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县历史沿革

秦朝属西南夷地。西汉为哀牢地;东汉、三国蜀汉属益州永昌郡;两晋南北朝属宁州永昌郡。隋属濮部。唐南诏国,属银生节度地羌浪川;宋大理国属威楚府;元为钮兀寨属元江路;明宣德八年(1433)析置钮兀御夷长官司,直属云南布政司。

清称勐烈,顺治十八年(1661)属元江府;雍正八年(1730)7月,元江府属迤东道;雍正十年(1732)元江府设他郎抚彝厅,勐烈属他郎厅;乾隆三十一年(1766)10月,元江府改属迤南道;乾隆三十五年(1770)元江府降为直隶州,他郎厅改隶普洱府;光绪二十八年(1902),驻勐烈的普定左营管带改为勐烈弹压委员,文武兼辖(一说为光绪21年5月,他郎猛烈行政区添设行政委员)。

民国2年(1913)4月,勐烈弹压委员改为勐烈行政委员,属滇南道;民国3年(1914)6月,滇南道改为普洱道。民国18年(1929)9月13日,云南省政府第110次省务会议批准:以(墨江县属)猛烈行政区设置江城县,县治设于猛烈;12月正式改置。【1929年由元江、墨江、宁河等县析置,故名江城县】同年11月,废普洱道,设立云南省第二殖边督办公署,江城县属之。民国21年(1932),墨江、江城两县官绅结束了长达四年的划界争执,划李仙江以南地区归江城县。

民国21年(1932)4月,江城县属第12政务视察区;民国23年(1934)4月,江城县属第15政务视察区;民国24年(1935)8月,江城县属第6政务视察区;民国27年(1938)9月,江城县属第8政务视察区;民国28年(1939)第二殖办督办公署裁撤;民国30年(1941)6月15日,江城县属云南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1年(1942)7月,江城县属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宁洱县);民国35年(1946)10月,江城县属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宁洱县)。

1949年3月,江城县解放;4月1日,江城县临时联合政府成立,取代临时军政委员会;11月1日,江城县临时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4月,江城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属宁洱专区。1951年4月2日,政务院批准:将宁洱专区更名为普洱专区,江城县属之。1953年3月28日,政务院批准:普洱专区更名为思茅专区,江城县属之。1954年5月18日,政务院批准:撤销江城县,设立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区(县级),属思茅专区。

1954年9月1日,政务院批准:设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地级),将江城县的整董乡划归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1955年,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区更名为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970年,思茅专区改为思茅地区,江城县属思茅地区。2003年10月3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13号):撤销思茅地区,设立地级思茅市,江城县属地级思茅市。2007年,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江城县属地级普洱市。

1996年,全县辖2个镇、6个乡:勐烈镇、整董镇、康平乡、宝藏乡、嘉禾乡、国庆乡、红疆乡、曲水乡。县政府驻勐烈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常住总人口100243人,其中:勐烈镇11835人,整董镇8987人,红疆乡13908人,国庆乡12170人,嘉禾乡13596人,宝藏乡9183人,康平乡17346人,曲水乡13218人。

2000年末,全县辖2个镇、6个乡:勐烈镇、整董镇、红疆乡、嘉禾乡、宝藏乡、国庆乡、曲水乡、康平乡。总人口10024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969人,农业人口84274人。县内哈尼族、彝族、汉族、傣族、瑶族、拉祜族为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8万人,占总人口的79.8%。其中,哈尼族52339人,占总人口的52.2%;彝族14421人,占总人口的14.4%。

2006年,撤销红疆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勐烈镇,镇政府驻原红疆乡政府驻地(省政府2006年1月20日批准)。调整后,全县辖2个镇、5个乡:勐烈镇、整董镇、国庆乡、嘉禾乡、宝藏乡、康平乡、曲水乡,江城农场。共有2个居委会、48个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常住总人口121545人,其中:勐烈镇32306人,整董镇12185人,曲水乡16811人,国庆乡13898人,嘉禾乡14727人,宝藏乡9102人,康平乡22516人。

2012年末,云南省政府(云政复[2012]82号)批复同意江城县撤销康平乡、宝藏乡、曲水乡,设立康平镇、宝藏镇、曲水镇。调整后,全县辖5个镇、2个乡:勐烈镇、整董镇、宝藏镇、康平镇、曲水镇、国庆乡、嘉禾乡。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