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著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1979) > 目录 > 五、山西省

五、山西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西省由中央直接领导。省人民政府驻太原市,太原市为省辖市,分设忻县、榆次、汾阳、长治、运城、临汾、兴县7专区。共辖1市、92县、1工矿区、1城关区、1镇。
 
  1950年以长治城关区改设长治工矿区。
 
  1951年以阳泉工矿区改设阳泉市,以长治工矿区改设长治市,2市均由省直辖;撤销汾阳专区,并入榆次专区。
 
  1952年山西省改由华北行政委员会领导。撤销兴县专区,并入忻县、榆次2专区。原察哈尔省所属大同市及雁北专区划归山西省,大同市由省直辖。
 
  1954年山西省改由中央直接领导。将榆次县城关区改设榆次市,由省直辖。撤销运城、临汾2专区,合并设立晋南专区。
 
  1958年榆次专区改为晋中专区;长治专区改为晋东南专区。撤销忻县、雁北2专区,合并设立晋北专区。将大同市划归晋北专署领导,阳泉、榆次2市划归榆次专署领导,长治市划归长治专署领导。设立侯马市,由晋南专署领导。
 
  1961年撤销晋北专区,分设雁北、忻县2专区。大同、阳泉2市改由省直辖。
 
  1963年撤销榆次、侯马2市。
 
  1970年将雁北、忻县、晋中、晋东南4专区分别改为地区。撤销晋南专区,分设临汾、运城2地区。原由省直辖的大同市划归雁北地区领导,阳泉市划归晋中地区领导。
 
  1971年设立临汾市。恢复侯马、榆次2市。临汾、侯马2市由临汾地区领导;榆次市由晋中地区领导。新设吕梁地区。
 
  1972年大同、阳泉2市改由省直辖。
 
  1975年长治市改由省直辖。
 
  1979年山西省直辖太原、大同、阳泉、长治4市,分设雁北、忻县、晋中、吕梁、晋东南、临汾、运城7地区。共辖7市(包括省辖市4、地辖市3)、101县。

1. 太原市
  太原市 1949年太原市为山西省人民政府驻地,山西省辖市。
 
  1951年原属汾阳专区的晋源县撤销,并入太原市。
 
  1958年原属忻县专区的阳曲县和原属榆次专区的清徐、交城2县撤销,并入太原市。
 
  1960年复设阳曲(驻黄寨镇)、清徐(驻清源城)2县,由太原市领导。
 
  1972年将吕梁地区所属娄烦县划归太原市领导。辖3县。

2. 大同市
  大同市 1952年大同市由察哈尔省划归山西省,为山西省辖市。
 
  1958年大同市划归晋北专署领导。
 
  1961年大同市改由省直辖。
 
  1964年复设大同(驻大同市)、怀仁(驻怀仁镇)2县(大同、怀仁2县1954年属雁北专区时合并为大仁县,1958年并入大同市),由大同市领导。
 
  1965年将大同、怀仁2县划归雁北专区。
 
  1970年大同市划归雁北地区领导。
 
  1972年大同市改由省直辖。

3. 阳泉市
  阳泉市 1949年设阳泉工矿区,属榆次专区。
 
  1951年阳泉工矿区改设阳泉市,由省直辖。
 
  1958年阳泉市划归晋中专署领导。
 
  1961年阳泉市改由省直辖。
 
  1970年阳泉市划归晋中地区领导。
 
  1972年阳泉市改由省直辖。

4. 长治市
  长治市 1950年原长治城关区改设长治工矿区,属长治专区。
 
  1951年长治工矿区改设长治市,由省直辖。
 
  1958年长治市划归晋东南专署领导。
 
  1975年长治市改由省直辖。

5. 雁北地区
  雁北专区、晋北专区、雁北专区、雁北地区 1952年原察哈尔省雁北专区划归山西省,原由察哈尔省直辖的天镇县划入雁北专区,专署驻大同市。辖大同、阳高、天镇、广灵、灵丘、浑源、应县、怀仁、山阴(驻岱岳镇)、朔县、平鲁、右玉、左云等13县。
 
