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区历史沿革

1927年杭州市设江干、会堡两区,1930年改称第八、第九两区,1935年第八、第九两区合并为第五区,1949年改称江干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江干区常住总人口565360人,其中:采荷街道68816人、凯旋街道63905人、闸弄口街道48170人、四季青镇85971人、彭埠镇91733人、笕桥镇87555人、丁桥镇22954人、九堡镇32669人、下沙镇48835人、经济开发区14752人。2000年末,全区户籍人口31.01万人,辖3个街道、6个镇,108个居民区、64个行政村。其中下沙镇(辖12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人口2.35万人)委托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2001年,江干区调整凯旋街道与采荷街道管辖界线,以庆春东路为界,将庆春东路以北原由采荷街道管辖的区域划归凯旋街道管辖,将庆春东路以南原由凯旋街道管辖的区域划归采荷街道管辖。2001年末,江干区辖3个街道、6个镇,39个社区、15个居民区、64个行政村。

2002年4月29日,杭州市政府批复同意在下沙镇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白杨街道,辖区东至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津路、11号大街,南至12号大街,西至文渊路、2号大街、1号河渠、6号大街、1号大街,北至绕城公路,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4.5万人,办事处(筹建中)驻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3号大街。8月22日,杭州市政府批复同意撤销四季青镇,设立四季青街道,办事处驻杭海路103号,辖三堡、三叉、五福、水湘、唐祝5个社区,四季青、定海2个居民区,人口2.2万人,面积8.2平方千米;10月15日,四季青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

2002年末,全区面积210.22平方千米,人口35.54万人。辖5个街道、5个镇:凯旋街道、采荷街道、闸弄口街道、四季青街道、白杨街道(筹)、笕桥镇、彭埠镇、丁桥镇、九堡镇、下沙镇。共有44个社区、15个居民区、59个行政村(一说54个社区、11个居民区、49个行政村;其中由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的下沙镇辖10个行政村、2个社区、1个居民区,人口1.84万人)。2003年末,江干区辖5个街道、5个镇,69个社区、1个居民区、49个行政村。

2004年,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江干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浙政函[2004]107号)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江干区下沙镇撤镇建街的批复》(7月13日杭政函[2004]96号):撤销下沙镇建制,在原有区域范围内建立下沙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中沙村。辖中沙、下沙、头格、七格、上沙、元成、新元、松合、湾南、东方10个行政村;智格、高沙2个社区和下沙1个居民区。常住人口2.35万,区域面积95.3平方千米。四至为东北从下沙东郊园向南沿海宁市围垦接壤处至钱塘江边;南以钱塘江为界;西与九堡镇八堡村、九堡村接壤,往北与余杭区乔司镇吴家村、胜稼村、学稼村接壤;北到乔司监狱往东至省第六监狱与余杭区乔司镇吴家村、南苑街道大园村及海宁市许巷乡唐桥村相接。该区域内的白杨街道(四至范围为:东至杭州经济开发区文津路、11号大街;南至12号大街;西至文渊路、2号大街、1号河渠、6号大街、1号大街;北至绕城公路。面积9.4平方千米)除外。

2004年末,江干区辖6个街道、4个镇:凯旋街道、采荷街道、闸弄口街道、四季青街道、白杨街道、下沙街道、笕桥镇、彭埠镇、丁桥镇、九堡镇。共有67个社区、1个居民区、49个行政村。

2005年末,江干区面积210.22平方千米,人口28.99万人,共有87个社区、1个居民区、29个行政村。

2006年末,江干区共有93个社区、1个居委区、25个行政村。区政府驻采荷街道庆春东路1号。其中,下沙街道(12个社区、1个居民区)、白杨街道(5个社区)委托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管理。

2014年9月30日,省政府(浙政函[2014]108号)批复同意撤销笕桥镇、彭埠镇、九堡镇、丁桥镇建制,其行政区域改由江干区政府直辖;12月25日,市政府(杭政函[2014]194号)批复同意设立笕桥、彭埠、九堡、丁兰四个街道。调整后,江干区辖10个街道。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