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历史沿革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改长水县为由拳县。“秦始皇恶其势王,令囚徒十余万人城污其地,表以恶名,改曰囚卷,亦曰由拳也。”《宏治志》说,余杭有由拳山,以由拳山人隐此得名。三国吴孙权黄龙三年(公元231年)”由拳野稻自生”被视为祥瑞之兆,改由拳为禾兴县。次年改年号为嘉禾。嘉兴市简称禾,亦源于此。赤乌五年(242年)春正月,立和为太子,因避太子“和”宇讳,改为嘉兴县。

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于嘉兴置秀州,为嘉兴建州之始。秀州以秀水为名。秀水一名绣水。相传天晴时常现五色,故名。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赐名亮禾郡。明宣德四年(1429年)析嘉兴县西北置秀水县。民国初并嘉兴、秀水为嘉禾县。1914年因与湖南省嘉禾县重名,恢复嘉兴县名。1949年设嘉兴市,1958年撤销,1979年复置。1981年撤销嘉兴县,并入嘉兴市。1983年升为省辖市,设立城区(1993年10月更名为秀城区,2005年更名为南湖区)和郊区(1999年6月更名为秀洲区)。

1999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秀城区对街道行政区划作了调整,撤并东门街道,原东门街道在环城河以内的新马路、环城东路、梧桐树街、天星河、中山东路、东大街、迎紫桥、府东街、洲东湾、城东(含环城河以南的居民小组)、新东等居委会并入建设街道,环城河以东的车站路居委会和嘉冶新村居委会并入解放街道,并将新兴街道在环城河以内的安乐路、府忠埭、南杨路、杨柳湾、南大街、河东街、紫阳街、府前街、青杨路(含环城河以东的居民小组)、梅湾街等居委会并入建设街道,同时在嘉兴经济开发区范围内新建新城街道办事处,辖原开发区新建的友谊、建明、天河、陆家苑、常秀5个居委会。

1999年末,全市有建制镇67个,其中新增建制镇1个;撤并建制镇7个;全市有乡30个,其中撤并乡24个;全市有街道6个、居委会497个,居委会总数比上年增加4个。全市有行政村1558个。全市陆地面积3915平方千米,总人口330.19万人,总户数95.56万户。市城建成区面积26.47平方千米,人口22.28万人,人口密度8417.07人∕平方千米。其中:秀城区29.5万人、9.66万户;秀洲区48.86万人、14.59万户;嘉善县38.06万人、11.58万户;平湖市48.07万人、13.61万户;海宁市63.9万人、17.42万户;海盐县36.48万人、11.35万户;桐乡市65.33万人、17.36万户。

2000年5月25日,浙政发[2000]98号批复同意嘉兴市调整市本级行政区划:(1)秀洲区凤桥镇、新丰镇、新篁镇、余新镇、步云乡、七星乡、大桥乡划归秀城区。(2)秀城区嘉北乡、塘汇乡(不含张字圩村)、新城街道、解放街道的塘汇居民区划归秀洲区。(3)原塘汇乡的张字圩村并入七星乡,原解放街道的塘汇居民区并入新城街道。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嘉兴市总人口3582996人。其中:秀城区500298人、秀洲区381625人、嘉善县425972人、海盐县387723人、海宁市666080人、平湖市507899人、桐乡市713399人。

2005年5月17日,民政部批复嘉兴市秀城区更名为南湖区。

2011年末,嘉兴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共有29个街道、44个镇,329个社区、28个居委会、809个行政村,市政府驻南湖区西南路1号。南湖区驻东栅街道,辖8街道5镇,63社区57村。秀洲区驻新城街道,辖4街道5镇,28社区114村。嘉善县驻魏塘街道,辖3街道6镇,46社区104村。海盐县驻武原街道,辖4街道5镇,18社区28居85村。海宁市驻硖石街道,辖4街道8镇,63社区161村。平湖市驻当湖街道,辖3街道6镇,45社区95村。桐乡市驻梧桐街道,辖3街道9镇,34社区176村。【注:嘉经开代管22社区6村,嘉兴港区代管10社区11村(均没有统计在相应县级行政区内),根据浙江省民政厅网站资料整理】

2012年末,嘉兴市总面积3915平方千米,总人口344.52万人;南湖、秀洲2个市辖区合计968平方千米,84.84万人;平湖市537平方千米,48.89万人;海宁市668平方千米,66.61万人;桐乡市727平方千米,67.99万人;嘉善县507平方千米,38.60万人;海盐县508平方千米,37.59万人。(数据来源于浙江省统计年鉴2013)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