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广西省全面解放,省直辖南宁、桂林2市,分设平乐、柳州、桂林、梧州、郁林、南宁、武鸣、庆远、百色、龙州等10专区。共辖4市(包括省辖市2、专辖市2)、100县。
1950年2月8日广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由中南军政委员会领导。省人民政府驻南宁市。原由柳州专署领导的柳州市和梧州专署领导的梧州市改由省直辖。庆远专区改名为宜山专区。撤销武鸣专区,并入南宁、百色、龙州3专区。
1951年南宁专区改称宾阳专区;龙州专区改称崇左专区;梧州专区与郁林专区合并,称为容县专区。广东省钦州专区和北海市委托广西省领导;广西省怀集县委托广东省领导。
1952年广西省由中南行政委员会领导。原由广东省直辖的北海市及钦州专区划归广西省。撤销柳州专区,并入宜山、桂林2专区;宾阳专区与崇左专区合并为邕宁专区。设立桂西僮族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南宁市,辖邕宁、宜山、百色3专区。
1953年撤销邕宁专区,所属各县由桂西僮族自治区直接领导。宜山专区都安县划归桂西僮族自治区直接领导。
1954年广西省改由中央直接领导。
1955年将北海市及钦州专区划归广东省。钦州专区改称合浦专区。
1956年原桂西僮族自治区改为桂西僮族自治州。原宁明县的凭祥镇改设凭祥市,由桂西僮族自治州领导;撤销邕宁专区,原邕宁专区所属邕宁、宾阳、横县、扶绥、崇左、宁明、龙津、大新、镇都、隆安、武鸣、上林、马山、上思等14县和都安瑶族自治县由桂西僮族自治州直辖;原百色、宜山2专区分别改为百色、宜山地区工作委员会,作为桂西僮族自治州的派出机关。
1957年7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成立广西僮族自治区的决议;同年9月4日成立广西僮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1957年1月撤销桂西僮族自治州,原自治州所属百色、宜山地区工作委员会同时撤销。复设邕宁、百色、宜山3专区。凭祥市委托邕宁专署领导。
1958年3月5日正式成立了广西僮族自治区。邕宁专区改名为南宁专区;宜山专区改名为柳州专区;撤销平乐专区和容县专区,设立梧州专区和玉林专区。原由省直辖的柳州市划归柳州专署领导;桂林市划归桂林专署领导;梧州市划归梧州专署领导。
1959年南宁市交由南宁专署领导。
1961年桂林、柳州、梧州3市改由广西僮族自治区直辖。
1962年南宁市改由自治区直辖。
1965年广西僮族自治区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属广东省的北海市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由钦州专署代管。广东省湛江专区所属合浦(驻廉州镇)、灵山、钦州僮族自治县(改设钦州县)、东兴各族自治县划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南宁专区的上思县复设钦州专区。由柳州、南宁2专区分设河池专区。
1970年原南宁、河池、柳州、桂林、梧州、玉林、钦州、百色等8专区分别改为地区。
197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直辖南宁、柳州、桂林、梧州4市,分设南宁、河池、柳州、桂林、梧州、玉林、钦州、百色等8地区。共辖6市(包括省辖市4、地辖市2)、72县、8自治县。
1. 南宁市
南宁市 1949年南宁市为广西省辖市,广西省人民政府驻地。
1959年南宁市交由南宁专署领导。
1962年南宁市改由自治区直辖。
2. 柳州市
柳州市 1949年设柳州市,属柳州专署领导。
1950年柳州市改由省直辖。
1958年柳州市划归柳州专署领导。
