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网站·东方血脉·版权所有
京西北路:开宝九年(976)降申州为义阳军;
太平兴国元年(976)义阳军更名为信阳军;
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为京西路,治河南府,以河南府、许州、郑州、滑州、孟州、蔡州、陈
州、颍州、汝州、襄州、邓州、随州、金州、房州、均州、郢州、唐州、信阳军、光化军来属;
皇佑五年(1053)析陈州、许州、郑州、滑州改属京畿路;
至和二年(1055)京畿路废,陈州、许州、郑州、滑州复来属;
熙宁五年(1072)省郑州、滑州,并分置京西南、北二路;北路治河南府,以河南府、许州、孟州、蔡州、
陈州、颍州、汝州、信阳军来属;
元丰三年(1080)升许州为颍昌府;四年(1081)仍置滑州;八年(1085)仍置郑州;
崇宁四年(1105)析颍昌府、郑州改属京畿路;
大观四年(1110)京畿路废,颍昌府、郑州复来属;
政和二年(1112)升颍州为顺昌府;三年(1113)置永安军;四年(1114)复析颍昌府、郑州改属京畿路;
宣和元年(1119)升许州为淮宁府;二年(1120)仍析京畿路颍昌府、郑州来属。
行政区划网站http://www.xzqh.org/为唯一发布网站
河南府:西京,河南郡。国初建为西京。
河南县:赤,倚。
洛阳县:赤,倚。熙宁五年(1072)省入河南县,元佑二年(1087)仍置洛阳县。
偃师县:畿。庆历三年(1043)省为镇,四年(1044)仍置偃师县;熙宁五年(1072)省入缑氏县为偃师镇,八年(1075)
仍置偃师县。
颍阳县:畿。庆历三年(1043)省为镇,四年(1044)仍置颍阳县;熙宁五年(1072)省入登封县为颍阳镇,元佑二年
(1087)仍置颍阳县。
巩 县:畿。
密 县:畿。崇宁四年(1105)改属郑州,宣和二年(1120)仍属河南府。
新安县:畿。
福昌县:畿。熙宁五年(1072)省入寿安县为福昌镇,元佑元年(1086)仍置福昌县。
伊阳县:畿。
渑池县:畿。
永宁县:畿。
长水县:畿。
寿安县:畿。庆历三年(1043)省为镇,四年(1044)仍置寿安县。
河清县:畿。开宝元年(968)徙治白波镇①;庆历三年(1043)省为镇,四年(1044)仍置河清县。
登封县:畿。
望陵县:乾德元年(963)省入登封县。
伊阙县:熙宁五年(1072)省入河南县为伊阙镇,六年(1073)故县境改属伊阳县。
缑氏县:庆历三年(1043)省为镇,四年(1044)复置缑氏县;熙宁八年(1075)省入偃师县为缑氏镇。
阜财监:熙宁七年(1074)置阜财监,负责铸铜钱。
颍昌府:次府,许昌郡,忠武军节度。初为许州,皇佑五年(1053)改属京畿路,至和二年(1055)复属京西路,元丰
三年(1080)升为颍昌府;崇宁四年(1105)建为南辅,复属京畿路,大观四年(1110)罢南辅,又属京西北路;
政和四年(1114)又建为南辅,又属京畿路,宣和二年(1120)仍罢南辅,仍属京西北路。
长社县:次赤,倚。
郾城县:次畿。
阳翟县:次畿。
长葛县:次畿。
临颍县:次畿。
舞阳县:次畿。
郏 县:中。初属汝州,崇宁四年(1105)来属颍昌府。
许田县:熙宁四年(1071)省入长社县为许田镇。
郑 州:辅,荥阳郡,奉宁军节度。景佑元年(1034)升为奉宁军节度,皇佑五年(1053)改属京畿路,至和二年(1055)
复属京西路;熙宁五年(1072)省入开封府,元丰八年(1085)仍置郑州,元佑元年(1086)仍为奉宁军节度;
崇宁四年(1105)建为西辅,又属京畿路,大观四年(1110)罢西辅,又属京西北路;政和四年(1114)又建为
西辅,复属京畿路,宣和二年(1120)仍罢西辅,仍属京西北路。
管城县:望,倚。熙宁五年(1072)改属开封府,元丰八年(1085)仍属郑州。
