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县历史沿革

汉水出界内飞越山之仙人洞,县因名。意为汉川水(今名流沙河)之源。古名笮都,属蜀国。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国设蜀郡,属蜀郡管辖。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西南夷,以笮都为旄牛县置沈犁郡,郡治旄牛。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撤沈犁郡入蜀郡。东汉延光二年(123年)迁旄牛县治至今九襄镇。中平六年(189年)改蜀郡为汉嘉郡,旄牛县隶之。以后历代在此设郡、州、县等。

隋仁寿四年(604年)以汉源之名于今九襄镇置汉源县。元、明为黎州安抚司。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称清溪县。民国3年(1914年),因清溪县与贵州省的青溪县同名同音,复改名汉源县。1950年3月汉源解放,县城由清溪迁至九襄,属西康省雅安专区。1952年10月,县政府驻地迁富林。1955年10月,西康省并入四川省,汉源县属四川省雅安地区。2000年12月雅安撤地设市,汉源县隶属地级雅安市。

1996年,汉源县面积2388平方千米,人口约33.9万人,以汉族为多,有彝、藏、回等少数民族。辖8个镇、27个乡、5个民族乡。县政府驻富林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汉源县常住总人口347471人,其中:富林镇32030人,九襄镇42860人,乌斯河镇10330人,宜东镇16080人,富庄镇9473人,清溪镇4884人,大树镇19674人,皇木镇7055人,大田乡11488人,唐家乡14597人,富春乡7789人,河西乡9212人,大岭乡5624人,前域乡5386人,后域乡4005人,大堰乡7461人,两河乡3922人,富乡乡3148人,梨园乡4504人,三交乡4783人,双溪乡6992人,西溪乡3880人,建黎乡4031人,市荣乡15682人,富泉乡7274人,万工乡8619人,安乐乡8242人,万里乡3939人,马烈乡5651人,白岩乡7420人,青富乡6173人,桂贤乡9655人,河南乡5613人,晒经乡3641人,料林乡5721人,小堡藏彝族乡7014人,片马彝族乡4728人,坭美彝族乡2469人,永利彝族乡3573人,顺河彝族乡2849人。

2004年,汉源县辖8个镇(富林、九襄、皇木、宜东、富庄、清溪、大树、乌斯河)、27个乡(大田、唐家、富春、河西、大岭、前域、后域、大堰、两河、富乡、梨园、三交、双溪、西溪、建黎、市荣、富泉、万工、安乐、万里、马烈、白岩、青富、桂贤、河南、晒经、料林)、5个民族乡(小堡藏族彝族、坭美彝族、永利彝族、顺河彝族、片马彝族)。

2006年4月14日,民政部(民函[2006]108号)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将四川省汉源县政府驻地由富林镇迁至市荣乡。

2006年9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45号)批准:同意汉源县富泉等4个乡政府驻地迁移。具体批复如下:将富泉乡政府驻地由兰加村迁到大农村。将市荣乡政府驻地由四农村迁到富塘村。将万工乡政府驻地由下堰村迁到万场村。将小堡藏族彝族乡政府驻地由团结村迁到丁家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汉源县常住总人口324408人,其中:富林镇28827人,九襄镇53380人,乌斯河镇8647人,宜东镇15969人,富庄镇9710人,清溪镇4885人,大树镇5363人,皇木镇6847人,大田乡13142人,唐家乡15425人,富春乡8234人,河西乡9756人,大岭乡4779人,前域乡10386人,后域乡3680人,大堰乡7798人,两河乡3283人,富乡乡2928人,梨园乡4282人,三交乡4589人,双溪乡6964人,西溪乡3789人,建黎乡4200人,市荣乡13708人,富泉乡6326人,万工乡3454人,安乐乡7959人,万里乡4147人,马烈乡6074人,白岩乡7145人,青富乡1640人,桂贤乡9152人,河南乡5436人,晒经乡4057人,料林乡5581人,小堡藏族彝族乡2226人,片马彝族乡4364人,坭美彝族乡1805人,永利彝族乡3034人,顺河彝族乡1437人。

2010年12月,将全县261个村(社区)调整为210个。其中,村191个、社区19个(城镇社区6个,农村社区13个)。共调减村(社区)51个,其中瀑电库区减少28个,非库区减少23个。【一说,共有204个行政村、6个社区】

2012年,撤销万工、青富、市荣、白岩、桂贤、富春、大岭、大堰、两河、建黎、富泉和唐家等12个乡建制,扩大13个乡镇行政区域。12月24日,汉源县举行行政区划调整暨河西乡社会事业中心揭牌仪式。调整后,汉源县辖10个镇、20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