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县(1996年)

【《中国政区大典》资料(需进一步核对错误),面积、人口数据统计年份不详、仅供参考】

弥勒县[Mile Xian]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辖县。位于省境东南部,西临南盘江,与华宁县、建水县隔江相望。面积3887平方千米,人口46.3万人。有汉、彝、傣、苗、回等民族,其中汉族占人口总数的61%。辖6镇8乡。县政府驻弥阳镇,距省会昆明101千米。西汉北部设同并县,南部置律高县。元置弥勒千户,后改弥勒州。清改为弥勒县。民国初属蒙自道,后改属云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54年属蒙自专区,1955年改称弥勒彝族自治县。1957年复名弥勒县,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云南省甘蔗主产区之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粮食和烤烟主产区。地处滇东岩溶高原盆地区南部,东部和西部多山,中部有弥勒、虹溪、竹朋坝子。南盘江流经县西境及东南界,其支流甸溪河、禹门河、白马河、花口河流经境内。矿藏有煤、铁、铜等。工业有制糖、采煤、建筑、建材、化肥、农机农具、铝制品、制药、印刷、食品、粮油加工等企业。境内有红河卷烟厂、巡检司发电厂、江边林业局等省属企业和拖白煤矿等州属企业。农业主要种植稻谷、玉米、小麦、甘蔗、烤烟、花生、油菜等,副食品生产以生猪、禽、蛋为多。昆(明)河(口)铁路经县境西缘通过。昆(明)河(口)、弥(勒)泸(西)、新(哨)盘(溪)、新(哨)解(放寨)等公路经境内。名胜古迹、纪念地有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髯翁墓和熊庆来故居,还有弥勒寺、文昌宫、龙洞、梅花温泉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冲、现代数学家熊庆来,均为弥勒县人。

弥阳镇[Miyang Zhen] 弥勒县辖镇,县政府驻地。县粮食、蔬菜主要产区。1953年为弥勒县第一区,1958年改为弥阳公社,1961年设镇,1970年改公社,1981年改镇。位于县境北部,距省会昆明101千米。面积83.7平方千米,人口6.5万人,汉族占总人口的87%,还有彝、傣、回、壮等民族。辖城东、城西、城关、雨舍、氏草、禄丰、牛背、大树、吉山、古城、温泉、铺田12个行政村。地处坝区,水源丰富。花口河、白马河、甸溪河及大树龙潭流经境内。昆(明)河(口)、弥(勒)沪(西)公路穿境。名胜古迹有孙髯翁墓、革命烈士纪念碑、文昌宫。游览地有梅花温泉、热水塘温泉。

新哨镇[Xinshao Zhen] 弥勒县辖镇。1949年属第一区,1955年属弥阳区,1958年析设东风公社,1962年改称招纳区,1970年改新哨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设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313.2平方千米,人口4.8万人,其中汉族占77%,其他为彝、苗、壮、回等民族。辖新哨、路体、里方、火木龙、朗才、招纳、新发、猴街、布龙、夸竹、羊街、清河12个行政村。镇政政府驻大新哨村,距县城16千米。地处坝区,甸溪河流经坝子中部。昆(明)河(口)公路过境,有新(哨)解(放寨)公路、新(哨)盘(溪)公路与昆(明)河(口)公路相连。

朋普镇[Pengpu Zhen] 弥勒县辖镇。1949年为第四区,1958年改朋普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设镇。位于县境南部。面积341.1平方千米,人口4.5万人,汉族占总人口的67%,傣族占15%,彝族占10%,其他为回、壮、苗等民族。辖朋普、庄田、新车、可乐、小寨、铜车、矣厦、黑果、坝、团结、齐格、息宰11个行政村。镇政政府驻朋普村,距县城48.5千米。地处坝区,甸溪河纵贯境内,并有甸惠渠流灌镇境东部田地。昆(明)河(口)公路穿境,点(子寨)江(边)公路、朋(普)巡(检司)公路在镇境内与昆(明)那(发)公路相连。境内有小寨温泉(古称翠微温泉)。古迹有小寨清真寺。数学家熊庆来出生于息宰村。

巡检司镇[Xunjiansi Zhen] 弥勒县辖镇。1951年第八区,1955年改巡检司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设镇。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335.2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其中彝族占48%,其他为傣、回等民族。辖巡检司、乌崩、德万、拉里黑、高甸、乌稠、宣武、龙树、钟山、拖谷、已白11个行政村。镇政政府驻巡检司火车站,距县城54.5千米。地处山区和丘陵地带。南盘江流经镇境西缘。

虹溪镇[Hongxi Zhen] 弥勒县辖镇。1949年属第二区,1955年改虹溪区,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设镇。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166平方千米,人口4.2万人,其中汉族占95%。辖虹淡、啥咩、招北、新桥、太和、密纳、文笔、刘家、白云9个行政村。镇人民政政府驻虹溪村,距县城31千米。地处坝区和丘陵地带,水库塘坝较多。新(哨)盘(溪)公路穿境。名胜古迹有文笔塔、魁星阁、石牌坊和白龙洞。

