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市历史沿革

春秋晋置阴晋邑。战国以魏长城为界,东属魏,西属秦。秦惠文王六年(公元前332年)魏纳阴晋于秦,阴晋改名宁秦,秦置宁秦县,属内史。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以地处华山之北更名华阴县,属京兆尹。据《太平寰宇记》:“以在太华山之阴,故名”。王莽始建国改名华坛县,东汉复名华阴县,属弘农郡。前秦分西部地于敷水河西今敷水镇附近置敷西县。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华阴县迁临晋(今大荔),辖地归敷西县,孝昌二年(526年)迁回,属华州。隋大业五年(609年)迁县治于今市区。义宁元年(617年)属华山郡。隋初废敷西县入华阴县,属京兆郡。唐垂拱元年(685年)因避武则天祖讳改称仙掌县,属华州,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华阴县,上元二年(761年)更名太阴县,宝应元年(762年)复称华阴县。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属同州府。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属直属省。1950年属渭南专区。1956年属省。1958年撤销华阴县并入渭南县,1961年分出复设华阴县,属渭南专区。1969年属渭南地区。1990年12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华阴县,设立华阴市(县级)。1994年属陕西省直辖,由地级渭南市代管。

 

1949年5月全县设6区47乡。1950年改为5区。1955年8月并为25乡,另外成立城关镇。1958年8月,三门峡库区的9个乡群众外迁,乡废;非库区成立3个公社,下辖生产大队、生产队。同年11月21日全县并入渭南县,原境设华阴人民公社,下辖7个管区。1961年8月恢复华阴县制后,全县设孟塬、碨峪、观北、岳庙、华山、五方、兴建、敷水、华阳9个公社,下辖155个大队,570个生产队。1964年10月,恢复设立城关镇。1980年12月,增设桃下镇、华山镇。全县为9个公社、3个镇,下辖157个大队,590个生产队。1982年,全县设3镇、9个公社,157个生产大队,597个生产队。

1983年4月(一说1984年)实行政、社分设,恢复乡、村建制,全县为9个乡、3个镇。1985年1月,华山乡并入华山镇,兴建乡并入桃下镇,同时改孟塬乡、敷水乡为镇建制。至此,全县辖城关、华山、孟塬、桃下、敷水5镇和岳庙、观北、碨峪、五方、华阳5乡,共158个行政村,602个村民小组。1990年3月移民返库,正式设立北社、五合、焦镇3个乡。全县共辖8乡5镇,共16个居委会、186个行政村,75个居民小组、721个村民小组。

1991年,撤销城关镇、岳庙乡、华山镇,设立太华路街道、岳庙街道、玉泉街道。1994年撤销西纪乡?。1996年,华阴市面积817平方千米,人口约23.9万人;辖3街道3镇7乡:太华路街道、玉泉街道、岳庙街道、桃下镇、敷水镇、孟塬镇、五合乡、北社乡、焦镇乡、华阳乡、五方乡、观北乡、碨峪乡。市政府驻太华路街道。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华阴市常住总人口242488人,其中:太华路街道39986人、岳庙街道15809人、玉泉街道37300人、孟塬镇25885人、桃下镇26990人、敷水镇27106人、碨峪乡10094人、观北乡9336人、五方乡20379人、华阳乡3736人、北社乡9603人、五合乡8533人、焦镇乡7731人。

2001年,撤销观北乡并入岳庙街道,撤销华阳乡并入敷水镇,撤销五合乡、焦镇乡设立华西镇。区划调整后,华阴市辖3个街道、4个镇、3个乡:太华路街道、岳庙街道、玉泉街道、孟塬镇、桃下镇、敷水镇、华西镇、碨峪乡、五方乡、北社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华阴市常住总人口258113人,其中:太华路街道50591人,岳庙街道28067人,玉泉街道43084人,孟塬镇24687人,桃下镇26011人,夫水镇28794人,华西镇16989人,卫峪乡10041人,五方乡17707人,北社乡10135人,国营陕西华山企业公司2007人。

2011年,撤销碨峪乡、北社乡并入岳庙街道,将桃下镇和敷水镇合并设立罗敷镇,将五方乡和玉泉街道合并设立华山镇。调整后,华阴市辖2个街道、4个镇:太华路街道、岳庙街道、孟塬镇、华西镇、华山镇、罗敷镇。

2012年末,华阴市面积675.2平方千米,户籍人口268269人,常住人口26.03万人。2013年末,华阴市辖2个街道、4个镇,共有16个社区、186个行政村,市政府驻太华路街道。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