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网站·东方血脉·版权所有
河北西路:建隆元年(960)置保塞军;
太平兴国四年(979)置易州[沿革见燕山府路];六年(981)置静戎军、威虏军,升保塞军为保州;
雍熙四年(987)置宁边军;
端拱元年(988)置通利军;
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为河北路,治大名府,以大名府、真定府、澶州、瀛州、沧州、冀州、
博州、棣州、莫州、雄州、霸州、德州、滨州、贝州、定州、邢州、赵州、相州、怀州、卫州、洺
州、深州、磁州、祁州、保州、定远军、乾宁军、破虏军、平戎军、通利军、静戎军、宁边军、威
虏军、顺安军来属;
景德元年(1004)宋辽澶渊之盟,以易水、白沟为界,易州沦于辽国;同年静戎军、宁边军、威虏军分别
更名安肃军、永定军、广信军;
天圣元年(1023)通利军更名安利军,七年(1029)永定军更名永宁军;
明道三年(1033)安利军复名通利军;
庆历二年(1042)置北平军,四年(1044)省北平军;
熙宁三年(1070)省通利军,六年(1073)分置河北东、西二路;西路治真定府,以真定府、定州、邢州、
赵州、相州、怀州、卫州、洺州、深州、磁州、祁州、保州、安肃军、永宁军、广信军、顺安军来
属;
元佑元年(1086)仍置通利军;
政和三年(1113)升定州为中山府;五年(1115)升通利军为濬州;
宣和元年(1119)升邢州为信德府,升赵州为庆源府;
行政区划网站http://www.xzqh.org/为唯一发布网站
真定府:次府,常山郡,成德军节度;庆历八年(1048)之前俗称“镇州”。
真定县:次赤,倚。
藁城县:次畿。
栾城县:次畿。
元氏县:次畿。
井陉县[天威军]:次畿。熙宁六年(1073)省入获鹿、平山二县,八年(1075)仍置井陉县,并自天护城徙治天威军,
以知县兼天威军使。有天威军寨、小作口、王家谷三寨。
获鹿县:次畿。
平山县:次畿。西有甘泉、岚州、沂州、檀明、夫妇、柏岭、黄冈、洪山、赤箭、抱儿、石虎、中子、雕共、
东临山、西临山十五寨。
行唐县:次畿。
灵寿县:次畿。熙宁八年(1075)省入行唐县为灵寿镇,后仍置灵寿县。有赤陉、飞吴二寨。
石邑县:开宝六年(973)省入获鹿县为石邑镇。
九门县:开宝六年(973)省入藁城县。
————北 寨:咸平三年(1000)置,熙宁八年(1075)析行唐县西北境来属。
相 州:望,邺郡,彰德军节度。
安阳县:紧,倚。
汤阴县:紧。宣和二年(1120)改属濬州,寻仍属相州。
临漳县:紧。
林虑县:中。
永和县:初为永定县,天圣七年(1029)更名为永和县,熙宁六年(1073)省入安阳县为永和镇。
邺 县:熙宁六年(1073)省入临漳县为邺镇。
信德府:次府,钜鹿郡,安国军节度。初为邢州、"上州",宣和元年(1119)升为信德府、"次府"。有棋村冶务,不
详所属县。
邢臺县:上,倚。初为龙冈县,宣和二年(1120)更名为邢臺县。
沙河县:上。
任 县:中。熙宁五年(1072)省入南和县为任镇,元佑元年(1086)仍置任县。
尧山县:中。熙宁六年(1073)省入内丘县为尧山镇,元佑元年(1086)仍置尧山县。
平乡县:上。熙宁六年(1073)省入钜鹿县为平乡镇,元佑元年(1086)仍置平乡县。
南和县:中。
钜鹿县:上。
洺 州:望,广平郡,防御。建隆元年(960)升州格为"防御州"。
永年县:上,倚。
肥乡县:望。
平恩县:紧。
鸡泽县:中。
曲周县:中。熙宁三年(1070)省入鸡泽县为曲周镇,元佑二年(1087)复置曲周县,寻复省入鸡泽县,四年(1089)
仍置曲周县。
临洺县:熙宁六年(1073)省入永年县为临洺镇,元佑二年(1087)复置临洺县,寻复省入永年县。
磁 州:上,滏阳郡,团练。初为礠州,政和三年(1113)更名为磁州。
滏阳县:上,倚。
邯郸县:上。
武安县:上。西有固镇、永安、黄泽、海回四寨;有固镇冶务。
昭德县:初为昭义县,太平兴国元年(976)更名为昭德县,熙宁六年(1073)省入滏阳县为昭德镇。
庆源府:望,赵郡,庆源军节度。初为赵州、"军事州",崇宁四年(1105)升州格为庆源军节度,宣和元年(1119)升
为庆源府。
平棘县:望,倚。
宁晋县:望。
临城县:上。
高邑县:中。
隆平县:中。初为昭庆县,开宝五年(972)更名为隆平县,熙宁六年(1073)省入临城县为隆平镇,元佑元年(1086)
仍置隆平县。
柏乡县:中。熙宁五年(1072)省入高邑县为柏乡镇,元佑元年(1086)仍置柏乡县。
赞皇县:下。熙宁五年(1072)省入高邑县为赞皇镇,元佑元年(1086)仍置赞皇县。
承天军:无倚郭。建隆元年(960)于真定府娘子关置承天军,后废。
http://www.xzqh.org/ 东方血脉
以上庆历八年(1048)军事属真定府路。
中山府:上,中山郡,定武军节度。初为定州、博陵郡、义武军节度,太平兴国元年(976)更州格名为定武军节度,
政和三年(1113)升为中山府,更郡名为中山郡。
