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河县历史沿革

县因精河得名。精,据《西域同文志》,系“准语”,“蒸甑”之意。唐代称石漆河,《西域图志》作晶河。“晶”为蒙古语,意为“清凉”。清代光绪年间改称精河。汉代以前,精河之地属戈族一支称为“塞种”的部落的游牧地。南北朝时期,柔然部落进驻精河游牧。唐属瑶池都督府管辖。宋辽时期受西辽王朝契丹人之统辖,元朝时为阿里麻里行省的一部分。后直到清初为蒙古准噶尔部所辖。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在精河筑城,取名“安阜”,设典史一员、都司一员,属库尔喀拉乌苏领队大臣所辖。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一部分安置在精河。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又于城东二里处筑一新城,仍称安阜城,改典史为粮司,隶镇迪道。光绪十四年(1888年)置精河直隶抚民厅,属伊塔道。民国二年(1913年)建精河县,先后属伊塔道、伊犁专区。1954年后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1996年,精河县辖2个镇、3个乡:精河镇、大河沿子镇、茫丁乡、托里乡、托托乡。县政府驻精河镇。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83、82、91团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精河县常住总人口133530人,其中:精河镇14401人、大河沿子镇28338人、茫丁乡20848人、托里乡20811人、托托乡3067人、阿合其农场7528人、八家户农场12619人、兵团82团场6475人、兵团83团场15318人、兵团91团场4125人。

2003年,全县总面积11189.15平方千米,总人口128833人。辖2镇3乡:精河镇、大河沿子镇、茫丁乡、托里乡、托托乡。县政府驻精河镇。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所属的82、83、91三个团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精河县常住总人口141593人,其中:精河镇18727人,大河沿子镇28062人,茫丁乡24741人,托里乡19614人,托托乡3476人,阿合其农场6967人,八家户农场14248人,兵团八十三团22133人,兵团九十一团3625人。

2014年10月21日,自治区政府(新政函[2014]189号)批复同意撤销托里乡,设立托里镇。调整后,全县辖3个镇、2个乡:精河镇、大河沿子镇、托里镇、茫丁乡、托托乡。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