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行政区划

1960年昆明市在茨坝,小坝地区分设茨坝、金河(小坝)两个城市公社。
1961年5月,区委、区人委调整社队规模,将4个公社划为11个公社;将34个管理区和4个农场的30个生产大队,调整为13个生产大队,撤销管理区建制。
1961年5月,贯彻《农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调整社队规模,将4个公社调整为10个公社,撤销管理区,改设101个生产大队。
1962年4月撤销后,官渡区改设茨坝,金河(小坝)两个街道办事处。
1962年9月将昆明市国营一农场、二农场、三农场划出的25个生产大队成立金马、矣六两个公社;联盟农场划归官渡区;新建乌龙公社;将阿拉公社分为阿拉、石坝两个公社;大板桥公社析为大板桥、长水、新发、一朵云4个公社。
1964年1月,撤销乌龙、长水、新发、一朵云公社,并入板桥公社;撤销石坝公社,并入阿拉公社。
1966年4月,又在原乌龙公社范围内建双龙公社,联盟农场改称联盟公社。
1968年10月,省小哨畜牧场所辖7个生产大队31个自然村(集体所有制部分)划入官渡区,成立小哨公社。至此,全区有15个公社,辖135个生产大队(1968年行政区划一览)。市属二、三农场有青龙、塔密2个生产大队。
1968年10月,废区人民委员会及各公社管理委员会,区、公社分别成立革命委员会,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体制,各生产大队成立革命领导小组。区、公社、生产大队的专名和规模仍旧。
1968年12月,将金河、茨坝两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官渡区革委街道革命委员会,驻地迁关上。

1968年,全区辖15个公社。
先锋公社:驻官渡,辖宝丰、海东、龙马、中营、后所、罗衙、季官、螺峰、秀英、西庄10个生产大队。
云溪公社:驻九门里,辖义路、羊甫、珥琮、鸣泉、土桥、星东、时家湾、织布营、团结、四甲、中闸、云溪12个生产大队。
六甲公社:驻六甲,辖六甲、新一、新二、福保、小河嘴、永胜、陈家、盘龙、金家、星海10个生产大队。
前卫公社:驻官庄,辖红庙、太河、拥护、金河、小街、双凤、日新、双桥、福德、南坝、马家、官庄12个生产大队。
福海公社:驻刘家营,辖周家、吴井、永联、船房、河南、河北、福海、杨家、陆家、大坝、新河11个生产大队。
龙泉公社:驻龙头村,辖白马、金星、罗丰、北仓、云波、清泉、谷丰、宝丰、宝云、源清、上坝、中坝、水箐、岗头、右营、和平、花鱼沟、落索坡18个生产大队。
小河公社:驻小河村,辖小河、回流、三家、团结4个生产大队。
双哨公社:驻双桥村,辖新街、双桥、大哨、大摆4个生产大队。
双龙公社:驻前卫屯,辖庄房、青龙、麦地塘、乌龙4个生产大队。
阿拉公社:驻小石坝,辖麻苴、普照、石坝、高坡、阿拉、海子、清水7个生产大队。
板桥公社:驻大板桥,辖板桥、李其、西冲、沙沟、复兴、花箐、长水、沙井、新发、一朵云10个生产大队。(1973年板桥公社一朵云大队析为阿底、一朵云两个大队)
联盟公社:驻灵光街,辖桃源、长青、胜利、虹山、马村、小坝6个生产大队。
金马公社:驻金马寺,辖十里、东华、五里、关上、牛街、方旺、云山、新迎、大营、金马10个生产大队。
矣六公社:驻小新村,辖矣六、自卫、王官、关锁、渔村、宏仁、普自、五腊、子君、广卫10个生产大队。
小哨公社:驻白汉场,辖矣纳、小哨、乌西、中对龙、白汉场、兔耳、上对龙7个生产大队。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