竹园镇[Zhuyuan Zhen] 弥勒县辖镇。1949年为第三区,1955年改竹园区,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设镇。位于县境中南部。面203.5平方千米,人口5.3万人,汉族占总人口的60%,傣族占28%,其他为彝,回、苗、壮等民族。辖竹园、绿水、补其、龙潭、花园、矣果、赵林、者甸、那庵、土桥10个行政村。镇政政府驻竹园村,距县城32.5千米。地处坝区。甸溪河流经镇境西部,并有西沟、长沟、新沟、甸惠渠等水渠。昆(明)河(口)公路过境。文物古迹有竹园新沟水利碑,讨袁的军功护国碑,兴修甸惠渠碑和竹园魁星阁。

弥东乡[Midong Xiang] 弥勒县辖乡。1953年属第一区,1958年属弥阳公社,1959年析设大庄公社,1983年更名弥东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面积115.9平方千米,人口3.7万人,汉族居多。辖弥东、太平、阿乌、新村、占马、丫普龙、菜花、章保、中以则、盘龙10个行政村。乡政府驻绿岩庙村,距县城0.5千米。地处坝区,土地肥活、水源丰富。有禹门河、花口河、白马河流经乡境北部至绿岩庙汇集为甸溪河,往南流经境内西部边缘。是县粮食和蔬菜的主要产区之一。昆(明)河(口)公路、弥(勒)泸(西)公路穿境。古迹有清代兴建的绿岩庙。

五山乡[Wushan Xiang] 弥勒县辖乡。1949年属第二区,1958年属虹淡公社,1959年析设五山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面积365平方千米,人口1.7万人,其中彝族占95%,还有汉、苗等民族。辖四家、则居、舍姑、石头寨、牛平、觅利、乌衣、箐口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四家塘子村,距县城35千米。地处山区,东西两侧低,中部高,山高坡陡。南盘江流经乡境西缘。昆(明)河(口)铁路、新(哨)盘(溪)公路过境。

卫泸乡[Weilu Xiang] 弥勒县辖乡。1953年属第一区,1961年属新庄区,1970年属大庄公社,1983年属弥东公社,1984年属弥东区,1987年析设卫泸乡。位于县境东北部。面积181.8平方千米,人口1万人,其中彝族占50%,还有汉、苗等民族。辖卫泸、水塘、当甸、夸西、母乃5个行政村。乡政府驻秧母塘村,距县城10.5千米。地处山区。弥(东)卫(泸)公路经过乡境与昆(明)河(口)公路相连。

西一乡[Xiyi Xiang] 弥勒县辖乡。1955年为西一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面积344.5平方千米,人口2.6万人。彝族占总人口的90%,其他为汉、苗、傣等民族。辖油榨地、大云、雨龙、阿基邑、起飞、中和铺、树龙、攀枝邑、勒色、长冲10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油榨地村,距县城17千米。地处山区,山高坡陡。弥(勒)小(河门)公路穿境。1949年弥勒县临时人民政府设在该乡黑路丫新寨。

西二乡[Xi'er Xiang] 弥勒县辖乡。1955年为西二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面积390.6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汉族占总人口的54%,彝族占33%,其他为苗、壮、回等民族。辖西龙、四道水、路龙、糯租、茂卜、额衣、大冲、西洱、补蚌、海泊、矣维、芦柴冲12个行政村。乡政府驻西龙村,距县城26千米。地处山区,山高坡陡。南盘江流经乡境西缘。昆(明)河(口)铁路经乡境西缘,弥(勒)小(河门)公路穿境。

西三乡[Xisan Xiang] 弥勒县辖乡。1955年属西一区,1958年属西一公社,1959年析设西三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面积281.4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彝族占总人口的80%,其他为汉、傣、壮等民族。辖蚂蚁、麟马、者衣、大麦地、散坡、凤凰、戈西、马龙、花口9个行政村。乡政府驻花口龙潭村,距县城10千米。地处山区,山高坡陡。昆(明)河(口)公路纵贯乡境。古迹有弥勒寺。

东山乡[Dongshan Xiang] 弥勒县辖乡。1952年为第十区,1958年改东山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面积367.9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彝族占总人口的55%,汉族占35%,其他为壮、苗等民族。辖新寨、龙细、舍木、大栗、旧城、安产、铺龙、洛那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新寨,距县城25千米。地处山区,山高坡陡。泸(西)开(远)公路、新(哨)解(放寨)公路过境。已故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冲生于松棵村。

江边乡[Jiangbian Xiang] 弥勒县辖乡。1951年为第七区,1958年属竹元公社,1959年析设江边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面积390.3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彝族占总人口的55%,汉族占24%,其他为壮、傣、苗等民族。辖江边、挨村、宁就、布腊、干田、平地、小倮份7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江边街,距县城46千米。地处山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南盘江流经乡境东南缘。新(哨)邱(北)、点(子寨)江(边)公路过境,并与昆(明)河(口)公路相连。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并请保留本站网址:www.xzqh.org

   区划地名网(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