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区历史沿革

战国至秦属辽东郡。西汉时期境内曾设置沓氏县,属辽东郡。三国时期改沓氏县为东沓县。西晋属辽东郡平郭县(今熊岳镇),直至东晋元兴三年(404年)高句丽割据辽东。唐总章元年(668年)属安东都护府积利州。辽天显元年(626年)置苏州,治来苏县,属东京辽阳府。金皇统三年(1143年)改苏州为化成县,隶属复州;贞佑四年(1216年)升化成县为金州,金州之名始于此。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置金州万户府,属辽阳行省。明洪武四年(1371年)设定辽都卫,洪武八年(1375年)设金州卫。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金州为宁海县,属奉天省。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改宁海县为金州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被沙皇俄国强行租借。光绪三十年(1904年)日俄战争后,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民国二年(1913年)金州改为金县,隶属奉天省,但由于日本的侵占,未能行使行政权力。直至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金县解放,才实行县治。

1946年10月~1949年9月,金县先后隶属旅大行政联合办事处、关东公署、旅大行政公署。1947年属关东公暑。1949年4月27日划归旅大行署区。1950年12月属中央直辖旅大市。1955年属辽宁省旅大市(1955年6月旅大市代省管理金县),1959年1月5日划归旅大市领导。1966年3月16日(6月12日正式交接)改隶辽南专区;1968年12月26日再归旅大市。1981年2月属大连市。1987年4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1987]70号),撤销金县,设立大连市金州区(5月20日正式实施),以原金县的行政区域为金州区的行政区域。

1945年12月16日金县政府成立后,全县划为城区、刘家店、南山、二十里堡、老虎山、孤山、董家沟和玉皇8个区。1946年12月增设阎家楼区和马家屯区。1946年5月,阎家楼区并入二十里堡区;9月,马家屯区并入刘家店区,新金县三十里堡、亮甲店、登沙河3个区划入金县;同年从三十里堡区分划出石河驿区。至此全县12个区,187个行政村。1947年2月5日,新金县的长山区、广鹿区和庄河县的海洋岛、乌蟒岛划入金县,成立长山列岛区。至此金县总面积1535平方千米。

1948年春,从登沙河区东北部划出14个村成立杏树屯区;同年3月,撤销刘家店区;刘家店区北部的夏家、三台子、刘家店3个行政村划归二十里堡区;二十里堡区的龙王庙、阎家楼2个行政村划出,与原刘家店区南部的7个行政村成立城郊区。调整后,金县共辖14个区,108个行政村;除长山列岛区设5个乡外,其他区均不设乡。1949年2月25日,划出亮甲店区北部13个村屯,增设华家屯区。9月5日,长山列岛区由金县划出,建立长山县。1949年9月29日,金州城区与城郊区合并成立金州市(县辖市)。调整后,金县共分1市、12区,下辖8坊、8镇、170个村;人口32.3万人。

1950年8月19日,各区改为以数序称谓,仍为1市12区;同年,撤销金州市,改为第一区,原一区(南山区)改为第十三区。1955年9月9日,各区恢复按地名称谓,政区范围不变;一区改称金州镇。1956年2月撤区并村划乡:撤销原13个区,将193个村改划成33个乡、2个镇。同年5月,金顶山乡并入亮甲店镇,海头乡并入登沙河镇。同年10月8日,八里乡并入金州镇。至同年12月,区级建制撤销。调整后,全县共4镇、31乡,下辖8个街道、185个村。

1958年6月13日,原35个乡镇合并为12个大乡和大型农业社;9月,以乡和农业社为基础,改为金州镇、大孤山、董家沟、大李家、亮甲店、三十里堡、大魏家、登沙河、华家屯、杏树屯、二十里堡、大连湾等12个政社合一的公社。同时撤销原乡下行政村,建立193个生产大队。1961年8月19日,原12个公社调整为19个公社,下辖202个大队(街道)、1466个生产队。1969年旅大市第二国营农场划归金县领导,成立金县农场(政企合一)。1970年分金州镇公社为城内公社和站前公社,1976年3月又合并为金州镇公社。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