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区历史沿革

“吐鲁番”之称,最早见于《西域番国志》即明人陈诚《西域行程记》一书。吐鲁番,维吾尔语意为富庶丰饶的地方。据《西域同文志》:系回语“蓄水”之意。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通名大辞典》释为维吾尔语,意为“都会”。曾炳煌所撰《吐鲁番厅乡土志》释:“吐鲁番”系“吐蕃”的谐音。

古称“姑师”(《史记·大宛传》),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西汉时期是车师前王庭地。《汉书·西域传》称:车师前国王治交河。西汉元帝元年(公元前48年)设置戊已二校尉屯田。东汉和帝三年(公元前91年)戊已校尉驻地由交河城迁驻高昌。晋置高昌郡,北魏属“蠕蠕”(亦称“芮芮”或“茹茹”),称高昌国。

唐设安西都护府治,称西州。唐末没入吐蕃。宋号称辉和尔,即畏吾儿。元设畏吾尔都护。元末明初分设柳城(今鄯善县的鲁克沁)、火州、吐鲁番三部,皆设万户府“达鲁花赤”(即长官)。

清朝乾隆44年(公元1775年)设吐鲁番领队大臣,始筑广安城(今老城)。光绪12年(1886年)置吐鲁番直隶厅,隶属迪化府,辖今吐鲁番、鄯善、托克逊三县范围,治所在吐鲁番。民国2年(1913年)直隶厅改为吐鲁番县。1984年12月撤县设市。

1996年,吐鲁番市面积15738平方千米,人口约23.6万人。辖2个街道、2个镇、7个乡:老城路街道、高昌路街道、大河沿镇、七泉湖镇、亚尔乡、葡萄乡、艾丁湖乡、恰特喀勒乡、二堡乡、三堡乡、胜金乡。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21团。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吐鲁番市常住总人口251652人,其中:老城路街道15551人、高昌路街道26700人、七泉湖镇11979人、大河沿镇11081人、亚尔乡58068人、艾丁湖乡19328人、葡萄乡24035人、恰特卡勒乡27294人、二堡乡11453人、三堡乡13669人、胜金乡22898人、红柳河园艺场2837人、原种场2049人、交河西镇兵团221团4710人。

2003年末,吐鲁番市总面积13689.71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4.9平方千米。总人口254900人。辖2个街道、2镇7乡:老城路街道、高昌路街道、大河沿镇、七泉湖镇、亚尔乡、葡萄乡、恰特喀勒乡、艾丁湖乡、胜金乡、二堡乡、三堡乡。市政府驻市区青年路。

2008年设立葡萄沟街道,辖达甫散盖、拜西买里、布依鲁克、葡萄4个社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吐鲁番市常住总人口273385人,其中:老城街道22808人,高昌街道46992人,葡萄沟街道9041人,七泉湖镇10054人,大河沿镇9133人,亚尔乡53307人,艾丁湖乡18890人,葡萄乡15683人,恰特喀勒乡27174人,二堡乡12417人,三堡乡15135人,胜金乡24246人,红柳河园艺场2313人,原种场2206人,兵团二二一团3986人。

2014年5月26日,自治区政府(新政函[2014]76号)批复同意撤销亚尔乡,设立亚尔镇。调整后,全市辖3个街道、3个镇、6个乡。

2015年3月16日,国务院(国函[2015]52号)批复同意撤销吐鲁番地区和县级吐鲁番市,设立地级吐鲁番市。吐鲁番市设立高昌区,以原县级吐鲁番市的行政区域为高昌区的行政区域。高昌区人民政府驻老城路街道老城东路690号。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