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县行政区划

社区建设管理办公室

2010年常住人口26874人(六普)。【2014年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140122104中心镇建设管理办公室(5居):~001 121新阳东街社区 ~002 121商贸新街社区 ~003 121南坡街社区 ~004 121首邑北路社区 ~005 121首邑南路社区

黄寨镇

【概况】阳曲县辖镇。县政府驻地。位于县境中部。2010年常住人口22233人(六普)。棋子山海拔1417米。社河、杨兴河均由东北向西南汇于暖泉湾,出侯村乡龙门汇,经太原市区注入汾河。北同蒲铁路、108国道公路过境。名胜古迹有古狼孟县治遗迹、不二寺。

【沿革】黄寨,古称黄头寨、黄土寨。《读史方舆纪要》载:“狼孟县,俗名黄头寨,太原府北七十里”。民国时,曾在此设阳曲办事处。1948年11月,黄寨解放,县政府从辛庄村移驻黄寨村至今。1951年为一区,区公所驻黄寨。1953年,一区辖北留、老土沟、黄寨、大直峪、城晋驿等9个乡。1956年撤区并乡,为黄寨等乡。1958年改为红星公社。1959年,公社以驻地命名,改为黄寨公社。1980?年,设立北留公社。?年,城镇成立新阳街道办事处,下辖3个居委会。1984年改为黄寨镇、北留乡。1996年,黄寨镇面积57.60平方千米,人口10461户2754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673人,辖1个办事处,4个居委会,黄寨、城晋驿、柏井、小牛站、莎沟、大屯庄、小屯庄、南郑、北郑、中社、北塔地、官圪垛、东蔡、西蔡、上安、岗上16个行政村;北留乡面积51.99平方千米,人口1705户6030人,乡政府驻北留村,辖北留、宋庄、下安、大牛站、北郁利、南郁利、龙兴、南留南、南留北、寺庄、上庄、北岗、西龙庄、韩寨、碧山、牧角、十合、大直峪、小直峪、灵古嘴20个行政村。2001年,撤销北留乡,并入黄寨镇;原北留乡的西龙庄、韩寨2村并入侯村乡。

【2014年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140122100黄寨镇(16村):~200 121黄寨村 ~201 220官圪垛村 ~202 220柏井村 ~203 220小牛站村 ~204 220城晋驿村 ~205 220莎沟村 ~206 220小屯庄村 ~207 220大屯庄村 ~208 220北郑村 ~210 220中社村 ~211 220北塔地村 ~212 220南留南村 ~213 220北留村 ~214 220宋庄村 ~215 220大直峪村 ~216 220录古咀村

大盂镇

【概况】阳曲县辖镇。位于县境中北部。2010年常住人口10959人(六普)。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黄土丘陵,西部为大盂盆地,杨兴河由东向西穿境而过。北同蒲铁路、108国道公路过境。镇北石岭关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宋、元、明均在此设戍兵防守,明万历年间筑石城,现遗址尚存。

【沿革】《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载:“魏献为政,分祁氏田以为七县,盂丙为盂大夫。”《阳曲县志》(道光二十三年)载“汉盂县,后魏曰:大祁城。……隋开皇亦置盂县(即今大盂镇)。”因其四周皆山,中间低平,由地形得名大盂。1951年为三区,区公所驻大盂。1953年,三区辖大盂、大泉沟、南高庄等9个乡。1956年撤区并乡,为大盂等乡。1958年改公社。1959年公社以驻地命名,改为大盂公社。1984年改大盂镇。1996年,面积140.5平方千米,人口3632户12824人,镇政府驻大盂村,辖大盂、南高庄、上原、沙河、古城、三道、景庄、三畛、卷子头、阳店、李家沟、张家沟、小泉沟、东南窊、南家庄、北家庄、金家岗、圪针沟、滩里、石岭关等21个行政村。

【2014年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140122101大盂镇(12村):~200 121大盂村 ~201 220南高庄村 ~202 220上原村 ~203 220沙河村 ~204 220景庄村 ~205 220李家沟村 ~206 220大泉沟村 ~207 220东南窊村 ~208 220北家庄村 ~209 220金家岗村 ~210 220棘针沟村 ~211 220移动新村

