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网站·东方血脉·版权所有
夔 州 路:乾德三年(965)通州更名达州;
开宝三年(970)置梁山军;六年(973)置云安军、大宁监;
至道二年(996)定天下为15路,为峡西路,治兴元府,以兴元府、剑州、利州、阆州、洋州、巴州、蓬
州、文州、龙州、兴州、集州、壁州、夔州、黔州、施州、忠州、万州、开州、达州、涪州、渝州、
三泉县来属;
咸平四年(1001)分置利州、夔州二路,夔州路治夔州,以夔州、黔州、施州、忠州、万州、开州、达州、
涪州、渝州、云安军、梁山军、大宁监来属;
崇宁元年(1102)渝州更名恭州;
熙宁七年(1074)置南平军;
大观二年(1108)置珍州、溱州、播州;三年(1109)置承州、遵义军;
宣和三年(1121)省溱州、承州、播州、遵义军;
政和八年(1118)置思州;
宣和四年(1122)省思州;
建炎四年(1130)荆湖北路归州来属[沿革见南宋];
绍兴元年(1131)仍置思州。
http://www.xzqh.org/ 东方血脉
夔 州:都督府,云安郡,宁江军节度。初治白帝城,景德三年(1006)徙今治。
奉节县:中,倚。有石门隘寨。
巫山县:中下。有三会寨。
黔 州:下,黔中郡,武泰军节度。
彭水县:中,倚。有洪杜寨,嘉祐八年(1063)以洪杜县降置;有小洞、界山、难溪三寨。
黔江县:下。有白石、马栏、佐水、永安、安乐、双洪、射营、右水、蛮冢、浴水、潜平、鹿角、万就、六堡、
白水、土溪、小溪、石柱、高望、木孔、东流、李昌、仆射、相阳、小村、石门、茆田、木栅、虎眼二
十九寨。
洪杜县:嘉祐八年(1063)省入彭水县为洪杜寨。
洋水县:嘉祐八年(1063)省入彭水县为洋水寨,熙宁二年(1069)改置为洋水镇。
都濡县:嘉祐八年(1063)省入彭水县为都儒镇。
信宁县:嘉祐八年(1063)省入彭水县为信宁镇。
施 州:下,清江郡,军事。
清江县:中下,倚。有歌罗、细沙、宁边、尖木四寨;有夷平寨,熙宁六年(1074)置;有行廊、安碓二寨,元丰
三年(1080)置;有永兴寨,熙宁六年(1074)废;有永宁寨,元丰三年(1080)废。
建始县:中下。有连天寨。
广积监:绍圣三年(1096)置。负责铸铁钱。
忠 州:下,南宾郡,军事。
临江县:中下,倚。
垫江县:中下。
丰都县:下。政和元年(1111)省入临江县,绍兴元年(1131)仍置丰都县。
南宾县:下。
桂溪县:熙宁五年(1072)省入垫江县、梁山军梁山县。
南宾尉司:初为夔州龙渠镇,乾德六年(968)来属忠州,开宝二年(969)置南宾尉司,只设县尉为主官。
万 州:下,南浦郡,军事。
南浦县:下。有平云寨。
武宁县:下。
开 州:下,盛山郡,军事。
开江县:上,倚。
清水县:中。初名万岁县,元丰年间之后更名为清水县。
新浦县:庆历四年(1044)省入开江县。
达 州:上,通川郡,军事。初名通州,乾德三年(965)更名为达州。
通川县:中,倚。
巴渠县:中。有巴渠场。
永睦县:下。
新宁县:下。
东乡县:下。有东乡场。
石鼓县:熙宁七年(1074)省入通川、新宁、永睦三县。
三冈县:熙宁六年(1074)省入通川、新宁、永睦三县。
阆英县:乾德五年(967)省入石鼓县。
宣汉县:乾德五年(967)省入东乡县。
通明院:有宣汉、盐井、缊拦三场。
涪 州:下,涪陵郡,军事。
涪陵县:下,倚。有白马盐场。
乐温县:下。
武龙县:下。宣和元年(1119)更名为枳县,绍兴元年(1131)仍复名为武龙县。
温山县:熙宁三年(1070)省入涪陵县为温山镇。
恭 州:下,巴郡,军事。初为渝州,崇宁元年(1102)更名为恭州。
巴 县:中,倚。
江津县:中下。乾德五年(967)徙治马鬃镇。
壁山县:下。
南平县:雍熙五年(988)省入江津县。
万寿县:乾德五年(967)省入江津县。
云安军:同下州。开宝六年(973)于夔州云安县置云安军;建炎三年(1129)守臣改为军使。
云安县:望,倚。有思问、捍技、平南三寨,有军井盐场,有团云盐井。
云安监:熙宁四年(1071)改置为安义县,八年(1075)仍改置为为云安监。
梁山军:同下州,高梁郡。开宝三年(970)于万州石氏屯田务置梁山军;
梁山县:中下,倚。初属万州,开宝三年(970)来属梁山军,熙宁五年(1072)析忠州桂溪地来属;元祐元年(1086)
复属万州,寻仍属梁山军。
