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区大典》资料(需进一步核对错误),面积、人口数据统计年份不详、仅供参考】
双柏县[Shuangbai Xian] 楚雄彝族自治州辖县。位于省境中部,自治州南部。面积4045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其中彝族占40%,有彝、汉、哈尼、白、苗、回等17种民族。辖1镇8乡。县政府驻妥甸镇,海拔1960米。宋大理国时名摩刍,属威楚府。蒙古忽必烈来大理国后,立摩刍千户所和羓嘉千户所,属威楚万户府辖。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摩刍千户所为南安州,兼领广通县,改羓嘉千户所为羓嘉州仍隶威楚府。民国元年(1912)改南安县,因与福建南安县重名,易名摩刍县,1929年改双柏县,属楚雄专区。1958年9月并入楚雄县为区,1959年11月复置双柏县,县城由云龙(镇)迁到妥甸。
县境地处哀牢山脉以东,地势西突东矮,北高南低。东北面高原特征较完整,南部呈中山深切割地貌,山高谷深。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山区农业县,农产有水稻、玉米、小麦、蚕豆、烤烟、甘蔗、花生,特产香菌、木耳、核桃、茶叶。矿藏有煤、银、铜、铅、锌、石棉、云母等,土特产妥甸酱油。工业有木材加工、林化产品、食品、皮革、建材、机械制造等。226国道、省道妥三公路过境。民间彝族虎文化源远流长,老虎笙、大锣笙、豹子舞、花鼓舞别具一格。城南小庙河水库东畔有省级南安森林公园。
妥甸镇[Tuodian Zhen] 双柏县辖镇,县政府驻地。1956年改为妥甸区,1958年建公社,1987年改镇。位于县境北部,海拔1960米。面积737平方千米,人口3万。226国道过境。辖妥甸、窝碑、中山、格邑、麦地新、大敌鲁、桂花井、马龙、小村、罗少、马脚塘、箐口、新会、九石、羊桥、丫口、和平17个行政村。
大庄乡[Dazhuang Xiang] 双柏县辖乡。1950年为区,1958年建大庄公社,后几经分合改制,1984年改为大庄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32千米。面积557平方千米,人口2.7万人。
法祌乡[Fabiao Xiang] 双柏县辖乡。1950年为五区,1958年建法祌公社,后几经分合改制,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53千米。面积234平方千米,人口1.7万人。辖9个行政村。
雨龙乡[Yulong Xiang] 双柏县辖乡。1958年属法祌公社,1975年析建雨龙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2千米。面积378平方千米,人口1.1万人。辖7个行政村。
[石+咢]嘉乡[Ejia Xiang] 双柏县辖乡。1950年为三区,1958年建[石+咢]嘉公社,1961年改区,1967年复改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76千米。面积619平方千米,人口2.6万人。辖14个行政村。境内有老虎山水电站。
安龙堡乡[Anlongbu Xiang] 双柏县辖乡。1958年建新街公社,1961年改新街区,1967年复改公社,1984年改安龙堡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87千米。面积270平方千米,人口9.9万人。辖8个行政村。
大麦地乡[Damaidi Xiang] 双柏县辖乡。1958年属新街公社,1973年析设大麦地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97千米。面积321平方千米,人口0.6万人。辖6个行政村。
爱尼山乡[Ainishan Xiang] 双柏县辖乡。1953年为六区,1958年建爱尼山公社,1961年改区,1967年复改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42千米。面积675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辖7个行政村。
独田乡[Dutian Xiang] 双柏县辖乡。1987年由爱尼山区析设独田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68千米。面积254平方千米,人口0.4万人。辖2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