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网站·东方血脉·版权所有
荆湖北路: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为荆湖北路,治江陵府,以江陵府、鄂州、安州、复州、朗州、澧州、
峡州、岳州、归州、辰州、荆门军、汉阳军来属;
大中祥符五年(1012)朗州更名鼎州;
天圣元年(1023)析安州属京西路;
庆历元年(1041)析京西路安州仍来属;
熙宁四年(1071)省汉阳军;六年(1073)省复州、荆门军;七年(1074)置沅州;
元丰四年(1081)置诚州;
元佑元年(1086)仍置复州、汉阳军;二年(1087)降诚州为渠阳军;三年(1088)仍置荆门军;省渠阳军;
五年(1090)仍置诚州;
崇宁二年(1103)诚州更名靖州;
宣和元年(1119)升安州为德安府。
行政区划网站http://www.xzqh.org/为唯一发布网站
江陵府:次府,江陵郡,荆南节度。乾德元年(963)归宋。
江陵县:次赤,倚。
公安县:次畿。
潜江县:次畿。乾德三年(965)于白洑巡院置潜江县,来属江陵府。
监利县:次畿。
松滋县:次畿。
石首县:次畿。
枝江县:次畿。熙宁六年(1073)省入松滋县为枝江县,元祐元年(1086)仍置枝江县。
建宁县:次畿。乾德三年(965)于白旧巡院置建宁县,来属江陵府。熙宁六年(1073)省入石首县为建宁镇,元祐
元年(1086)仍置建宁县。
万庾县:乾德三年(965)于万庾巡院置万庾县,来属江陵府,寻省入建宁县。
鄂 州:紧,江夏郡,武昌军节度。初为武清军节度,太平兴国三年(978)更州格名为武昌军节度。
江夏县:紧,倚。
崇阳县:望。初为临江县,开宝八年(975)更名为崇阳县。
武昌县:上。
蒲圻县:中。
咸宁县:中。初为永安县,景德四年(1007)更名为咸宁县。
通城县:中。初为崇阳县通城镇,熙宁五年(1072)置通城县,来属鄂州。
嘉鱼县:下。熙宁六年(1073)析复州一部来属。
宝泉监:熙宁七年置(1074)置宝泉监。负责铸铜钱。
德安府:中,安陆郡,安远军节度。初为安州、"防御州",建隆元年(960)升州格为安远军节度;天圣元年(1023)
改属京西路,庆历元年(1041)仍属荆湖北路;宣和元年(1119)升为德安府。
安陆县:中,倚。
应城县:中。
孝感县:中。开宝二年(969)自紫资寨徙治澴河镇。
应山县:中下。
云梦县:中。熙宁二年(1069)省入安陆县为云梦镇,元祐元年(1086)仍置云梦县。
吉阳县:开宝二年(969)省入孝感县。
复 州:上,景陵郡,防御。熙宁六年(1073)省入安州、江陵府,元佑元年(1086)仍置复州。
景陵县:紧,倚。初为竟陵县,建隆三年(962)更名为景陵县;熙宁六年(1073)改属安州,元佑元年(1086)仍属
复州。
玉沙县:下。乾德三年(965)于白沙院置玉沙县,属江陵府;至道三年(997)来属复州,熙宁六年(1073)省入江陵
府监利县为玉沙镇,元佑元年(1086)仍置玉沙县,仍属复州。
沔阳县:宝元二年(1039)省入玉沙县为沔阳镇。
鼎 州:上,武陵郡,常德军节度。初为朗州、武平军节度,乾德二年(964)①降州格为"团练州",大中祥符五年
(1012)更名为鼎州,政和七年(1117)升州格为常德军节度。
武陵县:望,倚。
桃源县:望。乾德元年(963)析武陵县置桃源县,来属朗州。
辰阳县:中。初为龙阳县,大观年间更名为辰阳县。
沅江县:中下。初为桥江县,乾德元年(963)更名为沅江县,改属岳州;元符年间仍属鼎州。
————有桃源寨,乾道年间析武陵县置,熙宁七年(1074)废;有汤口、白崖二寨,熙宁七年(1074)废;
有白砖、黄石二寨,元丰三年(1080)废。
澧 州:上,澧阳郡,军事。
澧阳县:望,倚。
安乡县:中下。
石门县:中下。有台宜寨,天圣年间移置。
慈利县:下。有索口寨,天圣年间置;有西牛寨,天禧年间置;有澧州寨,大中祥符年间置;有安福、武口二寨。
————有伏求、石门县、灵溪三寨,咸平年间置;有慈利县寨,天禧年间置。[不详所属县,现列于州下]
峡 州:中,夷陵郡,军事。
夷陵县:中,倚。有汉流、巴山、麻溪、鱼阳、长乐、梅字亚六寨,有铅锡场。
宜都县:中。
长阳县:中下。有汉流、飞鱼二盐井。有新安、长阳二寨,元丰四年(1081)废。
远安县:中下。
岳 州:下,巴陵郡,岳阳军节度。初为"军事州",宣和元年(1119)升州格为岳阳军节度。
巴陵县:上,倚。有安流寨。
华容县:望。有古楼寨。
平江县:上。有土灶金场。
临湘县:??。淳化五年(994)于王朝场置王朝县,来属岳州,至道二年(996)更名为临湘县。
归 州:下,巴东郡,军事。
秭归县:下,倚。有橃礼寨,有青林盐井。
巴东县:下。有折叠寨,有永昌盐井。
兴山县:下。开宝元年(968)徙治昭君院;熙宁五年(1072)省入秭归县为兴山镇,元祐元年(1086)仍置兴山县。
