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网站·东方血脉·版权所有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俗称湖广行省,治武昌路。
至元十一年(1274)置荆湖为军前行省,因拟取鄂州而别称鄂州行省,十二年(1275)置荆湖行省
治江陵路,同年徙鄂州路,十三年(1276)徙潭州路,同年徙鄂州路,十四年(1277)江陵改
置荆湖北道宣慰司,同年置湖广行省于潭州路,省鄂州行省入;十八年(1281)徙鄂州路。
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至元十五年(1278)置江南湖北道提刑按察司,驻武昌路;二十八年(1291)改置肃政廉访司。
行政区划网站http://www.xzqh.org/为唯一发布网站
----------------------------------------------------------------------------------------------------
武昌路:上。宋鄂州属荆湖北路。至元十一年(1274)归附,同年设荆湖北道安抚司,十四年(1277)升鄂州路;大德
五年(1301)更名武昌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置武昌府。
录事司:至元十三年(1276)置。
江夏县:中,倚郭。
咸宁县:下。
嘉鱼县:下。
蒲圻县:下。
崇阳县:下。
通城县:下。
武昌县:下。宋属鄂州,宋末置寿昌军治县,属荆湖北路。至元十四年(1277)升寿昌军为寿昌府,十六年(1279)
改属黄蕲宣慰司,二十三年(1286)复来属;大德五年(1301)省府入县;县复属武昌路。
岳州路:上。宋岳州属荆湖北路。至元十二年(1275)归附,十三年(1276)升岳州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
置岳州府。
录事司:
巴陵县:上,倚郭。
临湘县:中。
华容县:中。
平江州:下。宋平江县。元贞元年(1295)升平江州。
本 辖:
常德路:上。宋常德府属荆湖北路。至元十二年(1275)设安抚司,十四年(1277)升常德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
元璋改置常德府。
录事司:
武陵县:上,倚郭。
桃源州:中。宋桃源县。元贞元年(1295)升桃源州。
本 辖:
龙阳州:下。宋龙阳县。元贞元年(1295)升龙阳州。
本 辖:
沅江县:下。宋属常德府。后改属龙阳州。
澧州路:上。宋澧州属荆湖北路。至元十二年(1275)设安抚司,十四年(1277)升澧州路;延佑三年(1316)改置安
定军民府。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置澧州府。
录事司:
澧阳县:上,倚郭。至正十六年(1356)徙治新城。
石门县:上。
安乡县:上。
柿溪州①:元贞元年(1295)析慈利州置柿溪州。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省。
慈利州:中。宋慈利县。元贞元年(1295)升慈姑州,寻更名慈利州。
本 辖:
●土司:安定州:
上桑直蛮夷军民长官司:
下桑直蛮夷军民长官司:
辰州路:下。宋辰州属荆湖北路。至元十四年(1277)升辰州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置辰州府。
沅陵县:中,倚郭。
辰溪县:下。
卢溪县:下。
溆浦县:下。
●土司:上溪州:元初置。
施溶州:元初置。
沅州路:下。宋沅州属荆湖北路。至元十二年(1275)设安抚司,元贞元年(1295)升沅州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
元璋改置沅州府。
卢阳县:下,倚郭。
黔阳县:下。
麻阳县:下。
兴国路:下。宋兴国军属江南西路。至元十四年(1277)升兴国路,三十年(1293)改属湖广行省。至正二十四年
(1364)朱元璋改置兴国府。
录事司:至元十七年(1280)置。
永兴县:下,倚郭。
大冶县:下。
通山县:下。
靖州路:宋靖州属荆湖北路。至元十二年(1275)设安抚司,元贞元年(1295)改属沅州路,延佑四年(1317)升靖州路;
后至元四年(1338)以湖广行省新化洞、古州、潭溪、龙里、洪州等三百余处来属。至正二十五年(1365)朱元
璋改置靖州军民安抚司。
永平县:下,倚郭。
会同县:下。
通道县:下。
汉阳府:宋汉阳军属荆湖北路。至元十年(1273)归附,十四年(1277)升汉阳府。
汉阳县:中,倚郭。至元二十二年(1285)升中县。有阳罗堡,至元十六年(1279)改属鄂州路,寻仍属汉阳县。
汉川县:下。至正二十二年(1262)自大赤徙治长城乡。
归 州:宋属荆湖北路,宋末徙治白沙南浦。至元十二年(1275)归附,同年设安抚司,十四年(1277)升归州路,十
六年(1279)复降归州;至正十五年(1365)改属四川行省。
秭归县:下,倚郭。
巴东县:下。
兴山县:下。
我们的论坛——行政区划论坛http://www.xzqh.org/bbs/欢迎您
====================================================================================================
元朝部分地名考:
柿溪州:今辰溪县柿溪乡;
----------------------------------------------------------------------------------------------------
注①:柿溪州史学有争议,或认为柿溪州为正州,析慈利州置;或认为柿溪州为土司州,与安定州同属慈利州。
未经允许您不得随意传播以及用于商业用途
====================================================================================================
行政区划网站 东方血脉版权所有
以上内容由本站 东方血脉 整理。您可以用于个人研究,但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传播以及用于商业用途。
转载时请您标注整理者名字:东方血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