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县历史沿革

据《元史·地理志》:马龙,系彝语“麻笼”的近音演变。“麻”意为“兵”,“笼”意为“城”,即(土司)驻兵的城。一说“因天马山、藏龙山两山,命名马龙,取天马云龙之义”。

马龙古称铜濑邑,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置铜濑县,属益州郡。蜀汉、西晋、南朝宋、齐沿称铜濑县,隶属建宁郡。唐初更名同起县,归南宁州(郎州)。南诏时为爨部曲轭地。宋大理国时称纳垢部,隶石城郡。元初置纳垢千户所,至元十三年(1276年)始设马龙州,领通泉县属曲靖路。明洪武23年(1390年)置马龙守备千户所,后复为马龙州,清置马龙州,均属曲靖府。民国2年(1913)改为马龙县(一说为民国18年),属曲靖督察区。1958年马龙、沾益、曲靖三县合并为曲靖县,1961年7月复置马龙县。

1996年,马龙县面积1638.4平方千米,人口约17.5万人。辖4个镇、5个乡:通泉镇、王家庄镇、马过河镇、旧县镇、马鸣乡、张安屯乡、月望乡、纳章乡、大庄乡。县政府驻通泉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马龙县常住总人口185766人,其中:通泉镇34408人,旧县镇28067人,马过河镇14628人,王家庄镇31271人,马鸣乡13310人,张安屯乡9322人,大庄乡12966人,月望乡27823人,纳章乡13971人。

2001年11月,纳章乡撤乡设镇。至此,全县辖5个镇、4个乡:通泉镇、旧县镇、马过河镇、王家庄镇、纳章镇、张安屯乡、大庄乡、月望乡、马鸣乡。

2003年,全县辖5个镇、4个乡:通泉镇、旧县镇、马过河镇、王家庄镇、纳章镇、张安屯乡、大庄乡、月望乡、马鸣乡。共有64个行政村。总人口数为1914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004人,占11%。居住着彝、苗、回等23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4510人,占7.6%。

2006年3月16日,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销张安屯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王家庄镇,将王家庄镇桃园、瓦仓、鸡头村3个村委会划归通泉镇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的王家庄镇管辖原王家庄镇的格里、庄郎、扯度、高枧槽、王家庄、新屯、吴官田、上坝、小龙井9个村委会和原张安屯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王家庄政府驻地。

2006年,全县总面积1751平方千米。总人口18.52万人;其中彝、苗、回等少数民族1.5万人,约占7.6%。辖5个镇、3个乡:通泉镇、旧县镇、马过河镇、王家庄镇、纳章镇、马鸣乡、大庄乡、月望乡。共有2个社区、64个行政村(其中3个民族村),435个自然村,506个村民小组。县政府驻通泉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马龙县常住总人口184989人,其中:通泉镇55268人,旧县镇26219人,马过河镇12967人,王家庄镇28662人,纳章镇12868人,马鸣乡12169人,大庄乡12043人,月望乡24793人。

2013年10月20日,省政府(云政复[2013]77号)批准同意撤销通泉镇、王家庄镇、旧县镇。马龙县撤销通泉镇,设立通泉街道、鸡头村街道;撤销王家庄镇,设立王家庄街道、张安屯街道;撤销旧县镇,设立旧县街道;保留马过河镇、纳章镇和大庄乡、月望乡、马鸣乡。调整后,马龙县辖5个街道、2个镇、3个乡。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