  1954年大同、怀仁2县合并,改名为大仁县(驻大同市)。雁北专区辖12县。
 
  1958年撤销雁北专区,改设晋北专区,专署驻大同市。原由省直辖的大同市及原雁北专区所属大仁、天镇、灵丘、应县、朔县、左云、阳高、广灵、浑源、山阴、平鲁、右玉等12县及原忻县专区所属忻县、代县、五台、阳曲、岚县、岢岚、河曲、五寨、宁武、崞县、繁峙、定襄、静乐、兴县、保德、偏关、神池等17县划入晋北专区。撤销阳曲县,并入太原市;撤销大仁县,并入大同市和山阴县;撤销应县,并入山阴县;撤销忻县、定襄2县,合并设立忻定县(驻原忻县城)。撤销崞、代2县,将崞县部分地区并入宁武县;代县部分地区并入繁峙县;崞、代2县其余地区合并设立原平县(驻原崞县城)。撤销岢岚县,并入五寨县;撤销神池县,并入五寨、宁武2县;撤销岚县,并入静乐县;撤销保德县,并入河曲、兴县2县;撤销偏关县,并入河曲县;撤销天镇县,并入阳高县;撤销广灵县,并入浑源县;撤销平鲁县,并入朔县;撤销右玉县,并入左云县。晋北专区辖大同市及忻定、原平、繁峙、五台、静乐、兴县、河曲、五寨、宁武、阳高、灵丘、浑源、山阴、朔县、左云等15县。
 
  1960年恢复广灵、保德、偏关、应县4县。原平县由原崞县城迁驻原平镇。晋北专区辖1市、19县。
 
  1961年撤销晋北专区,复设雁北专区,专署驻大同市。大同市改由省直辖。将忻定、宁武、原平、繁峙、五台、静乐、兴县、河曲、五寨、保德、偏关等11县划归忻县专区。恢复天镇(驻天镇县城)、平鲁(驻井坪镇)、右玉(驻右玉县城)3县。雁北专区辖11县。
 
  1965年大同市所属大同(驻大同市)、怀仁2县(此2县为1964年恢复),划入雁北专区。辖13县。
 
  1970年雁北专区改称雁北地区,地区驻大同市。辖大同市及大同(驻大同市)、阳高、天镇、广灵、灵丘、浑源、怀仁、应县、山阴(驻岱岳镇)、朔县、平鲁(驻井坪镇)、左云、右玉等13县。
 
  1971年大同县驻地由大同市迁西坪。
 
  1972年大同市改由省直辖。雁北地区辖13县。
 
  1973年右玉县驻地迁梁家油坊。雁北地区辖大同(驻西坪镇)、阳高、天镇、广灵、灵丘、浑源、怀仁、应县、山阴(驻岱岳镇)、朔县、平鲁(驻井坪镇)、左云、右玉(驻梁家油坊)等13县。

6. 忻县地区
  忻县专区、忻县地区 1949年设忻县专区,专署驻忻县。辖忻县、代县、宁武、静乐、五台、定襄、繁峙、崞县、阳曲等9县。
 
  1952年原兴县专区所属兴县、保德、河曲、偏关、神池、五寨、岢岚、岚县等8县划入忻县专区。辖17县。
 
  1958年撤销忻县专区,原忻县专区所属各县划归晋北专区。
 
  1961年复设忻县专区,专署驻忻县。原晋北专区所属忻定、宁武、原平、繁峙、五台、静乐、兴县、河曲、五寨、保德、偏关等11县划归忻县专区。恢复1958年属晋北专区时撤销的忻县、定襄、代县、岚县(驻东村)、岢岚、神池等6县;撤销忻定县。忻县专区辖16县。
 
