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概况

  西汉为庐陵县境,东汉建安四年(199)析庐陵县置西昌县,为庐陵郡治。隋开皇十一年(591)以“地产嘉禾,为和气所生”,更名泰和县,属吉州(后称庐陵郡)。唐改太和县,曾为南平州治。明复改泰和县。先后属吉州、吉安路、吉安府、庐陵道等,现属地级吉安市。

  1984年,老营盘公社分设老营盘、上圮乡(赣府厅字[1984]198号)。1985年11月3日,撤销禾市、马市、塘洲乡建制,改设禾市、马市、塘洲镇(赣府厅字[1985]599号)。1985年,中龙乡的瑶岭、中洞、佰佐、白云山、四个村和龙下村的上排、新余两个自然村划归小龙镇;上圮乡北坑村分成北坑、富足两个行政村,并将富足行政村划归老营盘乡(赣府厅字[1985]231号)。1986年8月13日,将泰和县苏溪乡八个村(上宏、高溪、横塘、芝背、苏溪、石陂、上彭、石洲)划归万安县设置上宏乡建制(赣府厅字[1986]396号批复)。
  1987年3月17日,撤销万安县上宏乡建制,所辖行政区域仍归泰和县苏溪乡管辖(赣府厅字[1987]126号批复)。1990年2月26日,设立文田乡(赣民字[1990]32号批复)。1993年,撤销文田乡、上田乡,设立文田镇、上田镇(赣民字[1993]53号批复)。1996年10月18日,撤销苏溪乡,设立苏溪镇(赣民字[1996]227号批复)。1997年6月5日,撤销沙村乡,设立沙村镇(赣民字[1997]115号批复)。
  1997年,全县面积2665.4平方千米,人口51万,辖9个镇、17个乡:澄江镇、小龙镇、禾市镇、马市镇、塘洲镇、文田镇、上田镇、苏溪镇、沙村镇、碧溪乡、桥头乡、螺溪乡、石山乡、南溪乡、栖龙乡、冠朝乡、上模乡、水槎乡、上圯乡、老营盘乡、中龙乡、灌溪乡、苑前乡、樟塘乡、万合乡、沿溪乡。县政府驻澄江镇。
  1999年9月7日,撤销碧溪乡、螺溪乡、冠朝乡、万合乡,设立碧溪镇、螺溪镇、冠朝镇、万合镇(赣民字[1999]215号批复)。2000年6月27日,撤销桥头乡、苑前乡,设立桥头镇、苑前镇(赣民字[2000]144号批复)。至此,全县辖15个镇、11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496567人;其中:碧溪镇15721人、桥头镇15547人、禾市镇21923人、螺溪镇31854人、上田镇23363人、苏溪镇21269人、马市镇28534人、塘洲镇3254Z人、冠朝镇20058人、沙村镇14604人、小龙镇9130人、苑前镇26011人、万合镇35467人、文田镇19360人、澄江镇48882人、石山乡11986人、南溪乡12606人、栖龙乡7455人、上模乡10004人、水槎乡12010人、上圮乡8004人、老营盘乡5724人、中龙乡7181人、灌溪乡23905人、樟塘乡10178人、措溪乡23249人。
  2000年12月8日,撤销沿溪乡、灌溪乡、老营盘乡,设立沿溪镇、灌溪镇、老营盘镇(赣民字[2000]366号批复)。2001年12月3日,撤销上田镇、文田镇,划归澄江镇;撤销樟塘乡,划归万合镇;撤销栖龙乡,划归马市镇;马市镇的南溪、西洲行政村划归南溪乡(赣民字[2001]569号批复)。
  2002年底,泰和县辖16个镇、6个乡,24个居委会、363个行政村。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51.3万人。2005年末全县总人口51.57万人。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