1961年柳州市改由自治区直辖。
3. 桂林市
桂林市 1949年桂林市为广西省辖市。
1958年桂林市划归桂林专署领导。
1961年桂林市改由自治区直辖。
4. 梧州市
梧州市 1949年设梧州市,属梧州专署领导。
1950年梧州市改由省直辖。
1958年梧州市划归梧州专署领导。
1961年梧州市改由自治区直辖。
5. 南宁地区
南宁专区、宾阳专区、邕宁专区、南宁专区、南宁地区 1949年设南宁专区,专署驻宾阳县。辖宾阳、横县、永淳、邕宁、上思、绥渌、扶南、同正等8县。
1950年原武鸣专区所属都安、隆山、武鸣、隆安、迁江、上林6县划入南宁专区。辖14县。
1951年南宁专区改称宾阳专区。百色专区所属那马县划入宾阳专区,将那马、隆山2县合并为马山县(驻原隆山县城)。原属玉林专区的贵县划入宾阳专区。将扶南、同正、绥渌合并为扶绥县(驻原扶南县城),将扶绥、上思、隆安3县划归龙州专区(后改名崇左专区);都安县划归宜山专区。宾阳专区辖9县。
1952年撤销宾阳专区,设立邕宁专区,属桂西僮族自治区领导。邕宁专署驻南宁市。原宾阳专区所属贵县划归容县专区;迁江县划归宜山专区,并入来宾县。原崇左专区所属崇左(驻原崇善县太平镇)、丽江(驻原龙津县城)、镇南(驻原宁明城)、大新(驻养利)、镇都(驻天等)、扶绥、隆安、思乐、上思等9县和原宾阳专区所属邕宁、宾阳、永淳、横县、上林、马山、武鸣等7县划入邕宁专区。将思乐、镇南2县合并为宁明县;丽江县改称龙津县;撤销永淳县,并入宾阳、横县、邕宁3县。邕宁专区辖14县。
1953撤销邕宁专区,原邕宁专区所属各县和宜山专区所属都安县由桂西僮族自治区领导。
1955年12月15日由原都安县全部及河池、宜山、马山、忻城、平果、东兰等6县各一小部地区合并设立都安瑶族自治县。
1956年桂西僮族自治区改为桂西僮族自治州,自治州直辖邕宁、宾阳、横县、扶绥、崇左、宁明、龙津、大新、镇都、隆安、武鸣、上林、马山、上思等14县及都安瑶族自治县。原宁明县凭祥镇改设凭祥市,由自治州领导。
1957年复设邕宁专区,专署驻南宁市。原由桂西僮族自治州直辖的邕宁(驻蒲庙镇)、武鸣、上林(驻大丰镇)、宾阳(驻芦圩镇)、横县(驻槎江镇)、上思(驻思阳镇)、扶绥、崇左(驻太平镇)、宁明、龙津(驻龙州镇)、大新(驻桃城镇)、隆安、马山等14县和都安瑶族自治县以及凭祥市交由邕宁专署领导。
1958年邕宁专区改名南宁专区。辖1市、14县、1自治县。
1959年南宁市划归南宁专署领导。辖2市、14县、1自治县。
1960年撤销扶绥县,并入崇左县。南宁专区辖2市、13县、1自治县。
1961年龙津县改名为龙州县。横县驻地槎江镇改为横州镇。
1962年南宁市改由自治区直辖。恢复扶绥县(驻扶南镇)。南宁专区辖1市、14县、1自治县。
1965年将上思县划归钦州专区;都安瑶族自治县划归河池专区。南宁专区辖13县。
1970年南宁专区改称南宁地区,地区驻南宁市。辖凭祥市及邕宁(驻蒲庙镇)、武鸣、马山、上林(驻大丰镇)、宾阳(驻芦圩镇)、横县(驻横州镇)、扶绥(驻扶南公社)、崇左(驻太平镇)、宁明、龙州、大新(驻桃城镇)、天等、隆安等13县。
〔龙州专区、崇左专区〕 1949年设龙州专区,专署驻龙州镇。辖龙津(驻龙州)、龙茗、万承、养利、雷平、左县、上金、崇善(驻太平)、思乐、明江、宁明、凭祥、镇边、靖西等14县。
1950年原武鸣专区所属镇结县及百色专区所属天保、敬德2县划入龙州专区。辖17县。
1951年原属百色专区的向都县及宾阳专区的扶绥、隆安、上思3县划入龙州专区。同年龙州专区改名崇左专区,专署驻崇左县(原崇善县太平镇)。将龙津、上金2县合并为丽江县(驻原龙津县城);宁明、明江、凭祥3县合并为镇南县(驻原宁明县城);崇善、左县2县合并为崇左县(驻原崇善县太平镇);雷平、养利、万承3县合并为大新县(驻原养利县城);龙茗、向都、镇结3县合并为镇都县(驻原镇结县天等)。将靖西、镇边、天保、敬德4县划归百色专区。崇左专区辖9县。
1952年撤销崇左专区,将崇左、丽江、镇南、大新、镇都、扶绥、隆安、思乐、上思等9县划归邕宁专区。
