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历史沿革

1954年6月30日,政务院批准:缅宁专区更名为临沧专区,将缅宁县更名为临沧县。1954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报告备案:顺宁县更名为凤庆县。临沧专区辖5县,专区驻临沧县。同年创办双江、勐撒、勐底3个军垦农场,7月转归地方领导。1955年3月22日,政务院批准:撤销耿马县,设立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10月16日成立)。临沧专区辖4县、1自治县。1956年11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40次会议决定:原由大理专员公署代省领导的云县、凤庆2县,改由临沧专员公署领导(6月30日云南省委批准,8月1日正式移交)。临沧专区辖6县、1自治县。1957年人民公社化以后,临沧专区有68个公社87乡2镇,相当于乡的行政区15个。

1958年9月24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80次会议决定:撤销沧源县。设立沧源佧佤族自治县,自治县的行政区域为原沧源县的行政区域。1958年12月29日,双江县与临沧县合并为临双县。1959年2月,云县、凤庆县合并为云凤县;10月撤销云凤县,恢复凤庆、云县建制。同年12月,临双县分设为临沧、双江两县。1963年9月13日,国务院批准:沧源佧佤族自治县改名为沧源佤族自治县(1964年2月28日正式成立);耿马傣族佧佤族自治县改名为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1963年9月14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35次会议决定:设立永德县,以镇康县的内地5个区、63个人民公社的行政区域为永德县的行政区域,永德县驻地德党镇;将镇康县迁驻凤尾坝。临沧专区辖6县、2自治县。

1970年临沧专区改称临沧地区,地区驻临沧县。辖临沧、永德(驻德党镇)、云县(驻云城镇)、凤庆(驻凤山镇)、双江(驻勐勐)、镇康等6县及沧源佤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2自治县。1996年,临沧地区面积24469平方千米,人口约207.1万人,行政公署驻临沧县。辖临沧、云县、凤庆、永德、镇康5县及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耿马傣族佤族、6沧源佤族3个自治县。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临沧地区常住总人口2332570人,其中:临沧县285163人,凤庆县426943人,云县416507人,永德县339918人,镇康县182258人,双江自治县165982人,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313220人,沧源佤族自治县202579人。

2003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36号)撤销临沧地区,设立地级临沧市:(1)撤销临沧地区和临沧县,设立地级临沧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临翔区凤翔镇南屏西路。(2)临沧市设立临翔区,以原临沧县的行政区域为临翔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凤翔镇南塘街。(3)临沧市辖原临沧地区的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临翔区。

2005年8月1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临翔区等七县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云政复[2005]56号文件)批准临沧市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撤销临翔区那招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博尚镇,博尚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临翔区凤翔镇和忙畔乡,分别改设凤翔和忙畔街道办事处。撤销永德县明朗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德党镇,德党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耿马县福荣拉祜族傈僳族乡和河外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孟定镇,孟定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镇康县军弄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南伞镇,南伞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沧源县团结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岩帅镇,岩帅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凤庆县永新彝族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鲁史镇,鲁史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凤庆县德思里彝族佤族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勐佑镇,勐佑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云县头道水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爱华镇,爱华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云县糯洒彝族傣族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涌宝镇,涌宝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双江县贺六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勐勐镇管辖,镇政府驻原勐勐镇政府驻地。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共涉及全市七县一区,21个乡镇。撤销11个人口、规模较小的乡镇并入相邻人口、规模适中、经济相对发达的10个中心乡镇。通过调整,全市乡镇总数将由原来的89个减少到77个(含2004年省政府已批复的永德县勐汞乡并入德党镇),减幅为13.5%。整个撤并工作于年底结束。

2006年,全市辖2个街道、32个镇、30个乡、13个民族乡;28个居委会、898个村委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总人口2429497人,其中:临翔区323708人,凤庆县458322人,云县449460人,永德县369702人,镇康县176356人,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76549人,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296302人,沧源佤族自治县179098人。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