqh.org

   区划地名网(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