  1970年忻县专区改称忻县地区,地区驻忻县。辖忻县、原平、代县、繁峙、五台、定襄、静乐、岚县(驻东村)、兴县、岢岚、保德、五寨、河曲、偏关、神池、宁武等16县。
 
  1971年将兴县、岚县划归吕梁地区。忻县地区辖14县。

7. 晋中地区
  榆次专区、晋中专区、晋中地区 1949年设榆次专区,专署驻榆次县。辖榆次、平定、盂县、寿阳、祁县、太谷、介休、灵石、平遥、昔阳、和顺、左权(原辽县)、榆社等13县及阳泉工矿区。
 
  1951年原阳泉工矿区改设阳泉市,由省直辖。原汾阳专区所属孝义、汾阳、文水、交城、清源、徐沟等6县划入榆次专区。辖19县。
 
  1952年将清源、徐沟2县合并设清徐县(驻清源县城)。原兴县专区所属方山、离石、临县、中阳等4县划入榆次专区。方山县迁驻圪洞。榆次专区辖22县。
 
  1954年将榆次县城关区改设榆次市,由省直辖。离石、方山2县合并,改名为离山县(驻原离石县城)。榆次专区辖21县。
 
  1958年榆次专区改为晋中专区。原由省直辖的榆次、阳泉2市划归晋中专署领导。撤销榆次、寿阳2县,并入榆次市;撤销清徐、交城、文水3县,将清徐县并入太原市;交城县并入太原市和汾阳县;文水县并入汾阳县。撤销平定、昔阳、盂县3县,并入阳泉市。撤销左权县,并入和顺县。撤销祁县,并入太谷县。撤销灵石、孝义2县,并入介休县。撤销离山、中阳2县,合并设立离石县(驻原离石县城)。撤销榆社县,并入晋东南专区的武乡县。晋中专区辖2市、7县。
 
  1960年恢复昔阳、盂县、寿阳、中阳、文水、交城、左权、榆社8县。晋中专区辖2市、15县。
 
  1961年阳泉市改由省直辖。恢复平定、祁县、灵石、孝义4县。晋中专区辖1市、19县。
 
  1963年撤销榆次市,恢复榆次县。晋中专区辖20县。
 
  1970年晋中专区改称晋中地区。阳泉市改由晋中地区领导。晋中地区驻榆次县。辖阳泉市及榆次、寿阳、盂县、平定、昔阳、和顺、左权、榆社、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孝义、汾阳、文水、交城、中阳、离石、临县等20县。
 
  1971年恢复榆次市,榆次县迁驻长凝。将临县、交城、离石、汾阳、文水、孝义、中阳等7县划归吕梁地区。晋中地区辖2市、13县。
 
  1972年阳泉市改由省直辖。晋中地区辖1市、13县。
 
  1975年榆次县迁驻榆次市。晋中地区辖1市、13县。
 
  〔汾阳专区〕 1949年设汾阳专区,专署驻汾阳县。辖汾阳、交城、文水、清源、晋源(驻太原市)、徐沟、孝义、中阳、石楼等9县。
 
  1951年撤销汾阳专区,将灵石、孝义、汾阳、文水、交城、清源、徐沟等7县划归榆次专区;石楼县划归临汾专区;中阳县划归兴县专区;晋源县撤销并入太原市。

8. 吕梁地区
  吕梁地区 1971年设立吕梁地区,地区驻离石县。将原属晋中地区的临县、交城、离石、汾阳、文水、孝义、中阳等7县及原属临汾地区的石楼县,原属忻县地区的兴县、岚县划归吕梁地区。恢复方山县(驻圪洞),由静乐县析置娄烦县(驻娄烦镇)。由孝义、隰县、灵石3县部分地区设立交口县(驻交口)。辖13县。
 
