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历史沿革

市名得自境内额仁淖尔盐地。“二连”系“额仁”的不同译音,意为有花纹的。“浩特”,蒙语,意为城市。“二连浩特”意为“位于斑斓地带的城市”。春秋时为林胡所居。战国、秦为匈奴地。后汉时乌桓、鲜卑入居,隋唐突厥徙牧于此。辽属托州地,金为蒙古各部落游牧之地,元属中书省上都路,北元属察哈尔部苏尼特鄂托克。清崇德七年开始属苏尼特右旗,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在二连盐池西北坡设立“伊林”驿站。光绪十五年(1899年),清廷架通了库仑(乌兰巴托)-张家口一线的电话线,又设电报局,并将该地标入了当时出版的地图集,名曰“二连”。民国七年(1918年)二连盐池成为张家口至库仑汽车运输线上的一个站点,站名“滂北”。

二连浩特市是随着集宁-二连国际铁路的建设而建立。1956年1月,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铁路联运线开通,以二连车站为中心的建筑群变成为二连浩特的雏形。1956年4月,锡林郭勒公署决定成立二连镇,隶属苏尼特右旗。1957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决定二连镇升格为准县级,改名“二连浩特”,隶属锡林郭勒盟。1966年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二连浩特市。1969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决定,二连浩特市划归乌兰察布盟管辖。1980年5月重新划回锡林郭勒盟。1985年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二连浩特升格为准地级市;1985年6月,国务正式批准二连浩特市为甲类开放城市;1986年3月,自治区政府批准二连为计划单列市。1992年7月,国务院批准二连为全国13个沿边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1996年?,二连浩特市面积167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辖3个街道。乌兰街道:市府驻辖区内。“乌兰”系蒙古语译音,意为“红色”。1983年设置。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0.8万人,辖白音、巴达拉乎、呼格吉勒3个居委会。东城街道:1994年设置。面积2平方千米,人口0.4万人,辖团结、石化、前进、满都拉4个居委会。辖区内有二连火车站。锡林街道:锡林”系蒙古语译音,意为“丘陵”。1994年设置。面积2平方千米,人口0.3万人,辖朝阳、迎宾、友谊3个居委会。(根据《政区大典》)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二连浩特市总人口47025人,其中:二连浩特市街道14494人,锡林虚拟街道21778人,京城虚拟街道10753人。

2000年,二连浩特市地处东经111°53′-112°14′、北纬43°22′-43°45′。边境线长19.7千米。辖3个街道,1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16170人,暂住人口26752人,人口密度为35.9人/平方千米。2001年,二连浩特市有3个街道,11个居委会,1个国营农场。总人口56743人,其中暂住人口39725人,常住人口17018人;汉族43603人,蒙古族12648人,回族65人,满族350人,朝鲜族18人,达斡尔族42人,鄂温克族4人,羌族5人,其他少数民族8人;人口密度为350.3人/平方千米。(《内蒙古年鉴》)

2003年,将苏尼特右旗的格日勒图敖都苏木(苏吉嘎查、陶力嘎查、额尔登高毕嘎查)和苏尼特右旗额淖尔苏木的呼格吉勒图雅嘎查划归二连浩特市管辖。全市辖乌兰、东城、锡林3个街道和格日勒图敖都苏木,总面积由原来的162平方千米扩大到4015.1平方千米。与蒙古国边境线长67.88千米。牧业人口1249人,赛乌素农场住户人口905人。城市建设面积12平方千米,草场面积3900平方千米。

2006年,二连市面积4015.1平方千米,城区面积18.2平方千米。辖3个街道、格日勒敖都苏木和赛乌素科技园区,14个社区、4个嘎查和1个生态移民区。总人口90719人,其中户籍人口24008人,人口密度为26人/平方千米。

2009年末,二连浩特市面积4015.1平方千米,城区面积27平方千米。辖3个街道、1个苏木、1个科技园区,14个居委会、4个嘎查、1个移民区。总人口89914人,比上年末减少3670人。常住人口71786人,其中二连户籍人口25989人;流动人口18128人。格苏木1828人,赛乌素科技园区186人。

2012年2月,二连浩特市撤销3个街道,成立社区建设管理办公室,将14个社区整合为8个新社区,由“市—街道—社区”三级管理变为“市直管社区”。3月16日,《二连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市友谊等8个社区更名的通知》(二政办发[2012]23号):友谊社区更名为东城社区;兴安社区更名为西城社区;朝阳社区更名为南苑社区;那仁社区更名为北疆社区;前进社区更名为锡林社区;建设社区更名为额仁社区;迎宾社区更名为呼和社区;满都拉社区更名为乌兰社区。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