东黄水镇

【概况】阳曲县辖镇。位于县境中东部,南以阪泉山与寿阳县为界。2010年常住人口9722人(六普)。镇域东有双山、红?山、两岭山,南有尖山、孤泉山,西北为丘陵平原。古迹有大王庙(无梁殿),大汉村千佛碑、西盘威村明泰大师塔等。

【沿革】镇因驻地而得名。相传东黄水村古称五龙镇,以五条河汇合于此而得名,因村中修东、西、南、北、中五堡,故又名五堡村,后因地处两岭山下,雨季山洪暴发,河内卷入大量泥沙,绕村南而过,又与西黄水相对,故名东黄水。1953年,分属一区的故县、西殿、西盘威、东黄水等乡。1956年撤区并乡,为东黄水乡。1958年属红星?公社。1959年设立东黄水公社。1984年建镇。1996年,面积164.2平方千米,人口4332户15703人,镇政府驻东黄水村,辖东黄水、故县、西殿、西洛阴、南洛阴、北洛阴、西盘威、水泉沟、河上嘴、马驼、范庄、圪墩脑、大汉、吉家岗、郑家寨、牛家滩、蒲子、红沟、坪塘窊、小汉、东盘威、车万寿、石沟东23个行政村。

【2014年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140122102东黄水镇(10村):~200 121东黄水村 ~201 220故县村 ~202 220西殿村 ~203 220洛阴村 ~206 220河上咀村 ~207 220马驼村 ~208 220范庄村 ~209 220大汉村 ~210 220吉家岗村 ~211 220红沟村

泥屯镇

【概况】阳曲县辖镇。位于县境中西部。2010年常住人口16854人(六普)。地势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为平川,北高南低,俗称泥屯川,又称“白马掌”。麻岔山海拔1824米。河流有泥屯河、龙泉河等。景点有三藏寺、惠庵寺、天王寺等。

【沿革】1951年分属二区(区公所驻泥屯)、三区(区公所驻大盂)。1953年,分属二区的泥屯、南路、傅家窑、东青善、归朝、柏板6个乡和三区的岔上等乡。1954年9月,柏板乡划归太原市郊区。1956年撤区并乡,分属泥屯、岔上等乡。1958年改公社。1959年公社以驻地命名,分属泥屯公社、岔上公社,1984年改泥屯镇、岔上乡。1996年,泥屯镇面积118.55平方千米,人口5216户19643人,镇政府驻泥屯村,辖泥屯、思西西、思西北、思西东、归朝、白家社、伽东、戴庄、中兵、东青善、西青善、芦家河、阳坡、苏村、傅家窑、杨家井、小杨家井、张家庄、松树、西沟、南路、山根底、北路、黑窊24个行政村;岔上乡面积154.12平方千米,人口1025户3625人,乡政府驻岔上村,辖岔上、安沟、方山、石家庄、后交、耀子、赤混社、南龙泉、北龙泉、权庄10个行政村。2001年,撤销岔上乡,并入泥屯镇。

【2014年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140122103泥屯镇(23村):~200 121泥屯村 ~201 220思西村 ~202 220归朝村 ~203 220白家社村 ~204 220伽东村 ~205 220代庄村 ~206 220中兵村 ~207 220东青善村 ~208 220西青善村 ~209 220芦家河村 ~210 220阳坡村 ~211 220苏村 ~212 220付家窑村 ~213 220杨家井村 ~214 220张家庄村 ~215 220松树村 ~216 220南路村 ~217 220岔上村 ~218 220石家庄村 ~219 220耀子沟村 ~220 220赤泥社村 ~221 220龙泉村 ~222 220权庄村

高村乡

【概况】阳曲县辖乡。位于县境中北部,北以官帽山与忻州市为界。2010年常住人口9904人(六普)。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南、北部均为丘陵,官帽垴、梁鸿山海拔高达1400余米。东部为大盂盆地。

【沿革】1948年,东、西阳曲县合并后,县政府曾驻境内辛庄村。1953年,分属三区的北白、高村、北社等乡。……1972年设立高村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面积113.8平方千米,人口3349户12495人,乡政府驻高村村,辖高村、辛庄、王文岭、北白、宋川、南白、西兴庄、蟠龙、河庄、凤凰、诸旺、峪庄、马头、北社、兴社、白水、杏沟、沟北、西南窊、马坡20个行政村。