  1973年由离石、中阳2县析置柳林县(驻柳林镇)。吕梁地区辖14县。
 
  1975年将娄烦县划归太原市领导。吕梁地区辖13县。
 
  〔兴县专区〕 1949年设兴县专区,专署驻兴县。辖兴县、临县、方山、离石、偏关、神池、五寨、河曲(驻巡镇司)、保德、岚县、岢岚等11县。
 
  1950年岚县驻地迁东村。
 
  1951年原汾阳专区所属中阳县划入兴县专区。辖12县。
 
  1952年撤销兴县专区,将兴县、保德、河曲、偏关、神池、五寨、岢岚、岚县等8县划归忻县专区;中阳、离石、方山、临县4县划归榆次专区。

9. 晋东南地区
  长治专区、晋东南专区、晋东南地区 1949年设长治专区,专署驻长治。辖长治、长子、屯留、沁源、沁县、武乡、襄垣、黎城、潞城、平顺、壶关、陵川、高平、晋城、阳城、沁水等16县及长治城关区。
 
  1950年长治城关区改设长治工矿区。
 
  1951年长治工矿区改设长治市,由省直辖。长治专区辖16县。
 
  1954年长治、潞城2县合并,改为潞安县(驻长治市)。长治专区辖15县。
 
  1958年长治专区改为晋东南专区,专署驻长治市。长治市划归晋东南专署领导。撤销屯留、长子2县,合并设立屯长县;后又撤销屯长县,并入长治市。撤销潞安县,并入长治市和黎城县;撤销平顺县,并入黎城、壶关2县;撤销陵川、高平2县,并入晋城县;撤销沁水县,并入阳城县。撤销襄垣、沁县2县,合并设立襄沁县;后又撤销襄沁、沁源2县,合并设立沁县(驻旧沁县城)。将武乡、榆社2县合并,称为武乡县。晋东南专区辖长治市及黎城、壶关(驻原平顺县城)、晋城、阳城、沁县、武乡(驻段村镇)等6县。
 
  1960年恢复屯长(驻鲍店镇)、平顺、陵川、沁水、沁源、襄垣6县。晋东南专区辖1市、12县。
 
  1961年恢复高平、屯留、长子3县,撤销屯长县。晋东南专区辖1市、14县。
 
  1962年恢复长治(驻长治市)、潞城(驻城关镇)2县。晋东南专区辖1市、16县。
 
  1970年晋东南专区改称晋东南地区,地区驻长治市。辖长治市及长治(驻长治市)、潞城、襄垣、武乡、黎城、平顺、壶关、陵川、高平、晋城、阳城、沁水、长子、屯留、沁源、沁县等16县。
 
  1973年长治县迁驻韩店。
 
  1975年长治市改由省直辖。晋东南地区辖16县。

10. 临汾地区
  临汾专区、晋南专区、临汾地区 1949年设临汾专区,专署驻临汾县。辖临汾、襄陵、曲沃、吉县、乡宁、汾城、安泽、大宁、永和、蒲县、汾西、隰县、赵城、洪洞、霍县、浮山、翼城等17县。
 
  1951年原汾阳专区所属石楼县划入临汾专区。辖18县。
 
  1954年将洪洞、赵城2县合并,改名为洪赵县(驻原洪洞县城);襄陵、汾城2县合并,改名为襄汾县(驻原汾城县史村)。后撤销临汾专区,改设晋南专区,专署驻临汾县。将原临汾专区所属临汾、洪赵(驻原洪洞县城)、霍县、安泽、浮山、翼城、曲沃、襄汾(驻原汾城县史村)、乡宁、吉县、蒲县、大宁、永和、石楼、隰县、汾西等16县,运城专区所属安邑、万荣(驻原万泉县解店)、河津、稷山、新绛、闻喜、绛县、垣曲、夏县、平陆、解虞(驻原解县城)、芮城、永济、临猗(驻原猗氏县城)等14县及运城镇划归晋南专区。晋南专区辖30县、1镇。
 
