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滨县北镇公社改为镇。1981年12月,各县城驻地公社全部撤社建镇。1982年,析滨县北镇、博兴县小营公社和蔡寨公社朱全镇管理区建立滨州市,置1镇3乡3个办事处。惠民地区辖滨州市和滨县、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高青、桓台、广饶、利津、垦利共1市12县。1982年11月10日,国务院批准,析利津、垦利两县及广饶县六户、牛庄、辛集、油郭四个公社,沾化县义和、四扣、太平、新户四个公社,博兴县龙居公社和乔庄公社的老于、刘家、王家三个生产大队建立东营市。1983年10月东营市正式建立。
1983年10月,广饶县划归东营市,桓台县划归淄博市。惠民地区辖滨州市和滨县、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高青共1市8县。1984年,各县改公社为乡镇,全区划为27镇93乡,另有滨县8个区28乡(含七个管理区)和滨州市3个市区办事处。1984年,为了与滨州市统一地名,惠民地区党政机关驻地北镇改为滨州。
1985年,滨县、无棣、沾化、博兴等县对乡镇又进行调整,全区建乡工作结束,惠民地区滨州市和滨县、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高青共一市八县,148个乡镇(含33个镇)、6135个自然村、6093个行政村。
1987年2月,撤销滨县入滨州市。1989年12月,高青县划归淄博市。1990年1月1日,高青县的旧镇划归滨州市管辖(原高青县旧镇及其所辖田楼、窑洼、旧镇三个管理区、65个自然村、74个行政村划归滨州市)。1992年,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1994年,滨州地区辖滨州市和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六县,113个乡镇(含44个镇和4个街道、一个沾化海防办事处),5365个村委会,351.78万人。
2000年6月1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0]59号),撤销滨州地区和县级滨州市,设立地级滨州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滨城区。滨州市设立滨城区,以原县级滨州市的行政区域为滨城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黄河六路。滨州市辖原滨州地区的邹平县、沾化县、惠民县、博兴县、阳信县、无棣县和新设立的滨城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滨州市常住总人口3563921人;其中:滨城区600883人,惠民县604751人,阳信县419591人,无棣县423113人,沾化县366178人,博兴县462815人,邹平县686590人。
2001年,将全市原来107个乡镇(街道)调整为86个(56镇、22乡、8街道):滨城区15个(北镇、市西、市中、市东、彭李、蒲城6街道,里则、堡集、小营、旧镇、杜店、滨北6镇,梁才、单寺、尚集3乡),惠民县14个(惠民、姜楼、石庙、清河、魏集、淄角、麻店、桑落墅、李庄、胡集10镇,大年陈、皂户李、何坊、辛店4乡),阳信县9个(阳信、商店、河流、翟王、温店、流坡坞6镇,劳店、洋湖、水落坡3乡),无棣县11个(无棣、水湾、小泊头、大山、埕口、马山子6镇,车镇、信阳、柳堡、佘家巷、西小王5乡),沾化县11个(富国、下洼、泊头、古城、冯家5镇,黄升、利国、下河、大高、滨海5乡,海防办事处),博兴县10个(博兴、曹王、阎坊、兴福、店子、陈户、纯化、庞家、湖滨9镇,乔庄乡),邹平县15个(邹平、西董、焦桥、九户、明集、好生、韩店、孙镇、青阳、台子、临池、魏桥、长山13镇,码头乡,黄山办事处),开发区(杜店镇)。
2002年末,全市共有9个街道、57个镇、19个乡。?年,滨州市总面积9445平方千米,总人口3688980人,辖1个市辖区、6个县,以及滨州经济开发区,共12个街道、54镇、18乡、1个办事处,20个社区、121个居委会、5297个村委会,5224个自然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滨州市常住总人口3748474人,其中:滨城区682717人,惠民县602491人,阳信县427014人,无棣县418687人,沾化县351672人,博兴县487116人,邹平县778777人。
2014年9月9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山东省调整滨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4]119号):同意撤销沾化县,设立滨州市沾化区,以原沾化县的行政区域为沾化区的行政区域,沾化区人民政府驻富国街道金海五路1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