〔武鸣专区〕 1949年设武鸣专区,辖武鸣(武缘)、平治(驻榜圩)、果德(思林并入)、镇结、那马(驻周鹿)、隆山、都安、隆安、迁江、上林10县。
1950年撤销武鸣专区,将武鸣、隆安、隆山、都安4县划归南宁专区;果德、平治、那马3县并入百色专区;镇结县并入龙州专区。
6. 河池地区
河池专区、河池地区 1965年设立河池专区,专署驻河池县。原属柳州专区的河池(驻金城江镇)、宜山(驻庆远镇)、罗城(驻东门镇)、南丹、天峨(驻六排镇)、环江6县,百色专区的凤山(驻凤城镇)、东兰2县及巴马瑶族自治县(驻定马镇)和南宁专区的都安瑶族自治县(驻安阳镇)划入河池专区。辖8县、2自治县。
1970年河池专区改称河池地区,地区驻河池县。辖河池(驻金城江镇)、环江、罗城(驻东门镇)、宜山(驻庆远镇)、东兰、凤山、天峨(驻六排镇)、南丹等8县及都安瑶族自治县(驻安阳镇)、巴马瑶族自治县(驻定马镇)2自治县。
7. 柳州地区
庆远专区、宜山专区、柳州专区、柳州地区 1949年设庆远专区,专署驻宜山县庆远镇。辖宜山(驻怀远镇)、天河、东兰、忻城、河池、南丹、天峨(驻六排乡)、思恩、宜北、罗城(驻东门乡)等10县。
1950年庆远专区改名宜山专区。将东兰县划归百色专区。辖9县。
1951年南宁专区所属都安县划入宜山专区。宜北、思恩2县合并为环江县(驻原思恩县洛阳)。宜山地区辖9县。 1952年宜山专区属桂西僮族自治区领导。原柳州专区所属柳江(驻拉堡镇)、柳城(驻大埔镇)、来宾、融县、三江(驻古宜镇)、象县、武宣7县划入宜山专区。撤销天河县,并入罗城县;象县、武宣2县合并为石龙县(驻原象县石龙);融县改称融安县(驻长安镇)。1952年11月25日由融安、三江、罗城等县析置大苗山苗族自治区(驻融水镇);同年12月3日三江县改设三江县侗族自治区。宜山专区辖13县、2自治区。
1953年将都安县划归邕宁专区;河池县驻地迁金城江镇。宜山专区辖12县、2自治区。
1955年三江县侗族自治区改设三江侗族自治县(驻古宜镇);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改设大苗山苗族自治县(驻融水镇)。宜山专区辖12县、2自治县。
1956年宜山专区改设宜山地区工作委员会,属桂西僮族自治州领导。环江县迁驻原思恩县城。
1958年1月复设宜山专区,由广西僮族自治区领导。后宜山专区改名柳州专区,专署由宜山县庆远镇迁驻柳州市。原由自治区直辖的柳州市划归柳州专署领导。原属桂林专区的鹿寨县和原属梧州专区的大瑶山瑶族自治县(驻金秀乡)划入柳州专区。辖1市、13县、3自治县。
1960年石龙县改名为象州县(驻象州镇)。宜山县驻地由怀远镇迁庆远镇。
1961年柳州市改由自治区直辖。柳州专区辖13县、3自治县。
1962年恢复武宣县。环江县驻地城关乡改为城关镇;罗城县驻地东门乡改为东门镇;大瑶山瑶族自治县驻地金秀乡改为金秀镇;天峨县驻地六排乡改为六排镇。辖14县、3自治县。
1965年将河池、宜山、罗城、南丹、天峨、环江6县划归河池专区。
1966年大苗山苗族自治县改名为融水苗族自治县;大瑶山瑶族自治县改名为金秀瑶族自治县。
1970年柳州专区改称柳州地区,地区驻柳州市。辖柳城(驻大埔镇)、融安(驻长安镇)、鹿寨、象州、武宣、柳江(驻拉堡镇)、来宾、忻城等8县及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驻古宜镇)、金秀瑶族自治县3自治县。 〔柳州专区〕 1949年设柳州专区,专署驻柳州市。辖柳州市及柳江(驻拉堡镇)、柳城(驻凤山镇)、融县、三江(驻古宜)、中渡、榴江(驻寨沙)、雒容、象县、武宣、来宾等10县。
1950年柳州市改由省直辖;柳城县由凤山镇迁驻大埔镇。柳州专区辖10县。
1951年将雒容、榴江、中渡3县合并设鹿寨县(驻原榴江县鹿寨)。柳州专区辖8县。
1952年撤销柳州专区,将鹿寨县划归桂林专区;柳江、柳城、融县、三江、象县、武宣、来宾7县划归宜山专区。
8. 桂林地区
桂林专区、桂林地区 1949年设桂林专区,专署驻桂林市。辖临桂(驻桂林市)、灵川、资源、兴安、全县、灌阳、阳朔、永福、百寿、义宁、龙胜等11县。