安喜县:紧,倚。
无极县:紧。初属祁州为"倚郭",景德元年(1004)来属定州。
曲阳县:上。
唐 县:上。
望都县:中。
新乐县:中。
北平县[北平军]:中下。庆历二年(1042)于北平县北平寨置北平军,直属;四年(1044)废北平军,以知县兼北平
军使。有北平寨。
陉邑县:康定元年(1040)省入安喜县。①
————军城寨:雍熙元年(984)置,熙宁九年(1076)析曲阳、唐二县人户来属。
深 州:望,饶阳郡,防御。
静安县:望,倚。初为下博县,太平兴国七年(982)于下博县李晏口置静安军,属深州,下博县改属静安军,雍
熙二年(985)废静安军,下博县复属深州;三年(986)省下博县入深州,四年(987)于州城置静安县。
束鹿县:望。初属真定府,淳化元年(990)来属深州。
安平县:望。
饶阳县:望。
武强县:望。
陆泽县:雍熙四年(987)省入静安县。
祁 州:中,蒲阴郡,团练。初治无极县,景德元年(1004)徙治蒲阴县;二年(1005)升州格为"团练州"。
蒲阴县:望,倚。初为义丰县,属定州,太平兴国元年(976)更名为蒲阴县,景德元年(1004)来属祁州。
鼓城县:紧。初属真定府,端拱元年(988)来属祁州。
深泽县:中。熙宁六年(1073)省入鼓城县为深泽镇,元佑元年(1086)仍置深泽县。
保 州:下,清苑郡,军事。建隆元年(960)于莫州清苑县置保塞军,太平兴国六年(981)升为保州;淳化三年(992)
徙今治;政和三年(1113)定郡名为清苑郡。
保塞县:望。初为清苑县,属莫州;建隆元年(960)来属保塞军,太平兴国六年(981)更名为保塞县,并析易州
满城县南境来属;淳化三年(992)徙今治。
满城县:太平兴国四年(979)归宋,属易州,景德元年(1004)省入保塞县。有狼山寨。
安肃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六年(981)于易州遂城县梁门口寨置静戎军,景德元年(1004)更名为安肃军;宣和七年
(1125)废安肃军,以知安肃县兼安肃军使,寻仍置安肃军。
安肃县:中,倚。初为遂城县宥戎镇,太平兴国六年(981)置静戎县,来属静戎军;景德元年(1004)更名为安肃
县,宣和七年(1125)改属????,以知县兼安肃军使,寻仍属安肃军。
永宁军:同下州。雍熙四年(987)于定州博野县置宁边军,景德元年(1004)更名为永定军,天圣七年(1029)更名为
永宁军;宣和七年(1125)废永宁军,以知博野县兼永宁军使,寻仍置永宁军。
博野县:望,倚。初属定州,雍熙四年(987)来属宁边军;宣和七年(1125)改属????,以知县兼永宁军使,寻仍
属永宁军。
广信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六年(981)于易州遂城县置威虏军,景德元年(1004)更名为广信军。
遂城县:中,倚。初属易州,太平兴国六年(981)来属威虏军。
顺安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七年(982)于故唐兴县地置唐兴寨,淳化三年(992)于瀛州唐兴寨置顺安军;至道三年
(997)徙治高阳县。
高阳县:中,倚。初属瀛州,至道三年(997)来属顺安军;熙宁六年(1073)省为高阳镇,十年(1077)仍置高阳县。
我们的论坛——行政区划论坛http://www.xzqh.org/bbs/欢迎您
以上庆历八年(1048)军事属定州路,政和三年(1113)更名为中山府路。
濬 州:??,大邳郡,平川军节度。端拱元年(988)于滑州黎阳县置通利军,"同下州",天圣元年(1023)更名为安
利军,明道二年(1033)仍更名为通利军;熙宁三年(1070)省入卫州,元佑元年(1086)仍置通利军,政和五
年(1115)升为濬州、平川军节度。
黎阳县:中,倚。初属滑州,端拱元年(988)来属通利军;熙宁三年(1070)改属卫州,元佑元年(1086)仍属通利
军。
卫 县:上。初属卫州,天圣四年(1026)来属安利军,熙宁三年(1070)复属卫州,六年(1073)省入黎阳县为卫镇,
后仍置卫县,仍属通利军。
怀 州:雄,河内郡,防御。建隆元年(960)升州格为"团练州",四年(963)升州格为"防御州"。
河内县:紧,倚。
修武县:上。熙宁六年(1073)省入武陟县为修武镇,元佑元年(1086)仍置修武县。
武陟县:中。
武德县:熙宁六年(1073)省入河内县为武德镇。
司竹监:建置不详。负责竹园。
卫 州:望,汲郡,防御。
汲 县:中,倚。
新乡县:紧。熙宁六年(1073)省入汲县为新乡镇,元佑二年(1087)仍置新乡县。
获嘉县:上。初属怀州,天圣四年(1026)来属卫州。
共城县:中。
黎阳监:熙宁七年(1073)置黎阳监,负责铸铜钱。
http://www.xzqh.org/ 东方血脉
以上庆历八年(1048)军事属大名府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