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历史沿革

襄汾,取襄陵、汾城二县首字为名。襄陵以晋襄公陵而得名。汾城系古晋国都,因汾河流经得名。秦于今县城北8千米古城村置襄陵县,属河东郡。西汉于今县城西南28千米晋城村别置临汾县,亦属河东郡。三国魏属平阳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析临汾县地于今县城西北10千米古城村北置泰平县,不久临汾县废入,属平阳郡。太和十一年(487)复置临汾县。北齐废襄陵、临汾2县。

北周改泰平县为太平县,禽昌县治自今尧都区境徙古城村。隋开皇三年(583)2县改属晋州,十年属绛州。大业二年(606)改禽昌县为襄陵县,属临汾郡;太平县治徙今县城西北5千米古县村。义宁年间2县属平阳郡。唐武德元年(618)太平县徙治今古城村,贞观七年(633)又徙治今县城西南18千米汾城镇。元和十四年(819)襄陵县徙治今县城西北15千米古襄陵村,属晋州;太平县属绛州。

宋天圣元年(1023)襄陵县徙治今县城西北18千米襄陵镇。民国初年改太平县为汾城县,与襄陵县俱属河东道,道废后直属省。1949年属临汾专区。1950年襄陵县徙治赵曲镇。1954年2县合并为襄汾县,县政府驻史村镇,属晋南专区。1958年撤县,分别划入侯马市、临汾县。1961年复置。1967年属晋南地区。1970年属临汾地区。2000年属地级临汾市。

1996年,襄汾县面积1034平方千米,人口约47万人。辖7镇14乡:城关镇、襄陵镇、南贾镇、赵康镇、邓庄镇、古城镇、汾城镇、南辛店乡、陶寺乡、大邓乡、张礼乡、贾罕乡、浪泉乡、曹家庄乡、丰盈乡、景毛乡、永固乡、西贾乡、土地殿乡、贾岗乡、赵曲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襄汾县常住总人口466163人,其中,城关镇57781人,赵康镇23657人,汾城镇43491人,南贾镇30686人,古城镇33015人,襄陵镇19294人,邓庄镇23997人,丰盈乡10978人,永周乡19771人,贾岗乡10731人,西贾乡21600人,曹家庄乡14623人,景毛乡16401人,南辛店乡24931人,贾罕乡16034人,浪泉乡20460人,张礼乡18948人,大邓乡13135人,陶寺乡26139人,土地殿乡6411人,赵曲乡14080人。

2001年,撤销赵曲乡,并入城关镇,更名为新城镇;撤销丰盈乡,并入赵康镇;撤销贾岗乡,并入汾城镇;撤销曹家庄乡,并入古城镇;撤销浪泉乡,并入襄陵镇;撤销张礼乡,并入邓庄镇;撤销贾罕乡,并入南辛店乡;撤销土地殿乡,并入大邓乡。区划调整后,全县辖7个镇、6个乡:新城镇、赵康镇、汾城镇、南贾镇、古城镇、襄陵镇、邓庄镇、陶寺乡、永固乡、景毛乡、西贾乡、南辛店乡、大邓乡。县政府驻新城镇。

县境边界村庄,自齐村起,逆时针方向,计有井头、浪泉、薛村、景村、西阳、安军岭、西梁、梁段、上北戍、贾朱、北侯、卢家坟、曹家坪、水峪沟、太常庄、大有、车口、峪口、高庄、李村、西南毛、阜平庄、广巨庄、杨威、南史威、东柴、仁佑庄、西吉、东吉、南五、永固、万王、裴村、仓头、下鲁、南古堆、南庄岭、蒙亨、卧子里、向南、贾家庄、崔家庄、菊花古朵、十八盘、木凹、李家坡、燕窝、神坡、河底、王家河、贺家墓、沟北、孔家河、半山里、东社、段村、扈村、寺头、小王、斛冢、小韩、鄢里、上靳、襄陵镇等。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襄汾县常住总人口442614人,其中,新城镇79814人,赵康镇27716人,汾城镇51380人,南贾镇27292人,古城镇45085人,襄陵镇40711人,邓庄镇41741人,陶寺乡19723人,永固乡15015人,景毛乡16558人,西贾乡18617人,南辛店乡42937人,大邓乡16025人。

2015年末,襄汾县辖7个镇、6个乡(合计13个),6个居委会、348个村委会(合计354个)。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