1951年撤销义宁县,并入临桂、灵川、龙胜等县。同年8月19日龙胜县改设龙胜各族联合自治区。桂林专区辖9县、1自治区。
1952年原柳州专区所属鹿寨县划入桂林专区。撤销资源、百寿2县,将资源县并入全县、兴安2县;百寿县并入永福县。桂林专区辖8县、1自治区。
1954年撤销灵川县,并入临桂县。恢复资源县(驻大埠头)。桂林专区辖8县、1自治区。
1955年龙胜各族联合自治区改设龙胜各族自治县。桂林专区辖8县、1自治县。
1958年原由省直辖的桂林市划归桂林专署领导。将鹿寨县划归柳州专区;原属梧州专区的恭城、平乐、荔浦(驻荔城镇)3县划归桂林专区。桂林专区辖1市、10县、1自治县。
1959年全县改名为全州县。
1961年桂林市改由自治区直辖。桂林专区辖10县、1自治县。
1962年恢复灵川县(驻甘棠公社)。桂林专区辖11县、1自治县。
1970年桂林专区改称桂林地区,地区驻桂林市。辖临桂(驻桂林市)、灵川(驻甘棠镇)、兴安、资源(驻大埠镇)、全州、灌阳、恭城、平乐、阳朔、荔浦(驻荔城镇)、永福等11县及龙胜各族自治县。
1975年临桂县由桂林市迁驻二塘。桂林地区辖11县、1自治县。
9. 梧州地区
平乐专区、梧州专区、梧州地区 1949年设平乐专区,专署驻贺县八步镇。辖平乐、贺县、怀集、信都、昭平、蒙山、修仁、荔浦、钟山、恭城、富川等11县。
1951年平乐专署迁平乐县(驻平乐镇)。撤销信都、修仁2县,将信都县并入贺县;修仁县并入荔浦、鹿寨2县。平乐专区辖9县。怀集县委托广东省领导。
1952年将怀集县划归广东省粤中行政区。原富川、钟山2县合并设富钟县(驻原钟山县城)。贺县迁驻八步。1952年5月28日由荔浦、蒙山、象县、平南、桂平、武宣等县设置大瑶山瑶族自治区(驻金秀)。平乐专区辖7县、1自治区。
1955年大瑶山瑶族自治区改设大瑶山瑶族自治县。
1958年撤销平乐专区,设置梧州专区,专署驻梧州市。原由省直辖的梧州市划归梧州专署领导。将大瑶山瑶族自治县划归柳州专区;恭城、平乐、荔浦3县划归桂林专区。原属容县专区的苍梧(驻龙圩镇)、岑溪、藤县3县划入梧州专区。辖1市、7县。
1960年梧州市改由自治区直辖。梧州专区辖7县。
1962年撤销富钟县,复设钟山(驻钟山镇)、富川(驻富阳镇)2县。梧州专区辖8县。
1970年梧州专区改称梧州地区,地区驻梧州市。辖苍梧(驻龙圩镇)、钟山、富川(驻富阳镇)、贺县(驻八步镇)、岑溪、藤县(驻藤城镇)、蒙山、昭平等8县。
〔梧州专区〕 1949年设梧州专区,专署驻梧州市。辖梧州市及苍梧(驻梧州市)、藤县、岑溪、容县、平南、桂平等6县。
1951年撤销梧州专区,梧州市改由省直辖。原梧州专区所属各县划归容县专区。
10. 玉林地区
郁林专区、容县专区、玉林专区、玉林地区 1949年设郁林专区,专署驻郁林县。辖郁林、贵县、兴业、北流、陆川、博白等6县。
1951年撤销郁林专区,设置容县专区,专署驻容县。原郁林专区所属贵县划归宾阳专区。将郁林专区所属郁林、兴业、北流、陆川、博白5县及原梧州专区所属苍梧(驻梧州市)、藤县、岑溪、容县、平南、桂平6县划入容县专区。辖11县。
1952年将博白县划归钦州专区。贵县由宾阳专区划入容县专区。撤销兴业县,并入郁林、贵县2县。苍梧县迁驻龙圩镇。容县专区辖10县。
1953年博白县由钦州专区划入容县专区。辖11县。
1956年郁林县改为玉林县。
1958年撤销容县专区,恢复玉林专区。专署由容县迁驻玉林县。将苍梧、岑溪、藤县3县划归梧州专区。辖8县。 1970年玉林专区改称玉林地区,地区驻玉林县。辖玉林、桂平、平南、容县(驻容城镇)、北流(驻陵城镇)、陆川(驻陆城镇)、博白、贵县(驻贵城镇)等8县。
11. 钦州地区
钦廉专区、钦州专区、合浦专区、钦州专区、钦州地区 1950年由广东省南路专区分设钦廉专区,专署驻北海市。辖合浦、防城、钦县、灵山4县,属广东省领导。
1951年钦廉专区改称钦州专区,专署驻钦县城(钦州镇)。钦州专区和北海市委托广西省领导。
