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县历史沿革

彰武县名源于彰武台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县,以地处柳条边栅彰武台门之北,故取名彰武县。“彰武”含有表彰武功之意。春秋战国时属燕国版图。西汉时南部地属辽东郡,北部属鸟桓地。东汉时属鲜卑活动区。北魏、西晋时属鲜卑境。东晋十六国时期属前燕、前秦、后燕辖区。南北朝、隋时入契丹境。唐、宋时期仍属契丹族的活动地区。辽时属上京道临潢府辖区。金时属北京路懿州境。元时属中书省宁昌路,后归辽阳行省辽阳路懿州辖区。明时属辽东都司广宁后屯卫。

清(1629年)蒙古贵族善巴率部降清后,在彰武建筑都尔鼻城。第二年改为屏城。顺治四年(1647年)蒙古宾图郡王和吐默特达尔罕王,将此地献给清政府,做三陵的牧养地。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在这里设养息牧场(满语称“苏鲁克”,放牧牛羊的草地),专门为祭祀永陵、福陵、昭陵之用。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又称境之西北隅为新苏鲁。嘉庆十八年(1813年)归新民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彰武县,属新民府。1932年属奉天省。1934年属锦州省。

1945年“九·三”胜利后,成立阜彰吐苏人民联合政府,属辽北省第五专员公署。1946年春,县内大部被国民党占领。1947年12月人民解放军收复彰武,1949年八月改成彰武县人民政府,属辽西省。1954年改属辽宁省,划归锦州专署领导。现为阜新市辖县。

1996年,彰武县面积3635平方千米,人口约40万人。辖8个镇、17个乡:彰武镇、哈尔套镇、章古台镇、东六家子满族蒙古族镇、五峰镇、冯家镇、后新邱镇、阿尔乡镇、城郊乡、苇子沟蒙古族乡、二道河子蒙古族乡、西六家子蒙古族满族乡、两家子乡、双庙乡、平安乡、满堂红乡、四堡子乡、丰田乡、前福兴地乡、兴隆堡乡、兴隆山乡、大四家子乡、四合城乡、大德乡、大冷蒙古族乡。县政府驻人民大街。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彰武县常住总人口389969人,其中:彰武镇47114人,哈尔套镇22647人,章古台镇12625人,冯家镇16252人,五峰镇20197人,后新邱镇19906人,东六家子满族蒙古族镇15684人,阿尔乡镇5731人,城郊乡24066人,苇子沟蒙古族乡16254人,二道河子乡13131人,西六家子蒙古族满族乡16170人,两家子乡16917人,双庙乡12887人,平安乡12451人,满堂红乡12174人,四堡子乡13061人,丰田乡10436人,大德乡9143人,大冷蒙古族乡17052人,前福兴地乡8173人,兴隆堡乡14934人,兴隆山乡9641人,大四家子乡11216人,四合城乡12107人。

2002年3月4日,省政府(辽政[2002]60号)批复同意:撤销城郊乡、彰武镇,合并设立彰武镇;撤销东六家子满族蒙古族镇,设立东六家子镇,继续享受民族乡待遇。2002年6月,彰武县辖8个镇、16个乡(其中4个民族乡),16个社区、246个行政村,面积3635平方千米,人口约40.68万人,县政府驻彰武镇。

2005年,撤销前福兴地乡的星火村,分别并入该乡的福兴地村、六合堂村;兴隆山乡政府由兴隆山迁至碱锅。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彰武县常住总人口363712人,其中:彰武镇72310人,哈尔套镇20962人,章古台镇12105人,五峰镇17444人,冯家镇14553人,后新秋镇18642人,东六家子镇14163人,阿尔乡镇5436人,苇子沟蒙古族乡15161人,二道河子蒙古族乡11313人,西六家子蒙古族满族乡15286人,两家子乡14496人,双庙乡11575人,平安乡11018人,满堂红乡11385人,四堡子乡12379人,丰田乡9532人,大德乡8467人,大冷蒙古族乡16042人,前福兴地乡7488人,兴隆堡乡14008人,兴隆山乡9014人,大四家子乡9870人,四合城乡11063人。

2012年,撤销前福兴地乡、双庙乡、大四家子乡、苇子沟蒙古族乡,设立前福兴地镇、双庙镇、大四家子镇、苇子沟镇。2013年2月7日,省政府(辽政[2013]4号)批复同意撤销兴隆山乡、满堂红乡、四合城乡、大冷蒙古族乡,设立兴隆山镇、满堂红镇、四合城镇、大冷镇;同年,省政府(辽政[2013]277号)批复同意撤销平安乡、两家子乡,设立平安镇、两家子镇。

全县现辖18个镇、6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彰武镇、哈尔套镇、章古台镇、五峰镇、冯家镇、后新秋镇、东六家子镇、阿尔乡镇、前福兴地镇、双庙镇、大四家子镇、苇子沟镇、兴隆山镇、满堂红镇、四合城镇、大冷镇、平安镇、两家子镇、二道河子蒙古族乡、西六家子蒙古族满族乡、四堡子乡、丰田乡、大德乡、兴隆堡乡。县政府驻彰武镇人民大街60号。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