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历史沿革

西周为王畿地。春秋分别为秦、晋地。战国属秦。秦为内史地。西汉以渭河南、北分属京兆尹和左冯翊。东汉建武十五年(39年)析京兆尹东部地(今华阴市、潼关县地)属弘农郡。三国魏改左冯翊为冯翊郡,郡治由高陵迁临晋(今大荔城关镇),属雍州。十六国前秦甘露二年(360年)置渭南县,故治在今市北,后废。

北魏太平真君元年(440年)析京兆、冯翊、弘农三郡地于郑县(今华县城关镇)置华山郡;太和二年(478年)析澄城郡地于白水县(今白水县北部)置白水郡,五年又于南新丰县(今临渭区渭河南)置渭南郡,十一年迁华山郡治于华阴县(今大荔县城关镇)并析雍州东部地置华州,初治李润堡(今大荔县西北)后移治华阴县,领华山、澄城、白水三郡。孝昌三年(527年)于今市东南4里置渭南郡及南新丰县,改华山郡为武乡郡。永熙三年(534年)析华州南部地于郑县置东雍州及华山郡。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南新丰县为渭南县。三年省东雍州,迁华州治于郑县,领华山、白水二郡;于武乡县置同州,领武乡、澄城二郡。北周省渭南郡;建德三年(574年)于夏封县(今临渭区渭河以北)置延寿郡,属雍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存州;开皇十四年移渭南县于今市。大业三年(607年)废同州,于州治复设冯翊郡,省华州,其地分属京兆、冯翊二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废冯翊郡置同、华二州,八年西韩州治迁韩城县,属关内道;贞观八年(634年)废西韩州;垂拱元年(685年)华州更名太州;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华州。宋属永兴军路。金贞祐三年(1215年)于韩城置祯州,三州均属京兆府路。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废祯州,二年复设,六年又废,属奉元路。明属西安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升同、华二州为直隶州,十三年又升同州为同州府并降华州为同州府所辖的散州。1913年废州、府,以县属关中道。1928年废道,由省领县。

1948年在合阳设陕甘宁边区大荔分区。1949年5月在渭南设陕甘宁边区渭南分区。1950年渭南、大荔二分区合并,于渭南设渭南专区,辖13县。1952年原咸阳专区的富平、耀县、三原、泾阳、高陵五县划入。1956年撤销渭南专区,辖县属省。1961年复设渭南专区,辖14县。1969年更名渭南地区。1979年将耀县划归铜川市。1983年9月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渭南县,设立渭南市(县级);撤销韩城县,设立韩城市(县级);临潼、蓝田二县划归西安市。1990年12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华阴县,设立华阴市(县级)。

1994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136号):(1)撤销渭南地区和县级渭南市,设立地级渭南市,市政府驻东风街83号。(2)渭南市新设临渭区,以原渭南市的行政区域为临渭区的行政区域,区政府驻前进路。(3)渭南市辖原渭南地区的华县、潼关县、大荔县、合阳县、澄城县、蒲城县、白水县、富平县和新设立的临渭区。原渭南地区的韩城市、华阴市由省直辖。

1996年,渭南市面积13134平方千米,人口约516.4万人。市政府驻临渭区。辖临渭区及华县、潼关、白水、蒲城、大荔、澄城、合阳、富平8县,代管华阴、韩城2个县级市。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渭南市常住总人口5292200人;其中,临渭区888866人、华县350228人、潼关县147833人、大荔县706948人、合阳县432313人、澄城县372150人、蒲城县738675人、白水县277716人、富平县747942人、韩城市387041人、华阴市242488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渭南市常住总人口5286077人,其中:临渭区877142人,华县322148人,潼关县155463人,大荔县693392人,合阳县436441人,澄城县386150人,蒲城县743000人,白水县279679人,富平县743385人,韩城市391164人,华阴市258113人。

2012年末,渭南市面积13032.9平方千米,户籍人口5650700人,常住人口532.1万人。2013年末,渭南市共有12个街道、130个镇,202个社区、3198个行政村,市政府驻临渭区。

2015年10月1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渭南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5]186号):同意撤销华县,设立渭南市华州区,以原华县的行政区域为华州区的行政区域,华州区人民政府驻华州街道新华大街1号。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