  1955年运城镇改为县辖镇,并入安邑县。晋南专区辖30县。
 
  1958年设立侯马市。撤销曲沃、新绛、襄汾、绛县4县,将曲沃、新绛2县全部和襄汾、绛县2县部分地区划入侯马市;襄汾县部分地区并入临汾县;绛县部分地区并入翼城、闻喜、垣曲3县。撤销浮山县,并入临汾县;撤销夏县,并入闻喜、垣曲2县。撤销霍县、汾西2县,合并设立霍汾县(驻原霍县县城);后又撤销霍汾、洪赵2县,合并设立洪洞县(驻旧洪洞县城)。撤销吉县,并入乡宁县。撤销隰县、大宁2县,合并设立隰宁县(驻原隰县城);后又撤销隰宁、蒲县、永和、石楼4县,合并设立吕梁县(驻原隰县城)。撤销安邑、解虞、临猗、永济4县,将临猗县部分地区划归万荣县,永济县中条山以南地区划归芮城县;将安邑、解虞2县全部和临猗、永济2县部分地区合并设立运城县(驻运城镇)。撤销河津县,并入稷山县。晋南专区辖侯马市及临汾、洪洞、安泽、翼城、乡宁、吕梁(驻原隰县城关镇)、万荣、稷山、闻喜、垣曲(驻刘张镇)、平陆(驻圣人涧镇)、运城、芮城等13县。
 
  1959年撤销万荣县,并入稷山县。晋南专区辖1市、12县。
 
  1960年恢复浮山、霍汾、蒲县、石楼、万荣、临猗(驻旧猗氏县城)6县。晋南专区辖1市、18县。
 
  1961年恢复霍县、汾西、绛县、襄汾、夏县、永济(驻赵伊镇)、吉县、永和、大宁、隰县10县;撤销霍汾、吕梁2县。晋南专区辖1市、26县。
 
  1962年恢复河津、新绛2县。晋南专区辖1市、28县。
 
  1963年撤销侯马市,恢复曲沃县(驻侯马镇)。晋南专区辖29县。
 
  1970年撤销晋南专区,设立临汾地区,地区驻临汾县。将运城、新绛、绛县、稷山、万荣、永济、夏县、闻喜、平陆、垣曲、芮城、河津、临猗等13县划归运城地区。临汾地区辖临汾、霍县、汾西、洪洞、永和、大宁、隰县、蒲县、吉县、乡宁、安泽、翼城、浮山、曲沃、襄汾、石楼等16县。
 
  1971年由临汾县析置临汾市,地区驻临汾市。恢复侯马市。临汾县迁驻龙祠;曲沃县迁驻原曲沃县城。由安泽、浮山2县部分地区设立古县。将石楼县划归吕梁地区。临汾地区辖2市、16县。
 
  1973年临汾县迁驻刘村。
 
  1975年临汾县迁驻临汾市,古县迁驻岳阳镇。临汾地区辖2市、16县。

11. 运城地区
  运城专区、运城地区 1949年设运城专区,专署驻运城镇。辖安邑、万泉(驻解店)、河津、稷山、新绛、闻喜、绛县、垣曲、夏县、平陆(驻圣人涧)、解县、芮城、虞乡、永济(驻赵伊镇)、临晋、猗氏、荣河等17县及运城镇。
 
  1954年将万泉、荣河2县合并,改为万荣县(驻原万泉县解店);解县、虞乡2县合并,改为解虞县(驻原解县城);临晋、猗氏2县合并,改为临猗县(驻原猗氏县城)。后撤销运城专区,并入晋南专区。
 
  1970年设立运城地区,地区驻运城县。原属晋南专区的运城(驻运城镇)、新绛、绛县、稷山、万荣、永济(驻赵伊镇)、夏县、闻喜、平陆(驻圣人涧)、垣曲(驻刘张镇)、芮城、河津、临猗等13县划归运城地区。


版权说明:本资料由本站成员gong录入及校对。您可以用于个人研究,但未经本站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传播以及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问,请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