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历史沿革

和田地区,古称“于阗”,藏话意思为“产玉石的地方”。清初才改“于阗”为“和阗”。1959年,“和阗”又改“和田”。《唐书·西域传》:“于阗或曰瞿萨旦那,亦曰涣那、曰屈丹,北狄曰于遁,诸胡曰豁旦。”《大唐西域记》称作瞿萨旦那国:“唐言地乳,取其俗之雅言也。俗语谓之汉那国。匈奴谓之于遁,诸胡谓之豁旦,印度谓之屈丹,旧曰于阗,讹也。”又称:“瞿萨旦那国,周四千余里,沙碛大半。”瞿萨旦那为国名,含义是“地乳”。

《大唐西域记》有如下记载:昔于阗国王暮年无嗣,于是祈祷天神,请求继嗣。忽间神像前额剖裂,出一婴孩。全国上下欢庆。但婴儿不食人乳。国王恐其夭折,又去神前求助养育之法。突然神前地面隆起一包,形状如乳,婴儿吮饮,长大成人,继承王位,世代相传。因为“于时地乳所育,因为国号”。可见于阗王为“大地之骄子”,使用“瞿萨旦那”为国名应是众望所归。但地名则称作于阗或豁丹未变。元代以来史书有兀丹、忽炭、斡端等,都是和阗或于阗的不同译名。和阗和于阗是古代南北方民族语言的不同称谓,有所差异。

和田史称和阗、于阗。秦汉以前,有操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和塞人、羌人、月氏人等不同的古老土著民族在这里生存。张骞通西域后,和田地区第一次被记入汉文典籍。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府,当时位于塔里木盆地周边的西域三十六国中有皮山、于阗、渠勒、精绝、戍卢诸国地属今和田地区。魏晋时期,于阗国与祖国内地保持着密切关系。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在此设毗沙都督府,置十州。元代为蒙古宗王分封地,至元年间(1279年-1289年)设宣慰使元帅府,直属元朝中央统辖。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设和阗办事大臣,受叶尔羌办事大臣节制,和阗城设三品阿奇木伯克。光绪九年(1883年)置和阗直隶州,民国九年(1920年)设和阗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为行政区,设行政长官公署。1943年改行政区为专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新中国成立后,设立和阗专区专员公署,1959年改和阗为和田。1977年建立和田地区行政公署。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田地区常住总人口1681310人。其中:和田市186127人、和田县261498人、墨玉县405634人、皮山县216024人、洛浦县235716人、策勒县132139人、于田县212061人、民丰县32111人。

2000年末,和田地区常住总人口168.1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3.67万人,占总人口的14.08%;维吾尔族162.56万人,占总人口的96.67%。辖1市7县:和田市、和田县、皮山县、于田县、墨玉县、洛浦县、策勒县、民丰县。共有75个乡、11个镇、4个街道,1401个村委会。

2003年,和田地区总面积248945.29平方千米,总人口1743813人。辖1市7县,即: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皮山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地区行政公署驻和田市。

2006年,将洛浦县吉亚乡、玉龙喀什镇与和田县吐沙拉乡划归和田市管辖。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田地区常住总人口2014362人,其中:和田市322300人,和田县269941人,墨玉县500114人,皮山县258210人,洛浦县232916人,策勒县147050人,于田县249899人,民丰县33932人。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