【2014年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140122200高村乡(10村):~200 210高村 ~201 220辛庄村 ~202 220王文岭村 ~203 220北白村 ~204 220南白村 ~205 220西兴庄村 ~206 220河庄村 ~207 220北社村 ~208 220西南窊村 ~209 220马坡村

侯村乡

【概况】阳曲县辖乡。位于县境中南部。2010年常住人口10356人(六普)。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丘陵起伏,最高山峰阪泉山,海拔1760米。中西部平坦低洼,河流纵横交错,源于阪泉山的深沟河,由东向西在暖泉湾与杨兴河合流,经青龙镇村出龙门汇入汾河。

【沿革】1953年为七区,辖店子底、青龙、张拔、西黄水、北山头5个乡,驻侯村。1954年9月,将北山头乡划归太原市郊区。1956年撤区并乡,为侯村乡。……1961年设立侯村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面积108.59平方千米,人口3956户14788人,乡政府驻侯村村,辖侯村、赵庄、辉家沟、石城、桥沟、青龙镇、会沟、南塔地、大碾沟、西黄水、西下庄、尧子尚、张拔、洛阳、西万寿、黄道沟、上岗、王家垴、小岗头、常峪、汉岭、店子岭、上阳寨、下阳寨、王兴坪25个行政村。2001年,原北留乡的西龙庄、韩寨2村并入侯村乡。

【2014年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140122201侯村乡(11村):~202 220石城村 ~204 220青龙村 ~205 220西黄水村 ~206 220尧子尚村 ~207 220张拔村 ~208 220洛阳村 ~210 220黄道沟村 ~211 220小岗头村 ~212 220店子底村 ~213 220上阳寨村 ~214 220西龙庄村

凌井店乡

【概况】阳曲县辖乡。位于县县境东南部,东与盂县相邻,南与寿阳县接壤。2010年常住人口8090人(六普)。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均在1200米以上,大威垴山海拔达1715.7米。主要河流乌河,源于窑沟,由东郭湫出境入滹沱河。314省道公路过境。

【沿革】1953年8月,将盂县十区凌井店、大方山、西汉湖、蒿子坡等4个乡的窑沟、西汉湖、东汉湖、烟里、河村、北安多、南庄、南社、东凌井、西头、后街、坡里、西黄龙头、东黄龙头、西山头、阎掌、蒿子坡、黑山虎、石窑沟、西湾、后沟、西牛、西郭湫、东郭湫、大方山、寺南26个行政村57个自然村划归阳曲县,设立第九区,驻凌井店。1956年撤区并乡,为凌井店乡。1958年改公社。1959年,公社以驻地命名,改为凌井店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面积183.55平方千米,人口3027户11268人,乡政府驻凌井店村,辖凌井店、东郭湫、西郭湫、寺南、西牛小坪、大方山、小方山、湾里、后沟、后街、东汉湖、涸里、窑沟、河村、安塘、南社、南庄、西头、蒿子坡、石窑沟、坡里、西汉湖23个行政村。

【2014年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140122202凌井店乡(13村):~200 220东郭湫村 ~201 220西郭湫村 ~202 220大方上村 ~203 220湾里村 ~204 210凌井店村 ~205 220后街村 ~206 220西头村 ~207 220蒿子坡村 ~208 220坡里村 ~209 220西汉湖村 ~210 220尧沟村 ~211 220河村 ~212 220安塘村

西凌井乡

【概况】阳曲县辖乡。位于县境西部,南与太原市、古交市隔汾河相望。2010年常住人口894人(六普)。境内山峦重叠,沟谷纵横。最高山峰白草峁山,海拔1872米;长梁背山海拔1768米。最深山谷凌井沟,长15千米,古为静乐、岚县等地通往省城要道。河流有凌井河、柳林河(干河)。名胜古迹有悬泉寺等。