南平军:同下州。初为化外地,熙宁七年(1074)于渝州南川县铜佛坝置南平军。
南川县:中下,倚。初为羁糜南州(南川郡),乾德四年(966)内附,属黔州,庆历八年(1048)改属渝州,皇佑五
年(1053)入版籍置南川县;熙宁七年(1074)入隆化县为南川镇,元丰元年(1078)于军城仍置南川县。
有荣懿、扶欢二寨,初为羁糜溱州(溱溪郡,辖荣懿、扶观二县),属黔州,庆历八年(1048)改属渝州,
治平三年(1066)为化外地,熙宁三年(1070)入版籍置,七年(1074)来属;有开边、通安、安稳、归正四
寨,有溱川堡。
隆化县①:下。初为宾化县,属涪州,嘉祐八年(1063)省为宾化寨,后为化外地;熙宁三年(1070)入版籍,改置
隆化县,仍属涪州;七年(1074)来属南平军。有七渡水寨,大观四年(1110)废。
播川县:大观二年(1108)置播川县,属播州为"倚郭";宣和三年(1121)降为播州城,来属南平军;宣和六年(1124)
仍置播川县。
————有溱溪寨,宣和二年(1120)以溱溪县降置,来属。
大宁监:同下州,无倚郭县。开宝六年(973)于夔州大昌县盐泉所置大宁监。
大昌县:中下。初属夔州,端拱元年(988)来属大宁监。
珍 州:??,乐源郡,????。初为羁糜珍州(夜郎郡,辖夜郎、丽皋、荣德、乐源四县),乾德三年(965)内附,开
宝元年(968)更名为羁糜高州,寻更名为西高州,后为化外地;大观二年(1108)入版籍置珍州。
乐源县:中,倚。初为羁糜乐源县,后为化外地;大观二年(1108)置乐源县,来属珍州。
绥阳县:??。初为羁糜绥阳县,为羁糜夷州"倚郭";大观三年(1109)为绥阳县,为承州"倚郭";宣和三年(1121)
来属珍州。
————有遵义寨,宣和三年(1121)以遵义县降置。
思 州:??,????。初为化外地,大观元年(1107)内附置羁糜思州(辖务川、邛水、安夷三县),政和八年(1118)入
版籍置思州,宣和四年(1122)省。绍兴元年(1131)仍置思州。
务川县:??,倚。大观元年(1107)置羁糜务川县,来属羁糜思州;政和八年(1118)为务川县,宣和四年(1122)降
为务川城。绍兴二年(1132)仍置务川县。
安夷县:??。大观元年(1107)置羁糜安夷县,来属羁糜思州;政和八年(1118)为安夷县,宣和四年(1122)省入务
川城为安夷堡。绍兴二年(1132)仍置安夷县。
邛水县:??。大观元年(1107)置羁糜邛水县,来属羁糜思州;政和八年(1118)为邛水县,宣和四年(1122)省入务
川城为邛水堡。绍兴二年(1132)仍置邛水县。
溱 州:??,????。初为化外地,大观二年(1108)入版籍置溱州,治溱溪县,辖溱溪、夜郎二县;宣和二年(1120)
废入南平军。
溱溪县:??,倚。大观二年(1108)置溱溪县,来属溱州;宣和二年(1120)降为溱溪寨,改属南平军。
夜郎县:??。大观二年(1108)置夜郎县,来属溱州;宣和二年(1120)省入溱溪寨。
承 州:??,????。初为羁糜夷州(义泉郡,辖绥阳、都上、义泉、宁夷、洋川五县),大观三年(1109)入版籍置承
州;宣和三年(1121)省入珍州。
都上县:初为羁糜都上县,大观三年(1109)为都上县,宣和三年(1121)省入绥阳县。
义泉县:初为羁糜义泉县,大观三年(1109)为义泉县,宣和三年(1121)省入绥阳县。
宁夷县:初为羁糜宁夷县,大观三年(1109)为宁夷县,宣和三年(1121)省入绥阳县。
洋川县:初为羁糜洋川县,大观三年(1109)为洋川县,宣和三年(1121)省入绥阳县。
播 州:??,????。初为羁糜播州,大观二年(1108)入版籍置播州,治播川县,辖播川、琅川、带水三县,宣和三
年(1121)省入南平军。
琅川县:??,倚。大观二年(1108)置琅川县,来属播州,宣和三年(1121)省入播州城。
带水县:??,倚。大观二年(1108)置带水县,来属播州,宣和三年(1121)省入播州城。
遵义军:??????。初属羁糜播州,大观三年(1109)入版籍置遵义军,宣和三年(1121)省入珍州。
遵义县:??,倚。大观二年(1108)置遵义县,来属遵义军;宣和三年(1121)降为遵义寨,改属珍州。
行政区划网站http://www.xzqh.org/为唯一发布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