辰 州:下,卢溪郡,军事。
沅陵县:中,倚。
叙浦县:中下。有悬鼓寨;有龙潭堡,元丰二年(1079)置。
辰溪县:下。有龙门、铜安二寨。
卢溪县:下。
————有会溪城,熙宁八年(1075)置,即下溪土州城。
————有池蓬寨,嘉祐三年(1058)置;有镇溪寨,熙宁三年(1070)置,有黔安寨(黔阳寨),熙宁八年(1075)置;
有慢水、龙门、水浦、铜安、龚溪木五寨,熙宁七年(1074)废;
有明溪、丰溪、佘溪、新兴、凤伊、铁炉、竹平、木楼、乌速、骡子、酉溪十一寨/堡,熙宁九年(1076)
废。
沅 州:下,潭阳郡,军事。熙宁七年(1074)溪洞懿、黔、衡、古、显、叙、峡、中胜、富、嬴、绣、允、云、洽、
俄、奖、晃、波、宜十九州改流,于懿州新城置沅州。
卢阳县:下,倚。熙宁七年于故潭阳县地置卢阳县,来属沅州。有蒋州、西县、八洲、长宜、回溪、龙门、怀化
七铺;有镇江铺,熙宁五年(1073)溪洞富、锦、圆三州改流,于富州新城置镇江寨属沅州,元丰三年
(1080)属黔阳县,寻改置来属。
麻阳县:下。初属辰州,熙宁七年(1074)来属沅州。有锦州寨,初属沅州,熙宁八年(1075)来属;有龚溪铺,熙
宁六年(1074)置龚溪寨,后改置;有龙家、竹寨、虎踵、齐天、乂溪五铺。
黔阳县:下。初为黔江城,元丰三年(1080)置黔阳县,来属沅州。有竹寨、烟溪、无状、木州、洪江五铺。
招谕县:太平兴国七年(982)析麻阳县置招谕县,属辰州,熙宁七年(1074)来属沅州,八年(1075)省入麻阳县。
————安江寨:熙宁五年(1072)峡、中胜、富、嬴、绣五州改流,于峡州新城置。有铜安铺,初为铜安寨属辰
州,熙宁七年(1074)属沅州,寻改置。
————有托口寨:元丰三年(1080)置,属诚州,六年(1083)来属;
有竹滩寨,初为竹滩铺属托口寨,元丰八年(1085)废,元佑五年(1090)置;
有洪江寨③,初为洪江铺属安江寨,元佑五年(1090)改置;
有若溪寨,崇宁三年(1104)置;有便溪寨,崇宁三年(1104)以溪洞蒋州改流置。
有小由寨,元丰四年(1081)以小由、长渡村二堡置,六年(1083)改属沅州,七年(1084)仍来属,寻废;
————有丰山新堡,元丰四年(1081)以奉爱、丰山二堡置。
————有龙门铺,初为龙门寨属辰州,熙宁七年(1072)来属,寻改置。
靖 州:望,????郡,军事。熙宁九年(1076)溪洞诚州改流,置渠阳寨,属沅州;元丰四年(1081)置诚州,为"上
州";元佑二年(1087)降为渠阳军,三年(1088)省入沅州为渠阳寨,五年(1090)仍置诚州,崇宁二年(1103)
更名为靖州,大观元年(1107)升为"望州"。
永平县:下。元丰五年(1082)于贯保寨置渠阳县,来属诚州,六年(1083)徙治州城,为"倚郭";元佑三年(1088)
省为渠阳寨,改属沅州;五年(1090)于州东仍置渠阳县,崇宁二年(1103)更名为永平县。
会同县:下。崇宁元年(1102)置三江县,来属诚州;二年(1103)更名为会同县。
通道县:下。元丰七年(1084)置罗蒙寨,元佑三年(1088)废,崇宁元年(1102)置罗蒙县,来属诚州;二年(1103)
更名为通道县。
————有狼江寨;有收溪寨,元丰六年(1083)置,元佑三年(1088)废;
有贯保寨,元丰三年(1080)置,属沅州,六年(1083)来属,元佑六年(1091)废,崇宁二年(1103)仍置;
有若水寨,崇宁二年(1103)置;
有丰山寨,元丰四年(1081)置丰山新堡于奉爱、丰山二堡,崇宁二年(1103)改置;
————有石家、滻村二堡,元丰四年(1081)置;
有多星堡,元丰六年(1083)置,元佑三年(1088)废,崇宁三年(1104)仍置;
有大由、天村二堡,元丰七年(1084)置,元佑三年(1088)废,崇宁三年(1104)仍置;
有羊镇、木寨二堡,崇宁三年(1104)置;有飞山堡,大观二年(1106)置;
有零溪堡,政和三年(1113)置;有通平堡,政和八年(1118)置。
荆门军②:同下州。熙宁六年(1073)省入江陵府,元佑三年(1088)仍置荆门军。
长林县:次畿,倚。初属江陵府,开宝五年(972)来属荆门军,熙宁六年(1073)复属江陵府,元佑三年(1088)仍
属荆门军。
当阳县:次畿。开宝五年(972)析长林县、襄阳故乐乡置当阳县,来属荆门军。
汉阳军:同下州。熙宁四年(1071)省入鄂州,元佑元年(1086)仍置汉阳军。
汉阳县:紧,倚。熙宁四年(1071)改属鄂州,元佑元年(1086)仍属汉阳军。
汉川县:下。初为汊川县,属安州;太平兴国二年(977)更名为汉川县,来属汉阳军;熙宁四年(1071)省入汉阳
县为汉川镇,元佑元年(1086)仍置汉川县。
未经允许您不得随意传播以及用于商业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