【沿革】为革命老区,晋绥边区阳曲县政府曾驻境内西庄、官庄等村。1951年属五区,区公所驻扫峪。1953年,分属五区的榆树梁、西凌井、岭底、官庄、龙王堂、扫峪等乡。1956年撤区并乡,分属西凌井、西庄、伙路坪等乡。1958年合并为一个公社。1959年,公社以驻地命名,改为西凌井公社。1961?年增设西庄公社、伙路坪公社,1984年改西凌井乡、西庄乡、伙路坪乡。1996年,西凌井乡面积147.72平方千米,人口657户1907人,乡政府驻凌井,辖西凌井、泉水沟、扫峪、游坪、西坪、庄儿上6个行政村;西庄乡面积90.68平方千米,人口599户2040人,乡政府驻东沟,辖康沟、西?沟、官庄、韩庄、刘家岭、上善姑、下善姑、前岭底、后岭底、柳林、青崖槐11个行政村;伙路坪乡面积120.89平方千米,人口375户1227人,乡政府驻前伙路坪,辖伙路坪、王梯、峁上、前斧柯、榆树梁、后斧柯、龙王堂、韩南沟、麻地港、坪地窑10个行政村。2001年,将西凌井乡的扫峪、西坪、游坪3村并入北小店乡;撤销西庄乡、伙路坪乡,并入西凌井乡。

【2014年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140122203西凌井乡(7村):~200 210西凌井村 ~201 220西庄村 ~202 220韩庄村 ~203 220官庄村 ~204 220岭底村 ~205 220伙路坪村 ~206 220峁上村

北小店乡

【概况】阳曲县辖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西靠静乐县,北连忻州市。2010年常住人口1638人(六普)。境内群山环绕,沟谷纵横,林木繁茂。四周黄围岩、鸡道山、轿顶山等海拔均在1740米以上。主要河流有箭杆河、凌井河。

【沿革】乡因驻地而得名。北小店村是古时由太原通往静乐、岚县等地的主要通道,常有人在此食宿,故称小店;又因处于太原之北,遂名北小店。1951年属五区,区公所驻扫峪。1953年,分属五区的北小店、扫峪等乡。1956年撤区并乡,为北小店等乡。1959年属西凌井公社。1961?年分设北小店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面积140.8平方千米,人口878户3155人,乡政府驻北小店村,辖北小店、梁庄、大卜、蔓菁、神堂沟、范家沟、将军庄、石庄、海子湾、箭杆、多子、六固、安家庄13个行政村。2001年,将西凌井乡的扫峪、西坪、游坪3村并入北小店乡;调整后,全乡人口3741人。

【2014年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140122204北小店乡(7村):~200 210北小店村 ~201 220大卜村 ~202 220神堂沟村 ~203 220海子湾村 ~204 220箭杆村 ~205 220六固村 ~206 220扫峪村

杨兴乡

【概况】阳曲县辖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东邻盂县,北靠忻州市、定襄县。2010年常住人口2704人(六普)。柳林尖山为全县最高山峰,海拔2101.9米;驴蹄脑山为全县第二高峰,海拔2039.9米。主要河流有杨兴河、温川河。景点有白龙庙。

【沿革】为革命老区,东阳曲县政府曾先后驻连颠、麻黄沟等村。解放战争期间石槽村北温川、杨家掌、贾庄等村先后为县政府驻地。1951年为八区,区公所驻杨兴。1953年,八区辖杨兴、贾庄、堂儿、北温川、石槽、鄯都6个乡。1956年撤区并乡,分属杨兴乡、温川乡。1958年合并为1个公社。1959年,公社以驻地命名,改为杨兴公社。1961?年,增设温川公社。1984年改杨兴乡、温川乡。1996年,杨兴乡面积248.69平方千米,人口1191户3844人,乡政府驻杨兴村,辖杨兴、水头、杨庄、石坡头、桃子湾、坪里、鄯都、堂儿上、芦子沟、八里岔、史家庄、杜家庄12个行政村;温川乡面积176.44平方千米,人口970户2879人,乡政府驻南温川村,辖南温川、北温川、石槽、庞家庄、黄土坊、籍营、杨家掌、连巅、贾庄、麻黄沟、袁家庄11个行政村;东山林场、西山矿物局阳曲林场均驻杨兴乡。2001年,撤销温川乡,并入杨兴乡;调整后,全乡面积425.13平方千米。

【2014年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140122205杨兴乡(8村):~200 210杨兴村 ~201 220水头村 ~202 220坪里村 ~203 220鄯都村 ~204 220石槽村 ~205 220温川村 ~206 220杨家掌村 ~207 220贾家庄村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