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县历史沿革

栒邑县因境内栒原得名。古豳(亦作邠)国,周祖先公刘居地。《诗·大雅·公刘》:“笃公刘,于豳斯馆。”在今县西南30里。周曾置邑。秦于今职田镇置栒邑县,属内史。汉属右扶风,三国魏属新平郡。西晋改名邠邑县,后废。北魏太延二年(436年)将两汉置于宁夏同心县的三水县迁境内,后又迁入高平、爰得二县。西魏大统十四年(548年)三水县治移今城关镇西北白马堡。北周撤销高平、爰得二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属豳州;大业二年(606年)属宁州,县治移于今县北15里,三年属北地郡;义宁二年(618年)属新平郡。唐广德元年(763年)移治今县东北职田镇,元和四年(809年)复移今县旧治,属邠州。宋、金因之。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省三水县入淳化县。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今城关镇复置三水县,属邠州。1913年因与广东省三水县重名,复名栒邑县。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省。

1934年冬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在今后掌乡阳坡头村设新正县,在底庙镇郭村设永红县。1937年废永红县入新正县。1940年在马栏镇设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辖新正、新宁、赤水、淳耀四县。1949年5月增设马栏县,同年7月撤销新正县,9月撤销马栏县,属邠县分区。1950年属咸阳专区。1956年直属省。1958年并栒邑县入邠县,1961年复置栒邑县,属咸阳专区。1964年因栒字生僻,改栒邑县为旬邑县。1968年属咸阳地区。1983年属咸阳市。

1996年,旬邑县面积1697平方千米,人口约24.7万人。辖5个镇、12个乡:城关镇、土桥镇、张洪镇、太村镇、职田镇、清源乡、第界乡、赤道乡、原底乡、郑家乡、湫坡头乡、底庙乡、排厦乡、石门乡、丈八寺乡、后掌乡、马栏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1997年,底庙乡改为底庙镇,郑家乡改为郑家镇,湫坡头乡改为湫坡头镇,丈八寺乡改为丈八寺镇。调整后,旬邑县辖9个镇、8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旬邑县常住总人口261666人,其中:城关镇20584人,土桥镇20956人,职田镇28107人,张洪镇17772人,太村镇32789人,郑家镇19215人,漱坡头镇25272人,底庙镇18390人,丈八寺镇11543人,清塬乡9457人,第界乡1082人,石门乡690人,马栏乡4125人,后掌乡10400人,赤道乡11688人,原底乡16928人,排厦乡12668人

2001年,撤销第界乡并入城关镇,撤销石门乡并入清塬乡,撤销马栏乡、后掌乡合并设立马栏镇。调整后,旬邑县辖10个镇、4个乡:城关镇、土桥镇、职田镇、张洪镇、太村镇、郑家镇、湫坡头镇、底庙镇、丈八寺镇、马栏镇、清塬乡、赤道乡、原底乡、排厦乡。

2006年,旬邑县总面积1787平方千米,总人口26.98万人。辖排厦、原底、赤道、清原4个乡和城关、太村、职田、张洪、土桥、底庙、湫坡头、郑家、丈八寺、马栏10个镇,187个行政村、2个社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旬邑县常住总人口261566人,其中:城关镇32451人,土桥镇20795人,职田镇24335人,张洪镇17370人,太村镇33973人,郑家镇19439人,湫坡头镇22495人,底庙镇18212人,丈八寺镇11639人,马栏镇12608人,清塬乡10087人,赤道乡11463人,原底乡14558人,排厦乡12141人。

2011年,撤销排厦乡并入土桥镇,撤销原底乡并入张洪镇,撤销赤道乡并入太村镇,撤销清塬乡设立清塬镇。调整后,旬邑县辖11个镇:城关镇、土桥镇、职田镇、张洪镇、太村镇、郑家镇、湫坡头镇、底庙镇、丈八寺镇、马栏镇、清塬镇。

2012年末,旬邑县面积1774.4平方千米,户籍人口294421人,常住人口26.38万人。2013年末,旬邑县辖11个镇,共有2个社区、187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城关镇。

2015年,撤销城关镇,设立城关街道;撤销丈八寺镇,并入土桥镇。调整后,旬邑县辖1个街道、9个镇:城关街道、土桥镇、职田镇、张洪镇、太村镇、郑家镇、湫坡头镇、底庙镇、马栏镇、清塬镇。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