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区历史沿革

盘龙区以盘龙江得名。唐永泰元年(765年),南诏王阁罗凤派其长子凤伽异在昆明筑拓东城,意在“开拓东境”。拓东城址在今盘江和金汁河之间,即今盘龙区大部分地区。1956年8月,昆明对4个城区进行合并,原一、三区合并为盘龙区。1956年10月19日,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昆明市人委关于并区工作的请示报告,盘龙区正式建区。

1996年,盘龙区面积15.1平方千米,人口约40.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1%。辖11个街道:长春街道、小南街道、金碧街道、南强街道、珠玑街道、环城街道、拓东街道、太和街道、东站街道、董家湾街道、东华街道。区府驻珠玑街道。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盘龙区常住总人口344754人,其中:珠玑街道17737人,太和街道65732人,南强街道6901人,金碧街道16689人,拓东街道27472人,东站街道50546人,董家湾街道40256人,东华街道24948人,环城街道71906人,小南街道10676人,长春街道11891人。

2004年区划调整前,盘龙区位于昆明城区东部,最北端为昆明火车北站,最南端至昆明站,东、南、北三面以贵昆、昆河铁路为界与官渡区毗邻相接,西面与五华区交错相衔。辖长春、东站、东华、董家湾、环城、金碧、南强、拓东、太和、小南、珠玑等11个街道,共有58个社区。

2004年6月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4]42号)调整昆明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昆明市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的行政区划。其中原盘龙区长春、小南、南强3个街道办事处;珠玑街道办事处的江滨西路社区居委会,金牛社区居委会部分;环城街道办事处的大鼓楼、灵光街、环城北路3个社区居委会部分划入五华区。原盘龙区太和街道、东站街道划归官渡区。原官渡区龙泉、联盟、茨坝(和平社区为部分)3个街道,双龙、双哨、小河3个乡划入盘龙区。调整后,盘龙区辖环城、珠玑、东华、董家湾、拓东、联盟、茨坝、龙泉8个街道办事处和小河、双龙、双哨3个乡。区域面积由15.1平方千米增加到约340平方千米,建成面积达到45.79平方千米。

2004年,经市政府批准,盘龙区对原有的8个街道办事处和3个乡进行整合,整合后共设置拓东、鼓楼、东华、联盟、金辰、青云、龙泉、茨坝8个街道办事处和松华、双龙2个乡,其中,鼓楼、金辰和松华为新设立的街道。整合后,拓东、鼓楼、东华、联盟、金辰五个街道办事是主城核心区,青云、龙泉、茨坝三个街道地处城郊结合部,三是双龙、松华2个乡为纯农村地区。

2005年,撤销双哨乡、小河乡,合并设立松华乡,乡政府驻原小河乡政府驻地(省政府2005年4月30日设立)。

2008年末,盘龙区户籍人口43695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6294人,农业人口40656人,占户籍人口的9.3%;全区常住人口659100人。

2009年,撤销双龙乡、松华乡,设立双龙街道、松华街道。调整后,全区辖10个街道:东华街道、拓东街道、联盟街道、茨坝街道、龙泉街道、鼓楼街道、金辰街道、青云街道、双龙街道、松华街道。区政府驻拓东街道。2009年7月以前,全区面积345.83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45.79平方千米,山区面积约292平方千米。

2009年8月1日,将嵩明县阿子营镇和滇源镇交由昆明市盘龙区托管;两镇辖区总面积541.1平方千米,辖32个村委会,217个村民小组;盘龙区管理面积从345.8平方千米扩大到886.9平方千米。至此,盘龙区辖拓东、鼓楼、东华、联盟、金辰、青云、龙泉、茨坝、松华、双龙10个街道,滇源、阿子营2个镇,共有49个社区、48个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盘龙区常住总人口809881人,其中:拓东街道39035人,鼓楼街道44820人,东华街道106522人,联盟街道118962人,金辰街道155659人,青云街道133099人,龙泉街道65673人,茨坝街道62887人,双龙街道11348人,松华街道11203人,滇源镇33455人,阿子营镇27218人;全区城镇人口721604人,农村人口88277人;汉族人口726205人,少数民族人口83676人。

2011年3月17日,正式撤销滇源镇、阿子营镇,设立滇源街道、阿子营街道。至此,全区辖拓东、鼓楼、东华、联盟、金辰、青云、龙泉、茨坝、松华、双龙、滇源和阿子营12个街道,共有49个社区、48个行政村。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