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碱滩区历史沿革

白碱滩区是克拉玛依油田的一个主要生产区。在解放前是一片戈壁荒滩,低洼处有水积存,到处长满芦苇、灌水,常有黄羊、野兔等野生动物出没,游牧到此的牧民根据这里的地理环境曾取名“结然布拉克”,意为黄羊聚集的地方。后来又有人起名“白水滩”,意思是这荒滩上有水。1955年石油工人勘探至此,见遍地是茫茫盐碱,于是又取名“白碱滩”,此名一直沿用至今。1958年,克拉玛依油田第一口日产上百吨的高产油井——193井诞生于此。

1982年设立白碱滩区政权机关,1984年撤销。1991年8月恢复组建设立白碱滩区,辖2个自然镇(白碱滩镇、三平镇),共有16个新村,26个居民委员会。

1998年未,全区总人口为62633人;有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回、苗、满、壮、锡伯等27个民族;汉族人口48166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6.9%;少数民族人口14467人,占全区总人口的对23.1%。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白碱滩区常住总人口64297人,其中:中兴路街道46724人、三平镇街道17573人。

2003年,白碱滩区面积1272.38平方千米,总人口57974人。辖2个街道:中兴路街道、三平路街道。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白碱滩区常住总人口50422人,其中:中兴路街道45346人,三平路街道5076人。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