荥泽县:中。熙宁五年(1072)省入管城县为荥泽镇,元佑元年(1086)仍置荥泽县。
原武县:上。熙宁五年(1072)省入阳武县为原武镇,元佑元年(1086)仍置原武县。
新郑县:上。熙宁五年(1072)改属开封府,元丰八年(1085)仍属郑州。
荥阳县:紧。熙宁五年(1072)省入管城县为荥阳镇,元佑元年(1086)仍置荥阳县。
滑 州:辅,灵河郡,武成军节度。初为义成军节度,太平兴国元年(976)更名为武成军节度;皇佑五年(1053)改
属京畿路,至和二年(1055)仍属京西路;熙宁五年(1072)省入开封府,元丰四年(1081)仍置滑州,元佑元
年(1086)仍为武成军节度。
白马县:中,倚。熙宁五年(1072)改属开封府,元丰四年(1081)仍属滑州。
韦城县:望。熙宁五年(1072)改属开封府,元丰四年(1081)仍属滑州。
胙城县:紧。熙宁五年(1072)改属开封府,元丰四年(1081)仍属滑州。
灵河县:治平三年(1066)省入白马县为灵河镇。
孟 州:望,济源郡,河阳三城节度。政和二年(1112)为济源郡。
河阳县:望,倚。
济源县:望。
温 县:望。
汜水县:上。庆历三年(1043)改属河南府,四年(1044)复属孟州;熙宁三年(1070)省入河南府巩县为行庆关,四
年(1071)复置汜水县,五年(1072)省入河阴县为汜水镇,元丰三年(1080)仍置汜水县。
河阴县:中。
王屋县:中。初属河南府,庆历三年(1043)来属孟州,四年(1044)复属河南府;熙宁五年(1072)仍属孟州。
蔡 州:紧,汝南郡,淮康军节度。景佑二年(1035)升为淮康军节度。
汝阳县:上,倚。
上蔡县:上。
新蔡县:中。
褒信县:中。
遂平县:中。
新息县:中。
确山县:中。初为朗山县,大中祥符五年(1012)更名为确山县。
真阳县:中。
西平县:中。
平舆县:中。
淮宁府:辅,淮阳郡,镇安军节度。初为陈州、"上州",皇佑五年(1053)改属京畿路,至和二年(1055)仍属京西路;
政和三年(1113)升为"辅州",宣和元年(1119)升为淮宁府。
宛丘县:紧,倚。
项城县:上。
商水县:中。初为溵水县,建隆元年(960)更名为商水县。
西华县:中。
南顿县:中。熙宁六年(1073)省入商水、项城二县,县城为商水县南顿镇,元佑元年(1086)仍置南顿县。
顺昌府:上,汝阴郡,顺昌军节度。初为颍州、"团练州",开宝六年(973)升为"防御州",元丰二年(1079)升为顺
昌军节度,政和二年(1112)升为顺昌府。绍兴十年(1240)入金。
汝阴县:望,倚。开宝六年(973)徙治州城东南十里。
泰和县:望。初为汝阴县百尺镇,开宝六年(973)置万寿县,来属颍州;宣和元年(1119)更名为泰和县,徙治沙
河北岸。
颍上县:紧。
沈丘县:紧。
汝 州:辅,临汝郡,陆海军节度。初为"防御州",政和五年(1115)升为陆海军节度。
梁 县:中,倚。
襄城县:紧。
叶 县:上。
鲁山县:中。
宝丰县:中。初为龙兴县,熙宁四年(1071)省入鲁山县为龙兴镇,元佑元年(1086)复置龙兴县,宣和二年(1120)
更名为宝丰县。
信阳军:同下州。初为申州,开宝九年(976)降为义阳军,太平兴国元年(976)更名为信阳军。
信阳县:中下,倚。初为义阳县,太平兴国元年(976)更名为信阳县。
罗山县:中下。开宝九年(976)省入义阳县,雍熙三年(986)仍置罗山县。
钟山县:开宝九年(976)省入义阳县。
永安军:政和三年(1113)于河南府永安县置永安军,直属京师禁军。
永安县②:赤,倚。初为巩县永安镇,景德四年(1007)析巩、偃师二县置永安县,属河南府;政和三年(1113)来
属永安军。
我们的论坛——行政区划论坛http://www.xzqh.org/bbs/欢迎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