1952年钦州专区划归广西省。原容县专区的博白县划入钦州专区。由合浦县析置浦北县(驻小江)。钦州专区辖6县。
1953年钦州专署迁驻合浦县廉州镇,将博白县划归容县专区。钦州专区辖5县。
1955年钦州专区划归广东省,改称合浦专区。
1957年由防城县析置十万山僮族瑶族自治县(驻东兴镇);由钦县的北部设置钦北僮族自治县(驻大寺镇)。合浦专区辖5县、2自治县。
1958年北海市划归合浦专署领导。1958年5月1日十万山僮族瑶族自治县改名为东兴各族自治县。合浦专区辖1市、5县、2自治县。
1959年撤销合浦专区,将北海市及合浦、浦北、灵山、钦县(驻钦州镇)、防城5县及东兴各族自治县、钦北僮族自治县并入湛江专区。撤销北海市及浦北县,并入合浦县;撤销钦北僮族自治县,并入钦县;撤销防城县,并入东兴各族自治县。
1964年2月5日钦县改名为钦州僮族自治县。
1965年原属广东省湛江专区的合浦(驻廉州镇)、灵山、钦州僮族自治县、东兴各族自治县和北海市划归广西僮族自治区。复设钦州专区,专署驻钦州县(钦州镇)。将合浦、灵山2县及钦州僮族自治县、东兴各族自治县及原属南宁专区的上思县划归钦州专区管辖。撤销钦州僮族自治县,改设钦州县。恢复浦北县(驻小江镇)。钦州专区辖5县、1自治县。北海市由钦州专区代管。
1970年钦州专区改称钦州地区,地区驻钦州县。辖钦州、灵山(驻灵城镇)、浦北(驻小江镇)、合浦(驻廉州镇)、上思(驻思阳镇)5县及东兴各族自治县(驻东兴镇)。
1978年东兴各族自治县由东兴镇迁驻防城镇,改名为防城各族自治县。钦州地区辖1市、5县、1自治县。
12. 百色地区
百色专区、百色地区 1949年设百色专区,专署驻百色县。辖百色、凌云、乐业、凤山(驻凤城镇)、万冈(驻定马)、田东(驻平马)、向都、田阳(驻那坡)、西林、西隆(驻新州)、田西(驻潞城)、天保(驻东关)、敬德等13县。
1950年将敬德、天保2县划归龙州专区;原武鸣专区所属果德、平治、那马3县及宜山专区所属东兰县划入百色专区,辖15县。
1951年将向都县划归龙州专区,那马县划归宾阳专区。原龙州专区所属靖西、镇边、天保、敬德4县划入百色专区。将凌云、乐业2县合并为凌乐县(驻原凌云县城);西隆县和西林县西部合并为隆林县(驻新州);田西县和西林县东部合并为田林县(驻原田西县潞城);平治、果德2县合并为平果县(驻原果德县城);敬德、天保2县合并为德保县(驻原天保县城)。撤销万冈县,并入东兰、凤山、田阳、田东等县。百色专区辖12县。
1952年百色专区属桂西僮族自治区领导。
1953年镇边县改称睦边县(驻镇玉镇);田林县由潞城迁驻乐里镇。1953年1月1日隆林县改设隆林各族联合自治区。百色专区辖11县、1自治区。
1955年隆林各族联合自治区改设隆林各族自治县。百色专区辖11县、1自治县。
1956年百色专区改设百色地区工作委员会,由桂西僮族自治州领导。1956年1月23日由东兰、凤山、田东3县各一部分地区合并设置巴马瑶族自治县,驻巴马街(万冈县城旧址)。辖11县、2自治县。
1957年撤销百色地区工作委员会,改设百色专区,由广西省直接领导。
1962年撤销凌乐县,恢复凌云、乐业2县。百色专区辖12县、2自治县。
1963年恢复西林县(驻八达镇)。辖13县、2自治县。
1965年睦边县改称那坡县。将凤山、东兰2县及巴马瑶族自治县划归河池专区。百色专区辖11县、1自治县。
1970年百色专区改称百色地区,地区驻百色县。辖百色、凌云、乐业、田阳(驻田州镇)、田东(驻平马镇)、平果(驻码头镇)、德保、靖西(驻新靖镇)、那坡、西林(驻八达镇)、田林(驻乐里镇)等11县及隆林各族自治县(驻新州镇)。
【版权说明:本资料由本站成员gong录入及校对。您可以用于个人研究,但未经本站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传播以及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问,请与本站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